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至23日,第26屆高壓科學與技術國際會議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舉辦,第8屆亞洲高壓科技學術會議和第19屆中國高壓科學技術會議也于同期舉行。
大會由國際高壓科學技術促進會發起組織,每兩年舉辦一屆,是全球范圍內高壓科學技術領域規模最大、影響最廣的系列學術盛會。來自美國、法國、德國等30多個國家的專家學者和100多個研究機構代表出席這次大會,參會人數為歷屆最多,達900余人。繼2001年第18屆國際高壓科學技術大會后,該會第二次在中國舉辦。
據大會主席靳常青介紹,近幾年,中國高壓科學技術研究發展迅速,多項研究成果走在國際前列,在某些方向已經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以高壓為代表的極端條件在制備新材料、發展新現象、建立新機制等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他表示,物質在高壓具有和常壓全然不同的結構和性能,呈現極為豐富的功能特性演化,比如至柔的石墨通過高壓“點石成金”轉化為至硬的金剛石,它們均為碳的同素異形體,人類最早接觸到的天然金剛石就是在地球內部的高壓狀態形成的。半個多世紀前,科學家發明了高壓裝置,通過高壓合成現實了人工制備金剛石的夢想。
當前,高壓可以合成制備許多常規條件難以研制的全新材料,已經在超導、磁電功能材料、演生材料等領域“大顯身手”。多名參會專家認為,宇宙已知實體物質絕大部分處于高壓狀態,隨著高壓科學技術的發展,勢必有越來越多的新材料、新現象和新功能通過高壓呈現世人面前。
在為期5天的會議中,將緊密圍繞“高壓科學技術”主題,結合學科前沿進展,對目前備受學術界關注的“金屬氫”等熱點話題展開專題討論。
據悉,第26屆國際高壓科學技術大會得到中國科學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中國科協、中國晶體學會、中國物理學會、中國材料研究會等多個單位、學術團體的積極支持。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