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批106名上海領軍人才將享平臺、資金、團隊建設等多項“紅利”
中新網上海12月13日電 (記者 許婧)“升級”團隊人員配備和設備配置,給予更多經費使用自主權,搭建領軍人才開發平臺……入選2017年上海領軍人才培養計劃的106名高層次人才將獲得平臺、資金、團隊建設等多形式支持。
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13日發布消息稱,上海市級財政將投入4100余萬元(人民幣,下同)對新一批106名領軍人才入選者進行培養資助,且領軍人才所在單位、部分區和部門也將投入相應配套資金給予支持。
統計表明,這106名入選者近年來共獲國家級獎項8項、省部級獎項87項,獲得自主知識產權365項,在國內外重要期刊發表論文577篇,還有多人承擔和參與了“863”、“973”、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等重大項目研究開發工作。
作為全國最早提出“領軍人才”培養的城市之一,2006年以來,上海已選拔領軍人才12批1398人,市級財政投入培養資金約3.5億元。上海市領軍人才中,已有27人先后當選為兩院院士,51人入選中央“萬人計劃”。
實現了由傳統工商業城市向經濟中心城市的重大轉變后,上海提出到2040年建設成為卓越的全球城市,令人向往的創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態之城。專家稱,未來的上海會是一個最具競爭力的城市,能吸引全球頂尖人才和資本。
在上海市發展改革研究院黨委書記趙義懷看來,上海具有人才優勢,但是人才結構失衡的狀況也比較突出,國際化、創新性人才缺乏。
這份新鮮出爐的2017年上海領軍人才培養計劃名單中,科學研究和工程技術領域人選有81人,超過入選總數的四分之三。其中,6人為科技創業型人才,涉及電子信息、先進制造、文化傳媒等領域。近六成入選者都來自戰略性新興產業及高新技術產業化的9大重點領域,同時,還有42名企業高層次人才入選。
上海市人社局介紹說,在今年的選拔工作中,科技創新創業領域的領軍人才成為培養重點,各平臺都加大了對掌握核心關鍵技術,開展科技成果應用開發的科技創新和科技創業人才的推薦力度。
事實上,高層次人才所帶來的“溢出效應”有目共睹。在剛剛結束的“第九屆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大會”上,一批“人才”專家項目、外國專家項目構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例如國家人才專家、電科裝備45所CMP/ECD事業部總經理顧海洋團隊自主研發的200mmCMP商用機完成內測,已進行上線驗證。這是國產CMP設備首次進入集成電路大生產線,不僅填補了國產設備產線驗證的空白,一旦通過設備驗證實現產業化,還將有效解決制約中國集成電路產業自主可控發展的“卡脖子”問題。
根據《上海領軍人才隊伍建設實施辦法》,針對入選人才,各行業主管部門、各區將制定周期為3至5年的培養計劃,包括人才培養目標、學術或工作成就目標、團隊建設目標,充分發揮領軍人才自主領銜作用,在團隊人員配備、設備配置、經費使用等方面尊重其自主權,并搭建領軍人才開發平臺,為其創造良好科研環境,同時設立專項資金,建立領軍人才資助的長效機制。
目前,結合領軍人才選拔培養工作12年來的經驗,中共上海市委組織部、上海市人社局正修訂《上海領軍人才隊伍建設實施辦法》,并征求相關單位意見,進一步推動上海人才高地建設。



為防止簡歷投遞丟失請抄送一份至:boshijob@126.com(郵件標題格式:應聘職位名稱+姓名+學歷+專業+中國博士人才網)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