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復旦大學成立交叉研究發展中心、基礎研究發展中心、應用技術發展中心、先進技術發展中心共四個校級科研發展中心,旨在通過邀請一批活躍的中青年優秀科學家作為專家參與學校科研管理、統籌謀劃,在學校科研管理服務工作中充分發揮科學家的學術支撐作用。
復旦大學交叉研究發展中心成立現場圖。復旦大學提供
“成立科研發展中心,并不只是請科學家參與管理,更重要的是,希望中心每一位成員把握這個機會,成長為戰略科學家。”復旦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金力在科研發展中心成立儀式上說。現場,他為中心成員頒發聘書。首批成員的聘書內頁使用復旦科技復活的開化紙,寓意復旦科研發展開花結果。中心由科研院進行管理,主任分別由復旦大學材料科學系教授步文博、微電子學院教授周鵬、生命科學學院講師田國樑、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林燕丹擔任,成員均為來自學校各院系的中青年科研人員。
“過去,學術研究和行政管理往往是分開的,現在我們嘗試將兩者融合起來。”金力在講話中指出,在多規合一、系統集成的理念指導下,學校希望通過讓科研人員參與科研管理這一創新渠道,更好發揮“教授治校”功能。
金力道對中心成員表達了自己的期許:期待大家走出舒適圈和熟悉的專業領域,有更高的戰略、更寬的眼界、更新的角度、更活的思維和更長遠的目標,以服務賦能科研管理,促進多學科交流合作,推動有組織科研,最終成長為戰略科學家、領域領軍者。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復旦大學方面了解到,從目標和定位來看,四個中心職能各有側重,相互支持。交叉研究發展中心成員覆蓋文理醫工各學科,希望推進跨學科交叉融合與交叉學科研究的學術生態建設,推動有組織的文理醫工多學科交叉研究。基礎研究發展中心則專注研究解決“卡脖子”難題,因為基礎研究是整個科學體系的源頭,是所有技術問題的總機關。應用技術發展中心連接科研成果與國家戰略需求,促進科研成果的轉化與應用,推動學校與產業、政府、其他組織機構與基金等之間的信息交換與互動。先進技術發展中心致力于打造拳頭產品,形成復旦品牌,凝聚全校先進技術應用領域的優勢科研力量,以服務國家戰略和重大需求為基本原則,開展“保存量、創增量、優化機制、引進人才”四方面的重點任務,提升承接大項目的能力,實現從“能做項目”到“能做大項目”的轉變。
四家校級科研發展中心工作內容不同,但理念一致,都是通過邀請一批最為活躍的中青年優秀科學家,匯聚科研人員力量,在深度參與學校科研管理和統籌謀劃中充分發揮科學家的學術支撐作用,共同推動學校科技發展戰略的實施,共同支撐學校科研管理高質量發展。
“對于科研院而言,相當于現在有兩條腿走路了,一條腿是行政服務,另一條腿是專業服務。”中國科學院院士、校黨委常委、校長助理兼科研院院長彭慧勝如此形容。他表示,大多數專家學者多聚焦于本專業領域的學術動態,但作為科研發展中心成員的專家,必須了解其他領域學者的研究,以推動不同領域之間學者的合作。讓專家參與科研管理,不僅會推動學術交流與互動,增加教師對學校的歸屬感,也為學校人才培養與選拔提供新的渠道。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