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場(本版攝影均為湘西網記者 楊賢清/攝)
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副主席、創新中國智庫主席王志珍院士率隊赴花垣縣十八洞村調研考察
12月1日到3日,由創新中國智庫與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委、州政府、州政協共同主辦的“第七屆創新中國論壇·精準扶貧湘西典型經驗研討會”,在湖南省湘西州吉首市舉行。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副主席、創新中國智庫主席王志珍院士率創新中國智庫院士專家一行10人,前往當地調研考察座談,為當地精準扶貧工作建言獻策。
專家一行在湖南省政協黨組成員王曉琴、湘西州政協主席龍德忠等人陪同下,深入花垣縣十八洞村、吉首市德夯苗寨和鳳凰縣菖蒲塘村等地考察,目睹了精準扶貧工作給當地帶來的變化。
在“精準扶貧湘西典型經驗研討會”上,當地政府向專家們介紹了精準扶貧實踐中遇到的重點、難點問題以及他們在實踐中摸索出經驗和成效。專家們認真聽取了匯報,從當地扶貧戰略規劃的頂層設計,湘西區域經濟發展規劃的愿景,湘西主打產業如何讓前沿科技引領產業發展等諸多方面,提出了切實可行的解決辦法。
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副主席、創新中國智庫主席王志珍院士講話
農業部原常務副部長劉成果發言
九三學社中央委員會原副主席賀鏗發言
中國工程院院士傅廷棟發言
中國工程院院士孫九林發言
北京大學秘書長楊開忠發言
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宋洪遠發言
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所長楊亞軍發言
中科院武漢植物園獼猴桃研究中心研究員鐘彩虹發言
3年前,習近平總書記到湘西自治州花垣縣十八洞村考察,首次提出了“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精準扶貧”的重要思想。
王志珍稱此次創新中國智庫專家將沿著習近平總書記當年的足跡實地調研考察,努力為當地扶貧工作提供政策解讀、區域發展戰略規劃以及人才和項目成果等多方面的支持,并將總結湘西精準扶貧典型經驗在全國加以推廣。同時,她建議當地精準扶貧和發展經濟勿忘生態保護與環境治理,切勿重走發達地區先發展后治理的老路。
隨后,農業部原常務副部長、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原常務副組長劉成果,九三學社中央委員會原副主席賀鏗,中國工程院院士、華中農業大學教授傅廷棟,中國工程院院士、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孫九林等多位院士專家從自身研究領域出發對當地精準扶貧工作提出了有針對性的意見建議。
中國電子商務協會農業促進中心副主任、大茶網董事長劉健發言
湖南大三湘茶油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周新平發言
北京大學“教育扶貧”牽手行動發起人游罡華發言
大茶網董事長劉健、湖南大三湘茶油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周新平、德信仁教育中心董事長游罡華等湖南籍企業家代表,就如何發揮龍頭企業在精準扶貧中的作用與與會專家進行了交流。
會上,院士專家團隊與當地政府簽署了多份戰略幫扶協議,并為十八洞村苗漢子果業有限責任公司等8家企業頒發“創新中國智庫調研基地”牌匾以深化合作。
最后,王志珍對倡導此次活動的北京中品融合文化科技有限公司等湘籍企業表示感謝。她指出,他們作為先富群體不忘回報家鄉,以創新中國智庫為平臺整合各方資源為家鄉服務值得肯定,并勉勵他們在湘西可持續的精準扶貧中發揮重要推動作用。
湘西州農業委主任田科虎、花垣縣人民政府副縣長楊勝旺分別與孫九林院士扶貧團隊簽署戰略幫扶協議
古丈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舒展、湘西州農業委主任田科虎與大茶網電商扶貧團隊簽署戰略幫扶協議
古丈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舒展與中國農科院茶葉研究所所長楊亞軍簽署戰略幫扶協議
創新中國智庫主席王志珍院士、創新中國智庫副主席賀鏗同志、創新中國智庫共同理事長劉峰松同志、宋洪遠同志頒發創新中國智庫調研基地牌匾
中國科學報社黨委書記劉峰松代表主辦單位發言
中國科學報社黨委書記劉峰松代表主辦方致辭,他希望雙方建立長效合作機制,為湘西人民奔小康做出更大貢獻。
據悉,創新中國論壇由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李政道與中國科學報社共同發起,自2010年至今,已成功舉辦六屆。目前該論壇由創新中國智庫運營,智庫自成立以來,為地方政府、科技園區、科技企業等提供了務實的咨詢服務。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