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下午7點,山東大學在趵突泉校區召開第二場“濟南主校區籌建情況通報會”。山東大學常務副校長王琪瓏向到會師生介紹了為什么建主校區、為什么主校區選在章丘、主校區的功能、籌建資金在哪里來、主校區定位等方面的情況,同時還解答了之前校友提出的疑問。
據王琪瓏介紹,2016年10月22日,山東大學黨委書記李守信、校長張榮與濟南市委書記王文濤會商后,一致同意立即啟動山東大學濟南城區校園整合置換和建設主校區的前期準備工作。并成立了由濟南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楊峰,王琪瓏擔任組長的聯合工作組。
根據山東大學的計劃,今年2月-5月,完成主校區校園規劃預研與編制工作,與濟南市、章丘區商談,簽署相關代建協議;今年5月-2018年7月,完成主校區校園規劃及各建設組團規劃方案,報教育部批準,完成建設開工的各項準備工作;2018年3月,主校區奠基開工;2021年6月,主校區完工。
籌建主校區
王琪瓏在會上透露,早在合校之初的2001年,時任山東省委書記、省長就曾要求山東大學相關負責人開展考察新校選址工作。山東大學相關領導也曾去浙江大學學習浙大合校以來主校區建設的經驗,但是最終未能落實。
對于新主校區建設原因,王琪瓏解釋,多年來,山東大學由于各個校園空間有限,公共平臺不配套,難以滿足發展需求,學科建設等方面存在難點。與其他同類高校相比,山東大學人均資源嚴重不足,學生住宿條件遠未達到標準,許多教師沒有獨立辦公室,硬件設施的窘迫影響了人才引進,物理空間的阻隔制約了整體規劃,歷史原因導致的資源不足與設施重復現象并存,辦學成本大幅增加,很多校舍設施陳舊而且存在極大安全隱患。
此外,當前,國內各高校都在加快推進“雙一流”建設,與山東大學處于同一水平的高校都力爭獲取資源、搶占先機,以便在未來競爭中贏得主動、奠定優勢。
2016年以來,山東大學主要負責人多次應約向山東省省長郭樹清匯報建設主校區和校區整合置換工作,郭樹清曾要求學校認真研究此事。2016年8月,郭樹清口頭提出山東省財政將對校園置換整合給予經費支持,要求山東大學起帶頭作用。
隨后,濟南市表態對此將積極推動和全力支持。2016年10月,山東大學和濟南市成立聯合工作組,楊峰、王琪瓏擔任組長,濟南市委副秘書長何元清、山東大學總會計師曹升元、山東大學有關部門負責人和濟南市規劃、國土等部門等負責人參加。
選址章丘
合校以來,山東大學曾多次進行主校區選址考察。王琪瓏在會上透露,山東大學曾考察過濟南東部邢村立交橋附近的彩石鎮,但由于該地塊北邊是濟南煉油廠,對該地塊污染情況有所顧慮,沒有預見到濟南市會計劃把煉油廠搬走,更沒有預見到濟南城市重心東遷速度如此之快,如今該地塊已成市區,地價飆升至1200萬元/畝。后來,濟南市長清區也曾邀請山東大學去興建校區,但大部分校領導都不看好長清區。
聯合工作組成立后的第一個工作就是進行主校區擇址工作。王琪瓏在會上說,“由于打算辦山東大學新的百年基業,甚至數百年基業,所以在選址上慎之又慎。坦率說我們不信任政府提供的數據。山東大學環境學院和土建學院的兩支團隊分別就大氣、水環境和水文情況進行實地勘察。為期一個多月,拿出分析報告。結論是可以達到相關標準。并現場出示了此報告。”
最終,山東大學新主校區確定選址章丘區繡源河西側圣井地塊。范圍是東起零九路,西至圣井新城,南起經十東路、北至世紀大道,東臨繡源河風景帶,南臨梔山景區,南北長2.5km,東西寬2.4km。
王琪瓏透露,章丘區承諾將臨近該地塊的近2000畝繡源河西側風景帶一并劃歸學校使用,納入校園統一規劃,為校園設計和規劃及后續發展留足了空間。
此外,濟南地鐵(輕軌)M3、R2線規劃已延伸至章丘圣井,濟南市大東環在圣井立交交匯,此地塊距濟南遙墻機場45公里,距濟青高速北線入口17公里,距章丘城區2公里,解決了師生出行和生活的后顧之憂。
王琪瓏還表示,該地塊與濟南城市總體規劃相呼應,隨著濟南城市中心的快速東移,地塊及地塊周邊將迎來巨大的發展機遇,潛力巨大,學生、教職工都將因此而受益。教職工宿舍用地將采取市場化方式解決,但住房均價須控制在一定范圍。
山東大學新主校區選址章丘后,首先帶來的是周邊房價和地價的上漲。近日,山東大學主校區新址附近居民告訴《齊魯晚報》記者,“去年底房價不到3000元每平方米,年后在章丘撤市設區和山大搬遷這兩件大事的沖擊下,房價更是一天一個價。這不,昨天我剛問的一個小產權社區房價是4800元一平方,估計幾天后就到5000元以上了。”
另據齊魯網報道,山東省政府門戶網站的省長信箱欄目里日前公開了一封關于“章丘房價上漲問題”信件。來信內容稱:“章丘劃區后房價上漲1000-2000元/平,市民苦不堪言,這一切不是市場運作的結果,而是被人為炒作的,望政府予以重視。濟南的限購政策能否適用章丘?”
隨后章丘區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委員會回復稱:“你提出的信訪事項,我委已經進行了調查,根據您所說的房價惡意上漲問題,經調查屬于市場行為。”
此外,《經濟導報》報道稱,1月20日,章丘26宗土地進行拍賣。其中10宗位于山東大學主校區選址附近。最終,這10宗土地中的4宗產生激烈爭奪,樓面地價均超過4200元/平。業內人士預計,本次土拍結果,或加大章丘區房價上漲壓力。
合作模式
王琪瓏解釋,學校初步概算主校區校園建筑面積為160萬平方米,建設資金約需80億元人民幣,其中,山東省政府統一配備不少于30億元專項經費支持主校區建設發展;學校也將積極爭取各級政府資金支持和校友、社會、企業等方面資金支持,不足部分,學校將通過置換興隆山校區部分校園土地的方式予以解決,鑒于目前濟南市區建設用地市場價值普遍在每畝1000萬元左右,學校只需出讓興隆山校區數百畝土地即可補足建設資金缺口。
此外,經與濟南市商定,山東大學新主校區建設將采取“學校負責規劃設計、濟南市給予一定財政資金支持并融資代建、移交,山東大學通過爭取政府支持和置換部分校園土地分布償還建設資金”的建設思路。
其中,大學校園、大學科技園等由濟南市政府出資代建,交鑰匙。附屬中小學用房由章丘區負責出資和建設。齊魯醫院東院區(高等醫學中心)用房由山東省、濟南市和章丘區共同出資建設,建成后交齊魯醫院運營使用。
校友爭議
2017年初,在山東大學發布官方說法之前,關于遷建主校區的消息在網上不脛而走,并引發山東大學部分校友在網上發聲討論。澎湃新聞此前梳理發現,該部分校友主要從建設資金從何而來、章丘是否適合山東大學、大學應該安土重遷等方面,對山東大學遷建主校區提出質疑。
針對這些質疑,王琪瓏在會上作了回應。王琪瓏說,“學校的未來在于有大師,經常有人說,你們山東大學又要蓋樓了,難道不知道‘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大師之謂也’嗎?這句話聽得都磨出繭子來了,我們怎么會不知道,但是沒有大樓,讓大師在哪工作呢?最近幾年學校引進人才步伐減緩,不是學校不給力,學校也專門成立了人才辦,而是我們提供不了人才需要的工作條件。”
遷建主校區,是否會對學校正常教學造成影響?王琪瓏認為,青島校區和濟南主校區建設過程中,濟南現有6個校園各類基建修繕項目將按計劃正常進行,學校將繼續改善學生的學習、生活條件,充分重視現有學生的利益,因此,學校正常的教學、科研和雙一流建設等中心工作不受影響,學,F有的正常秩序不會發生變化。
反之,新主校區建成后,因硬件條件的極大改善和校園文化品位的提升,將吸引更多的優秀人才加盟,提高學校教學質量。
對于新主校區學生實習問題,王琪瓏說,學校沒有離開濟南辦學,依然可以充分利用濟南的所有資源。同時,與主校區一同建成的將有600畝大學科技園,將吸引大批實力雄厚的企業入駐。學校保留的4個校區將產生大批產學研合作平臺、科技創新孵化園區等,并提供必要的食宿保障,將為學生在市中心實習、生活提供便利條件。
青島校區二期將開工
王琪瓏還透露,2016年底,山東大學已與青島市簽署了青島校區二期工程共建協議,二期工程由青島市整體出資代建,今年開工建設,2020年之前將全部完成。到目前為止,學校沒有考慮往青島校區遷入新的學院。已經搬過去的六個學院作為學科種子在青島發芽,以此為平臺與世界一流大學進一步合作。
此外,有學生提出,為建設主校區,學校會不會進一步提高學生學費?王琪瓏說,“學校對資金來源有把握,即使想打學生學費的主意,哪怕每個人多收1000塊錢,四萬學生,四千萬與80億相比也是遠遠不夠的,學校不會打學生學費的主意。去年學費上漲是因為學分制改革的原因,而并非為了建設青島校區籌集資金。”
同時,王琪瓏表示,山東大學主校區遷建項目有望納入山東省和濟南市重點建設項目。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