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快報
5月5日,對杭州高新區(濱江)來說,頗有紀念意義。
2010年5月5日,高新區(濱江)啟動“5050計劃”,正式向全球人才發出“征集令”,10年來,2萬名高層次人才通過濱江引才的這張“金名片”來到杭州高新區(濱江),其中諾貝爾獎、圖靈獎、海內外院士等頂尖人才37人,各類人才工程專家 395人。
2018年5月5日,高新區(濱江)索性把每年的5月5日,定為了“杭州濱江國際人才節”。昨天下午,這個專為人才設立的日子,迎來了第三屆。
“濱江人才e碼”上線
人才安居、知識產權辦理
一鍵搞定
昨天下午,專為濱江人才量身定制的“濱江人才e碼”上線。
“濱江人才e碼”開發的負責人之一金秋說,小程序打通了濱江區社發、教育、科技、人社等各個部門,相當于是一個“線上人才圈”。
可以說,人才e碼打通了5050申報、人才安居、知識產權辦理等系統,再造流程,高效服務,為人才創業、生活的痛點、堵點,為人才提供了數字化的解決方案。
“濱江人才e碼”最亮眼的功能,是“標簽體系”。
人才可以定義自己的標簽,標記自己能提供什么、需要什么,發布“人才圈”,在線尋找合作伙伴。
在“濱江人才e碼”,人才的父母要入住養老院,子女想上好學校,人才想住人才公寓,都能一鍵申請。
目前,濱江區已經投入使用房源4500余套,累計向全區500多家企業,共8000多名人才提供人才房。
濱江已經定好計劃,在2022年亞運會前,人才房總量將翻一番,屆時,人才房總量將超過1萬套。
下一步,濱江還將推出2個人才房項目:西興區塊物聯網小鎮人才房項目和浦沿區塊智慧醫健小鎮人才房項目。
此外,濱江還打算盤活一批社會房源,為人才打造高端人才房。
昨天下午,高新區(濱江)還攜手浙商銀行、杭州銀行、杭州聯合銀行等“人才生態伙伴”簽訂了合作協議,正式啟動了“5050金融扶持計劃”。未來5年,將投入160億,給予人才貸款授信、打造投貸聯動產品,緩解企業融資難。
5050創業金還將在北航、浙工大、杭電等高校落地,資助在校師生創業孵化項目、高水平大學生科技創新項目以及獎勵在大學生學科科技競賽活動中成績特別突出的師生團隊,加速科研成果的落地轉化。
濱江有幸,遇見這樣的你們
“你們有幸,遇見這樣的濱江,但濱江更有幸,遇見這樣的你們。”
這是昨天下午,濱江區委書記王敏在第三屆杭州濱江國際人才節開幕式上對濱江人才們說的一句話。
“這樣的濱江”,是怎么樣的?
王敏說,在濱江這片熱土上,我們既仰望星空又腳踏實地,彼此成就、攜手成長。
“對高新區(濱江)來說,成就夢想,是從點點滴滴的服務和環境做起;對人才來說,成就夢想,是從一步一個腳印的創新和創業做起。”
為什么要來濱江創業?
在王敏看來,高新區(濱江)有六大優勢:
一是數字產業領跑浙江、領先全國的產業優勢。
這里誕生了阿里巴巴、海康、 大華、新華三等一大批領軍企業。
二是經濟質量高、韌性強、后勁足的發展優勢。
今年,高新區(濱江)一季度規上工業增加值實現了正增長,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2.8個百分點。
三是“產業業態”“城市形態”“人才生態”深度融合的生態優勢。
高新區(濱江)既是因產業而生的高新區,又是因城市而興的濱江區,產業區和行政區體制完美整合,造就了獨一無二的三態融合發展態勢,形成了熱帶雨林般的創新創業生態。
四是親商、安商、惠商、穩商環境優勢。
高新區一直以來有“隨叫隨到、服務周到”的好傳統,現在更強調“說到做到”,始終處理好雪中送炭和錦上添花的關系,不僅要在創業初期扶上馬、送一程,更重要的是關鍵時刻伸出手、幫一把。
五是“人才帶技術、技術變項目、項目融資金、實現產業化”的路徑優勢。
政府重視人才、人才信任政府,踏踏實實把每一步走好。
六是“鼓勵成功、寬容失敗、尊重創新”的人文優勢。
一顆蛋從外面打破只能做煎蛋,從內向外打破飛出來的才是新的生命,才可能是金鳳凰。要創新,就有風險,需要包容、忍耐和理解,這也是高新區(濱江)保持高質量發展的優勢所在。
為防止簡歷投遞丟失請抄送一份至:boshijob@126.com(郵件標題格式:應聘職位名稱+姓名+學歷+專業+中國博士人才網)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