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另类激情_日本三级视频在线播放_中文字幕在线不卡_国产高清视频在线播放www色

您的位置:中國博士人才網 > 新聞資訊 > 人才工作 > 中山四年評定408名企業緊缺適用高層次人才 戰略性新興產業人才占比持續提升

關注微信

中山四年評定408名企業緊缺適用高層次人才 戰略性新興產業人才占比持續提升

時間:2019-06-04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佚名

四年來,中山累計評定408名各領域的緊缺人才。圖為一新能源企業的工作人員在查看設備運行情況。記者 葉志文 攝

圖為中山邁雷特智能裝備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在調試設備。記者 葉志文 攝

中山邁雷特智能裝備有限公司(下稱“邁雷特”)總經理林守金最近格外忙,在關注公司產品生產的同時,他正著力推進公司新一輪的技術研發。

邁雷特是一家研發生產工業自動化控制設備的高新技術企業,其產品已打進美國、日本、韓國等20多個國家,并在航空航天、裝置裝備等領域實現應用。林守金是公司負責人,也是技術研發帶頭人。2017年,他被評為中山市企業緊缺適用高層次人才(第七層次)。近日,中山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公布2018年度中山市企業緊缺適用高層次人才評定結果,67人獲評定為第五至第八層次人才,林守金再次上榜,并從第七層次上升至第五層次。

中山從2015年起啟動企業緊缺適用高層次人才評定工作,這是中山引進和培育高層次人才的創新舉措,與以往重學歷、重職稱的人才認定方式不同,其更注重能力水平和業績成果。四年來,中山累計評定408名各領域的企業緊缺人才。從獲評定情況來看,如林守金等來自高端裝備制造業、信息技術和健康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的人才占比正持續提升,近兩年占比均超過六成。

打通人才評定“綠色通道”

緯聯電子科技(中山)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緯聯電子科技”)研發部副總經理鄭永亮也是獲評定的人才之一。緯聯電子科技主要研發、設計、生產電子計算機整機、數字視聽設備、計算機外部設備、通信設備等產品,市場主要面向國外。2006年大學本科畢業后,鄭永亮就一直在該公司的研發部門工作。從研發生產一線起步,鄭永亮逐漸成長為公司研發設計部門的骨干,在公司工作13年間,他承擔了公司多個產品的結構研發工作,并獲得了6項國內發明專利和6項實用新型專利。在公司產品開拓國外市場過程中,他參與設計的產品優勢凸顯,并在信息技術行業競爭激烈的美國獲得了7項發明專利。

“深切感受到中山對人才的重視。”進入中山市企業緊缺適用高層次人才行列,是鄭永亮職業發展路上獲得的又一個認可,這也增強了他在中山發展的信心。按照2015年出臺實施的《中山市企業緊缺適用高層次人才評定管理暫行辦法》,獲評定的企業緊缺適用高層次人才可在購房、子女入學、配偶就業等方面享受相應的待遇。經評定為第五、六、七、八層次的企業緊缺適用高層次人才,分層次給予每月1500元、1000元、800元、600元的政府特殊津貼(享受期為3年,年審合格后按年發放),其中第五、六層次人才還可分別獲得三年20萬元、10萬元的購房補貼。第六層次以上企業緊缺適用高層次人才隨遷子女按就近入學原則,由教育部門優先安排在省標準化以上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就讀。

關注和激勵研發生產一線人才是中山開展企業緊缺適用高層次人才評定工作的重要目的之一。作為中山高層次人才引進培育工作體系中的重要補充,企業緊缺適用高層次人才評定工作采用了有別于此前的高層次人才的認定標準,提出多元評價和綜合評審,突出能力導向和業務貢獻,這為一些在學歷、職稱和榮譽方面有所欠缺的一線工匠打通了評定的“綠色通道”。 2017年至2018年間,獲評定的第七至第八層次人才,90%以上來自企業研發和生產一線,一批能工巧匠獲得政府部門和社會的認可。

人才結構背后的產業布局

2003年,林守金從西安交通大學應用數學專業碩士畢業后就一路向南,來到廣東,進入廣州一家數控行業企業工作。懷著對數控技術的追求,林守金隨后組建了創業團隊,開始了他的創業路。從2003年至2011年,林守金與創業團隊用了8年時間,最終研發出核心軟件——工業安卓智控系統,并于2012年在佛山創立了佛山邁雷特。

隨著公司發展,邁雷特發展受空間限制。為尋找更大的發展空間,林守金和創業團隊先后到廣州黃埔、東莞松山湖和中山等地考察。“當時聽了中山裝備制造業的發展藍圖,一下子就被打動了。”他驚喜地發現,中山的產業布局思路與邁雷特的發展方向不謀而合,并最終將公司落戶在中山。

作為工業母機企業,邁雷特不僅在硬件設備上持續推出新產品,同時在核心軟件上實現了突破。該公司掌握工業安卓智控系統及軟硬件一體化控制技術,可為工業母機配上“大腦”。目前,邁雷特研發的該系統的多項技術指標已達國際先進行列,并擁有67項知識產權,其中國際專利1項,授權發明專利19項。在中山創新創業政策扶持推動下,邁雷特走上了快速發展軌道。2017年,林守金帶領團隊參加第六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取得廣東省先進制造初創組第一名。另外,該公司主導研發的項目“多軸聯動智能裝備研發及其在航空航天軍工領域的應用”,取得2017年中國創新創業大賽軍民融合專業賽(西安賽區)二等獎。去年底,邁雷特聯合中國機械通用零部件工業協會齒輪分會在中山舉辦了2018年全國齒輪技術研討會,行業話語權持續提升。

一名領軍人才可撬動一個行業發展。中山市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大力發展健康醫藥、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檢驗檢測、研發創新、新興信息技術服務、現代金融、高端商務商貿、現代物流等生產性服務業”等目標。以企業緊缺適用高層次人才評定工作等為抓手,中山正為新一輪產業布局積聚高層次人才力量。

中山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兩年高層次人才評定結果呈現了人才層次的縱向變化,也反映出人才涉及專業和產業領域的橫向變化,獲評定的人才主要集中在綜合管理、財務金融、機電機械、建筑工程、化工環保、信息技術、船舶、智能制造、健康醫藥等領域。2017、2018年評定的第五、六層次人才34人,約占評定總數的8.3%。該部分人才來自健康醫藥行業的有6人,占比17.6%;裝備制造行業15人,占比近五成;信息技術行業8人,約占23.5%,基本與中山重點發展的三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方向吻合。

去年新增高層次人才認定639人

在企業緊缺適用高層次人才評定名單公布之時,備受關注的中山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招生和流動人員積分入學工作近日也在緊張進行中。按照中山于今年初發布的《中山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中山市流動人員積分入學管理規定的通知》,在中山市高新技術企業就業的非本市戶籍技術人員在申請入學時可享受加分待遇。

近年來,中山持續對外釋放引才的積極信號。2010年至2017年間,中山先后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快培養引進緊缺適用人才的意見》《中山市企業緊缺適用高層次人才評定管理暫行辦法》和《關于進一步集聚創新創業人才的若干意見》(即中山“人才新政18條”)。記者梳理上述三份人才政策文件內容發現,擴大引才范圍是其中的重要趨勢。

中山2010年頒發實施《關于進一步加快培養引進緊缺適用人才的意見》(下稱《意見》),主要聚焦引進產業發展急需的高層次人才,并劃分了六個人才層次,其中第一層次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第六層次為省(部)級科學技術獎二等獎第一完成人、省技術能手、博士、高學歷、高職稱、高榮譽是這六類人才的共同點特。對于該部分高層次人才,中山采取“認定”的方式進行引進和培育,配套相應的人才待遇。據統計,中山在2010年至2015年間共認定324名高層次人才,但大部分來自事業單位,來自企業的僅占11%。

2015年中山啟動企業緊缺適用工作,這是高層次人才工作的重要補充。按照2015年出臺實施的《中山市企業緊缺適用高層次人才評定管理暫行辦法》,達到《意見》規定標準的一至六層次人才,可申請直接認定。同時,新辦法在《意見》所列的六個層次人才的基礎上增加第七、第八層次,不符合《意見》規定標準的第五至第八層次人才,可按新辦法申請評定。從“認定”到“評定”,新辦法引入了更多的高層次人才評定指標,其中包括將申請人的“發明創造”情況列為加分項等,這些評定標準更偏重能力和業績,進一步擴寬了引才育才的范圍。

2017年出臺實施的中山“人才新政18條”在人才認定、評價、補助、考核等方面有了新的突破,進一步提升引才靈活度和擴大引才范圍。新政提出突出企業的引才主體作用,鼓勵企業引進人才,對企業引進的副高級專業技術人員、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可直接認定為第七層次人才,給予為期三年的市政府特殊津貼;對引進到中山工作且年齡在45歲以下的正高級專業技術人員、博士研究生,分別給予市政府特殊津貼及購房補助;給予在站博士后相應標準的科研經費和生活補貼;對市級工藝美術大師工作室、技能大師工作室給予相應資助等。

系列政策效果正在顯現。2018年,中山共新增高層次人才認定639人,其中第七層次450人,創下歷史新高。全年受理人才入戶13871人,隨遷16159人,占全市入戶總量一半以上,人才入戶人數較2017年增長近五成。

“實行更積極、更開放、更有效的人才政策,創造更具吸引力的引才生態環境。”中山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了人才工作的思路。建設大學、科研院所、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等人才發展平臺,引進和培養高水平創新創業科研團隊,引進緊缺適用的特殊人才,實施青年優才工程……在壯大人才數量規模的同時,中山正加大平臺建設力度,優化人才結構。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背景下,中山人才工作迎來新機遇。近日中山市召開全市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工作會議,提出要加強人才、土地、資金等方面的政策支持,人才仍將是中山在推動地區發展和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過程中爭奪的關鍵資源。

數讀

中山高層次人才梯隊

建設情況一覽

●2010年至2018年,中山共認定1424名高層次人才。

●2018年,全市新增高層次人才認定639人,其中第七層次450人,創下歷史新高;全年受理人才入戶13871人,隨遷16159人,占全市入戶總量一半以上,人才入戶人數較2017年增長近五成。

●2015年至今,累計評定408名企業緊缺適用高層次人才,來自高端裝備制造業、信息技術和健康醫藥等產業領域的人才占比持續提升,近兩年占比均超過六成。

為防止簡歷投遞丟失請抄送一份至:boshijob@126.com(郵件標題格式:應聘職位名稱+姓名+學歷+專業+中國博士人才網)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