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沈陽5月11日電 (記者 朱明宇)中國科學院沈陽分院11日發布消息稱,自中國科學院與遼寧省人民政府簽署“十二五”期間全面科技合作協議以來,已累計為遼寧企業新增經濟效益517億元,推動老工業基地產業升級。
據中科院沈陽分院相關負責人介紹,2014年10月,雙方在北京簽署共建區域性創新平臺協議,共同推動沈陽材料國家實驗室、潔凈能源國家實驗室和機器人與智能制造創新研究院等創新平臺建設,逐步形成具有創新示范和帶動作用的創新平臺。
2015年9月,國家機器人檢測與評定中心和特種機器人實現中心先期開工建設,目前已完成主體工程。作為中國首家國家級機器人質檢中心,該中心可提供機器人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產品認證等服務,為中國機器人產業的健康發展提供技術保障。
與此同時,中科院注重科研成果在遼寧轉化,已孵化出新松機器人與自動化股份公司、沈陽高精數控智能裝備有限公司等5家上市公司,目前在沈陽市初步形成了一個較為集中的高技術產業集群。
“十二五”期間,中科院系統與遼寧省企業共同實施了2543個合作項目,設立28個院士專家工作站,在沈陽、大連等城市設立國家技術轉移合作機構,在創新平臺、成果轉化、產業育成、智庫人才等方面,為遼寧全面振興和創新型遼寧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中科院沈陽分院相關負責人表示,“十三五”期間,雙方將共同推進500項中科院科技成果在遼寧轉移轉化,建設遼寧智能制造云服務平臺、遼寧產業技術創新平臺等一系列創新產業,為遼寧新一輪全面振興提供科技保障。(完)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