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另类激情_日本三级视频在线播放_中文字幕在线不卡_国产高清视频在线播放www色

您的位置:中國博士人才網 > 新聞資訊 > 高層動態 > 科學精神:科學家的靈魂與皈依

關注微信

科學精神:科學家的靈魂與皈依

時間:2019-01-02來1源:中國科學報 作者:佚名

如果說,“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是知識分子的擔當與期許,那么科學精神則是科學家的靈魂與皈依。

公元前214年,羅馬軍隊包圍了敘拉古。敘拉古人先用阿基米德發明的起重機等工具把靠近岸邊和城墻的船只抓起來,再狠狠地摔下去,又用強大的機械把巨石拋出去,打得敵人倉皇逃竄。

最后,羅馬人改用長期圍困的策略,使得敘拉古終因彈盡糧絕而滅亡,正在沙盤上作畫的阿基米德也未能逃脫羅馬士兵之手。從此,希臘燦爛的文化開始走向衰敗。

濫觴于古希臘自由學術的科學,從其源初就展現出了自身震撼人心的力量。雖然歷經時代與地域的變遷,對于科學究竟是要純粹、獨立,以“無用之用”為大用,還是要經世濟國、征服自然,仍時有爭議,但追求真理、遵循科學規律已成為科學精神的基本內涵,客觀、誠實、嚴謹、公平也已成為科學共同體的價值共識。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60年來,《中國科學報》見證了新中國一代又一代科學家在風風雨雨中對于科學精神的堅守與捍衛,也記錄了他們對于偽科學的無情抨擊與揭露。

李富斌,韓春雨,直至哈佛大學、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撤稿門”,一個個論文剽竊造假事件無所遁形。

維護科學尊嚴,揭露邱氏鼠藥、“水變油”騙局,針對“偽大師王林”事件,101位兩院院士聯合發出致全國知識界的公開信,號召回歸科學精神、拒絕低俗迷信……在科學家們與偽科學宣戰的征途上,《中國科學報》一直如影隨形。

從上世紀80年代“三峽工程”上馬前的充分討論到時至今日科學界對于“天河工程”不顧質疑倉促上馬的批評,《中國科學報》始終在為重大工程的科學民主決策發聲。

針對奧數已成為諸多家長和孩子們“心魔”的現實,《中國科學報》推出了“該死的奧數”系列報道,針對網游對于青少年帶來的不良影響,2018年兩院院士大會期間17位院士聯名提出“無網游日”……推動科學家對于社會熱點發出科學之聲,向來不缺《中國科學報》的身影。

科學精神的維護既需要個體不屈不撓的努力,也需要體制給予良好的環境。從上世紀70年代末科技體制改革肇始,到近期五部門開展破“四唯”專項行動,《中國科學報》在營造科學精神的良好土壤和氛圍上不遺余力。

時至今日,我們也不能回避,對于科學精神的追求,仍有諸多不盡如人意之處。一個令人觸目驚心的數字是,從2009年至今,國內沒有一家高校、科研單位主動站出來承擔學術不端事件的責任和處理后果,而是均由媒體率先披露并展開調查。

因此,維護科學精神,我們仍在路上。

1986年4月26日,第一版報道:應重視三峽工程對河口影響的研究


 

1990年3月30日,第二版報道:科技體制改革再思考答問錄———訪原冶金工業部副部長周傳典


 

1994年3月18日,第一版報道:嚴禁非法生產銷售使用劇毒滅鼠藥物


 

1995年5月12日,第二版報道:水真能變成油嗎?


 

2013年9月24日,第一版報道:回歸科學精神拒絕低俗迷信———致全國知識界的公開信


 

2018年9月3日,第一版報道:從“一鳴驚人”到“一地雞毛”:韓春雨事件調查結果難服眾


 

2018年10月22日,第一版報道:科技界人士熱議哈佛“撤稿門”事件

2018年11月26日,第一版報道:“天河工程”被指倉促上馬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