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中旬的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似火的驕陽見證了隔壁荒漠中升騰起的又一國之重器——硬X射線調制望遠鏡(簡稱HXMT)衛星。
作為我國首顆大型天文望遠鏡,硬X射線調制望遠鏡衛星可穿過層層星際物質的遮擋,“看”清宇宙中的X射線、甚至“看見”引力波,這無疑為我國空間探測添了雙可望穿宇宙奧妙的明眸慧眼。
大天區巡天觀測、定點觀測、小天區深度掃描和伽馬暴監測——通過網絡征名被命名為“慧眼”的這一衛星,在茫茫宇宙中對未知的科學現象保持著濃厚的興趣,將大規模、多模式對宇宙的奧妙進行觀察、記錄與分析。
無論是爆發態的X射線暫現源,還是黑洞、中子星等高能天體的光變,都不會逃出這顆“慧眼”的凝視。這個國際上硬X射線和伽馬射線能段最大面積的探測器,儼然成為了這一能段天空中最敏銳的眼睛。
最大面積、覆蓋能段最廣……每一個“最”字背后,都是科研人員持之以恒的堅守,都彰顯著中國天文觀測的力與美。
正因為有這么多“最”,獨具特色的HXMT衛星的發射,才為我國在國際激烈的空間X射線觀測競爭中,占有了一席之地。
然而,回望20世紀50年代我國空間科學事業蹣跚起步;到20世紀初,我國首個空間探測類衛星計劃“地球空間雙星探測計劃”立項;再到近兩年“悟空”號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實踐十號、“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相繼發射升空,中國空間科學的發展邁上一個又一個新臺階,中國空間科學走過了不平凡的半個多世紀。
2016年12月,中國國家航天局發布第四版“中國航天白皮書”指出,“將面向空間科學領域的重大科技前沿,遴選并啟動實施一批新的空間科學衛星項目,建立可持續發展的空間科學衛星系列,加強基礎應用研究,在空間科學前沿領域取得重大發現和突破,深化人類對宇宙的認知。”
壯志滿懷,再為空間科學遠航蓄力。
到如今我國空間科學再添“慧眼”,空間探測利器為一批科學產出的到來鋪就了畫卷,而伴隨衛星升空、運行所帶來的相關技術突破,亦為后續相關科研攻關打下了堅實基礎。
走過50多年歲月崢嶸,中國空間科學從無到有、從探索到實踐、從試驗到實用,走出了一條屬于中國人自己的空間科學發展之路。
如今,HXMT剛剛升空,準備在空間科學中一展身手,而科研人員已為其后續計劃做好謀篇布局。
從HXMT的后續科學計劃——X射線時變與偏振探測衛星(簡稱XTP)項目,到與歐洲科研團隊合作的增強型XTP項目——eXTP, 中國空間科學正在一個個難題突破、一個個自主創新、一個個型號實現中,將空間科學探索之路越走越寬廣、越走越坦蕩。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