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北京大學在深圳研究生院成立科學智能學院。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出席成立活動并講話,深圳市市長覃偉中,深圳市政協副主席吳以環,深圳市政府黨組成員、秘書長盧文鵬,北京大學黨委書記何光彩,常務副校長、深圳研究生院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張錦,副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樸世龍出席活動。活動由深圳研究生院黨委書記譚文長主持。

出席活動的還有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國際機器學習研究中心主任、北京科學智能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任鄂維南,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部主任梅宏,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講席教授湯超,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工學部主任段慧玲,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郭萬林,中國工程院院士、鵬城實驗室主任高文,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學講席教授Efim Zelmanov,復旦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姜育剛,深圳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周輝,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特聘校長助理、計算與智能研究院院長張民等全國各高校代表,深圳市相關部門負責人以及華為、騰訊、比亞迪、百度、萬華化學等產業界專家學者。
科學智能學院是面向智能時代科學革命與產業變革的前瞻性布局,采用“AI+Science”雙導師制,致力于構建人工智能與基礎科學深度融合的創新生態,培養兼具科學智能素養、跨學科創新能力和國際視野的交叉復合型人才。學院立足深圳,依托北京大學科研優勢與粵港澳大灣區產業創新資源,持續深化與重點產業戰略合作,在服務國家戰略需求、培育復合型創新人才及賦能區域高質量發展中發揮更大效能。
梁振英在講話中指出,深圳與香港作為助力國家高質量發展的“雙引擎”,是國家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是一國之內、兩制之間互動合作的重要紐帶。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立足“問題導向、南北聯動、AI牽引、創新融合”發展路徑,在AI4S學科交叉、校企聯合研發等領域已取得顯著突破,充分展現了北大人的家國情懷與創新擔當。立足新起點,梁振英對科學智能學院提出四點期望:
一是深化深港聯動,打造開放型的創新生態;
二是厚植人才沃土,培育“AI+科學”領軍者;
三是聚焦產業需求,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
四是拓展全球視野,為應對人類共同挑戰作貢獻。
梁振英希望科學智能學院在粵港澳大灣區這片熱土上,用好深港的獨特優勢和經驗,書寫人工智能與科學融合的新篇章。
張錦在致辭中表示,成立科學智能學院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服務國家發展的重要部署,也是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協同融合發展、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大舉措。他提出三點發展方向:
深化校地協同創新,搶占AI for Science(AI4S)發展制高點;
以科研范式變革引領人才培養范式變革,培育AI4S時代未來科學家;
堅持“算力、模型、數據、知識、場景”五位一體,貫通科技創新與產業轉化。
張錦指出,AI4S為中國科技創新發展提供了歷史機遇。作為首倡者,學院將以北大“科技創新年”為起點,探索具有中國特色、北大氣派、深圳風格的人工智能發展路徑,為加快建設世界科技創新中心和人才高地提供核心支撐。
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副院長、科學智能學院執行院長田永鴻作學院介紹時表示,科學智能學院采取AI導師+Science導師的雙導師培養模式,將培養一批科學智能交叉人才,構建覆蓋多學科的科學智能基礎設施和平臺,打造“科學智能北大模式”,致力于為全球AI4S領域提供學科建設與產教融合方案。

梁振英、覃偉中、何光彩、吳以環、盧文鵬、張錦、樸世龍、鄂維南共同啟動成立科學智能學院。
張錦向學院名譽院長鄂維南,發展咨詢委員會成員Efim Zelmanov、高文、梅宏、鄂維南、郭萬林、湯超、樸世龍、段慧玲、華衛琦、周躍峰、宮清頒發聘書。
埃菲·杰曼諾夫、郭萬林、鄂維南依次作學術報告。
在當天召開的科學智能學院發展咨詢會議上,與會專家學者圍繞AI4S核心科學問題、如何培養AI4S高端人才等議題展開研討,為引領推動我國智能學科建設向世界頂尖水平攀登、培養新時代人工智能優秀人才建言獻策。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