欧美另类激情_日本三级视频在线播放_中文字幕在线不卡_国产高清视频在线播放www色

您的位置:中國博士人才網 > 高校教師招聘 > 湖南高校教師招聘 > 中南大學“重金屬污染防治創新團隊”2020年度博士后研究人員招聘公告

關注微信

中南大學“重金屬污染防治創新團隊”2020年度博士后研究人員招聘公告

時間:2020-07-01來源:中國博士人才網 作者:佚名

一、團隊介紹

重金屬污染防治創新團隊是依托中南大學有色金屬冶金國家重點學科、冶金環境工程方向而形成。經過20多年艱苦奮斗與協同創新,團隊入選國家人才推進計劃重點領域創新團隊、教育部長江學者創新團隊、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獲湖南省首屆科技創新獎(團隊獎)等,成為冶金環境工程領域的中堅力量。團隊科研人員23人,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3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2人、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3人、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1人、國家中青年科技領軍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紀人才4人、湖南省科技領軍人才3人,湖南省四青人才4人。科研人員全部有博士學位、80%以上有出國留學經歷。

團隊形成了重金屬清潔生產減污,重金屬“三廢”污染物治理與利用,重金屬污染場地修復三大研究方向。以團隊為核心,組建了“國家重金屬污染防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及香港分中心、“重金屬污染防治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面向重金屬污染防治產業的科技服務業試點”、“國家環境保護有色金屬工業污染控制工程技術中心”、“中國有色金屬學會有色冶金資源綜合利用專業委員會”等國家及行業創新平臺。與大型企業共建多個聯合研發機構,匯聚優勢力量開展行業共性關鍵技術攻關。

近年來,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環保公益性科研專項、校企合作專項等科研項目80余項;取得國家級科技獎勵4項,省部級獎勵9項;授權發明專利100余項,發表SCI論文200余篇;編制國家技術政策、標準、規范10余項,國家科技部、生態環境部、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地方、企業的技術服務及咨詢100余項。

現因工作需要,依托中南大學冶金工程A+學科博士后流動站,招收全脫產博士后研究人員。

二、團隊主要成員簡介

柴立元: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杰青、長江學者、“萬人計劃”領軍人才、重金屬污染防治創新團隊帶頭人。現任中南大學教授、冶金與環境學院院長,國家重金屬污染防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長期致力于有色冶金環境工程領域的研究。發明含砷多金屬物料清潔冶金、冶煉廢酸資源化治理、重金屬廢水凈化回用等多項有色冶煉污染控制與資源化技術,研究成果實現大規模推廣應用。作為第一完成人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一等獎8項,及何梁何利產業創新獎。

招收博士后方向:無廢冶金理論與技術、砷高值化利用

林璋:長江學者、國家杰青、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現任中南大學冶金與環境學院教授、國家重金屬污染防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RSC期刊Environ.Sci.Nano副主編(環境JCR一區)。首次提出重金屬污染物納米晶調控分離回收與污染控制新方法,已在Jam Chem SocAngew ChemES&TNano LettAppl CatalB-Environ等期刊共發表SCI論文200多篇,為ESI高被引論文專家。授權發明專利40余項,其中PCT專利9項,作為第一完成人獲中國專利獎優秀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項,出版專著《納米材料生長動力學及其環境應用》。

招收博士后方向:重金屬污染控制化學、冶金過程污染物組分分離

閔小波:國家杰青、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現任中南大學教授、冶金與環境學院副院長、國家重金屬污染防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長期從事重金屬污染防治研究,發明了鋅冶煉鎘提取與污染控制、廢渣中多金屬硫化回收與治理、含砷固廢仿礦物穩定固化等有色冶煉清潔生產與污染控制技術。發表SCI收錄論文80余篇,授權國家發明專利60余項,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獎7項,出版《有色冶煉鎘污染控制》等3部專著。

招收博士后方向:有色冶煉過程高溫熔煉渣礦相分離與高值化利用

劉恢: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國家中青年科技領軍人才,湖南省科技領軍人才。現任中南大學冶金與環境學院教授、國家重金屬污染防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清潔冶金國際聯合研究中心副主任。長期從事有色冶金大氣污染控制與資源化領域的教學科研工作,開發了有色冶煉二氧化硫、硒、汞等大氣污染物資源化回收與污染控制技術,并實現工程化應用。在ApplCatalB:Environ,EnvironSci&Technol,JHazardMater等期刊發表SCI論文80余篇,授權國家發明專利30余項,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

招收博士后方向:有色冶煉大氣污染物資源化治理

楊志輝:中南大學冶金與環境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治沙暨沙業學會荒漠礦業生態修復專業委員會副主任。長期從事重金屬污染土壤修復、環境化學、重金屬固廢處理與資源化研究,研發了鉻渣堆場、鉛鋅冶煉廢渣堆場、砷渣堆場等創新治理技術,實施工程十余項。在EnvironPollutJHazardMater等期刊發表SCI論文40余篇;授權國家專利30多項;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一等獎2項。

招收博士后方向:有色重金屬污染場地治理與修復

三、崗位要求

1.已獲得或近期獲得化學、環境、冶金、材料等相關專業博士學位,有過良好的科研訓練和較強的相關研究背景,具有獨立科研能力和良好的英文寫作能力,已發表第一作者(含導師第一學生第二)SCI論文;

2.富有責任心和團隊協作精神,具備科研熱情,能獨立完成課題工作。

3.有以下課題研究背景者優先考慮:

1)高溫熔體/火法冶金/濕法冶金;

2)結構化學、分析化學、無機化學、無機非金屬材料熱力學/動力學;

3)重金屬污染控制化學與工程;

4)固體廢物處理處置與資源化;

5)冶金爐/氣型污染物控制技術及裝備/化學工程與微型反應器設計;

6)重金屬場地污染治理與修復。

四、崗位待遇

1.按中南大學博士后管理規定,落實待遇,實行分類資助。年薪20-40萬(含國家資助部分,根據個人情況和工作表現定薪,可面議);超出計劃工作量所發表的論文、授權專利等,可另行獎勵。繳納社會保險及住房公積金,享受相應職工福利待遇;

2.中南大學為博士后研究人員提供相應的博士后公寓或住房補貼(未安排博士后公寓的,按1800/月補貼);

3.團隊從資金、人員、實驗條件等全方位支持博士后開展科學研究;

4.享受教職工子女入學入托同等待遇;

5.符合學校新進教師遴選標準的博士后,可在出站前六個月內提出留校申請。

五、申請材料

1.個人簡歷和申請書;

2.論文、專利目錄及2篇代表作;

3.兩位專家(其中一位為本人的博士導師)的推薦函,及其他能證明本人能力水平的有關資料。

六、聯系方式

地址:長沙市麓山南路,中南大學校本部冶金與環境學院

電話:15084753041老師

13574198657顏老師

Emailshimeiqing0925@126.com

來源:

http://bsh.csu.edu.cn/info/1071/4268.htm

為防止簡歷投遞丟失請抄送一份至:boshijob@126.com(郵件標題格式:應聘職位名稱+姓名+學歷+專業+中國博士人才網)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