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另类激情_日本三级视频在线播放_中文字幕在线不卡_国产高清视频在线播放www色

您的位置:中國博士人才網 > 新聞資訊 > 人才論點 > 人社部有關負責人:暢通“藍領”成才通道

關注微信

人社部有關負責人:暢通“藍領”成才通道

時間:2012-06-25來1源:人民日報 作者:

  國務院辦公廳近日轉發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國資委《關于加強企業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意見》。這份意見中有哪些措施激勵“藍領”成才?對技能人才培訓有什么規劃部署?記者采訪了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有關負責人。

  讓所有技能崗位職工至少進行一次職業培訓

  加強企業技能人才隊伍建設,離不開健全而系統的培訓。《意見》明確,今后要健全企業職工培訓制度,并提出目標——“十二五”期間,力爭使企業所有技能崗位職工都得到至少一次職業培訓。

  人社部有關負責人介紹說,圍繞這個目標,今后我國將創新企業職工培訓方式,首先是大力開展崗前培訓。企業要根據先培訓后上崗的原則,對新錄用和轉崗的職工,通過自主培訓或委托培訓的方式,開展以基本技能、安全知識、操作規程、規章制度及從業素質為主要內容的崗前培訓。同時鼓勵企業與職業院校合作,開展訂單式培訓和定崗培訓。各地要完善職業培訓補貼直補企業的政策,按有關規定給予企業相應的培訓費補貼。

  崗前要培訓,在崗期間還要進行技能提升培訓。企業應通過在崗培訓、脫產培訓、業務研修、崗位練兵等方式,對職工開展技能提升培訓!兑庖姟诽貏e強調,要把崗位練兵作為提升職工技能水平的重要手段,在全國廣泛開展企業職工崗位練兵活動。人社部有關負責人介紹說,首次全國范圍內的企業崗位練兵技術比武活動已于近日在青島港啟動,國內71家企業發出了技術比武活動的倡議。職工在崗位練兵中的表現,將可作為晉升職業資格和參評全國技術能手等相關榮譽稱號的重要依據。

  今后,我國還將推動企業高技能人才培訓,支持企業建設技能大師工作室,并由財政給予支持。鼓勵各地依托大型骨干企業建設示范性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加強高技能人才培養。中央財政將通過就業專項轉移支付資金,給予適當補助。

  這位負責人表示,今后還將探索建立企業新型學徒制度。選擇有條件的企業開展新型學徒試點,企業應選派優秀的技能人才擔任師傅,與學徒簽訂培訓協議,明確培訓目標、內容、期限、考核辦法、學徒工資和師傅津貼等,學徒期不少于1年。這項探索也將享受有關培訓費補貼。

  創新技能人才評價機制

  要想吸引職工學技術,需要創新技能人才評價機制。人社部負責同志解釋,《意見》提出,要積極推進企業技能人才評價試點,健全以職業能力為導向,以工作業績為重點、注重職業道德和職業知識水平的企業技能人才評價體系。在國家職業標準的統一框架基礎上,企業可根據其生產技術、工藝裝備和產品類型等不同要求,采取考核鑒定、考評結合、業績評審等靈活多樣的方式,重點評價企業職工執行操作規程、解決生產問題、完成工作任務的能力,并按有關規定晉升相應職業資格。對于在企業生產一線掌握高超技能、業績突出的職工,可破格或越級參加技師、高級技師的考評。

  《意見》特別強調,要暢通企業技能人才職業生涯發展通道。逐步建立培訓考核與使用相結合、業績貢獻與待遇相聯系的企業用人制度。鼓勵企業拓寬職工成才發展空間。人社部將會同有關部門制定高技能人才與工程技術人才職業發展貫通辦法,并選擇部分工程技術類專業開展試點。此外,國家還鼓勵企業建立完善技術帶頭人制度,在關鍵崗位、核心技術領域探索設立“首席技師”,享受高層次人才的相關待遇。

  提高待遇水平、重獎杰出人才

  人社部有關負責同志介紹,《意見》在健全企業技能人才激勵機制方式有許多突破。

  其一,推動企業開展職業技能競賽活動,激勵職工學技術、練技術、鉆業務。對在職業技能競賽中取得優異成績的選手,除按照規定給予獎勵外,還將對符合條件的競賽獲獎者晉升職業資格。今后我國還將大力選拔企業優秀青年技能人才參加世界技能大賽,為青年技能人才脫穎而出創造條件。

  其二,完善激勵政策。企業對聘用的高技能人才可實行協議工資、項目工資、年薪制等收入分配方式,引導工資分配向技能人才傾斜。有條件的企業還應探索為包括生產、服務一線的高技能人才在內的各類人才建立企業年金制度和補充醫療保險。鼓勵企業建立高技能人才技能職務津貼和特殊崗位津貼制度。企業在與職業院校畢業生協商確定初次就業待遇水平時,對取得高級工以上技能人員職業資格證書的可按不低于大專畢業生待遇水平確定。各大城市還可根據當地緊缺急需技能人才情況,研究制定高技能人才落戶政策。

  其三,探索建立以政府獎勵為導向、企業獎勵為主體、社會獎勵為補充的高技能人才獎勵制度,對企業杰出技能人才給予崇高榮譽并實行重獎。對于職工個人所取得的、有一定價值的工藝創新和科技發明,給予表彰獎勵。對于技能人才的絕技絕活、特殊操作方式,可以其姓名進行命名,并支持通過申請專利、采取保密措施等方式獲得知識產權保護。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