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NASA/JPL-CALTECH/MSSS
當風吹過地球上的沙地,它會產生兩種模式:小的波紋或者大的沙丘。在火星上,似乎還出現了一種介于兩者之間的獨特類型:大的波紋,但擁有被1米或者更遠距離隔開的隆起。
當美國宇航局的火星車在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停留在蓋爾隕坑的一系列沙丘上時,研究人員發現了這種模式。今年3月,他們在得克薩斯州舉行的月球與行星科學會議上首次報告了這一發現。
在一項日前發表于《科學》雜志網絡版的文章中,研究人員表示,這些形成物是流動的拖曳波紋,和在地球河床的水下看到的波紋類似。與此同時,它們的大小受 到火星大氣層厚度的控制。這意味著,在沙子變成石頭后能以這種模式保存下來的波紋或許是一張“古代晴雨表”。科學家在古代巖石中發現了波紋模式,而它們比 在今天的火星上發現的巖石稍小一些。研究人員表示,這表明古代大氣層要相對厚一些。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