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條件及要求:
1.碩士研究生學歷學位,具有生物學、醫學相關學科背景;具有免疫學研究基礎的工作經驗者優先;
2.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為人誠實,吃苦耐勞,踏實勤奮,工作積極主動、細致認真,有耐心,責任心強,具有良好的溝通能力與團隊協作精神;
3.具有較好的穩定性(預計能在此崗位工作1年以上);
4.崗位職責:協助科研工作;
5.招聘人數:1-2名
聘任方式及待遇:
人才派遣,福利待遇(五險一金),參照電子科技大學自主聘任派遣人員標準執行。
優秀者將推薦在本課題組攻讀博士學位。
聯系方式:
有意者請發郵件至wangch@uestc.edu.cn或者wangchenhuincba@163.com(郵件標題注明:應聘某某崗位+本人姓名)
課題組簡介:
王晨輝,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青年人才。2010年畢業于軍事醫學科學院張學敏院士實驗室,獲得細胞生物學博士學位。于2010年11月至2015年9月在美國克利夫蘭醫學中心李曉霞教授實驗室從事博士后研究。實驗室目前主要進行免疫治療研究(抗感染免疫、抗自身免疫疾病和抗腫瘤免疫)。以第一作者或者通訊作者在NatureImmunology,Immunity,NatureNeuroscience,PNAS,NatureCommunications,Autophagy,JImmunol等著名學術期刊發表學術論文20余篇,論文一共引用1200余次。2016年入選中組部青年項目(優先資助)。2017年當選為湖北省免疫學會青年免疫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美國免疫學家協會會員(AAImember)。主要研究成果有:發現分子TAGAP在抗真菌免疫以及T細胞分化中的作用機制(NatureCommunications,2020年);發現分子EPHB2是人巨噬細胞表面一個識別真菌成分的受體(JournalofImmunology,CuttingEdge,2021年);發現分子MYO1F參與抗真菌免疫的機制,并為抗真菌感染提供了小分子抑制劑前藥(PNAS,2021);聯合中科院微生物所、國家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國家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上海君實生物制作出針對新冠病毒受體ACE2的人源化廣譜基因工程抗體抑制劑,并進入臨床前測試(naturecommunications,2021);發現T細胞中炎癥小體的激活機制,并為多發性硬化癥提供了新的治療靶點(NatureImmunology,2016年);發現NOTCH激活在IL-17信號通路以及多發性硬化癥中的作用機制,并為多發性硬化癥提供了多肽類前藥(NatureCommunications,2017年);發現分子Act1在T細胞中的負調控作用,并為狼瘡腎炎提供了治療靶點(NatureCommunications,2018年);發現分子RNF186導致潰瘍性結腸炎的分子機制,并為潰瘍性結腸炎的治療提供了靶點和前藥(Autophagy,2020年);發現長鏈非編碼RNA-TRAF3IP2-AS1導致銀屑病易感性的作用機制(JournalofImmunology,2021年)。
信息來源于網絡,如有變更請以原發布者為準。
來源鏈接:
https://www.med.uestc.edu.cn/info/1014/2705.htm
為防止簡歷投遞丟失請抄送一份至:boshijob@126.com(郵件標題格式:應聘職位名稱+姓名+學歷+專業+中國博士人才網)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