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另类激情_日本三级视频在线播放_中文字幕在线不卡_国产高清视频在线播放www色

您的位置:中國博士人才網 > 新聞資訊 > 人才論點 > 杜玉波:高教創新人才培養的6大突破路徑

關注微信

杜玉波:高教創新人才培養的6大突破路徑

時間:2012-08-30來1源:光明日報 作者:

  提高高等教育質量,首先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對高水平大學來說,尤其體現在創新人才培養上。一個時期以來,社會上比較關注“為什么我們的教育總是培養不出杰出人才”這個問題。我認為,首先,對我國高等教育在人才培養方面取得的成就,我們完全不必妄自菲薄。改革開放以來,不管是在重大科技創新領域還是在政府、企業和各項社會事業中,涌現出來的無數杰出人才,主要還是由我國高校自己培養的。比如,神舟七號、八號、九號飛船以及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研制團隊平均年齡只有30多歲,都是這些年我們自己培養的,都是優秀的創新人才。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選出的新世紀以來全球“頂尖一百”化學家中,有12位華人科學家榜上有名,他們中有11位是改革開放后我國高校培養出來的本科畢業生。沒有我國高等教育的貢獻,就不可能支撐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這是一個誰也無法否認的客觀事實。

  但是,創新人才培養不足確實是我國高等教育的突出問題。尤其是現在我國正處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關鍵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對創新人才的需求越來越迫切,全社會對高校創新人才培養的關注度越來越高。總結這幾年的經驗,我認為,當前主要從6個方面入手找到突破的路徑。

  一、要突出人才培養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導向

  創新人才的成長,有兩個不可或缺的因素:興趣和需求。解決“興趣”問題,就要從基礎教育階段開始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所以,大學的書記、校長也要關心、支持基礎教育的改革。解決“需求”問題,一是學科專業結構要適應經濟社會的需求;二是人才培養過程要加強實踐環節。因此,加大學科專業結構調整力度、強化實踐教學這個環節,是高等學校必須解決的兩個重大問題。尤其調整學科專業結構,是高等教育的一次深刻變革,是一場革命。我們要牢牢抓住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重大產業工程、科技創新工程的需求這個學科建設最強大的推動力,抓住實踐這個創新人才成長的最關鍵環節,建立創新人才成長的動力機制。我們實施卓越工程師、卓越醫生、卓越法律人才、卓越農林人才等計劃,都是力圖在教育與經濟社會需求緊密結合中探索創新人才培養的道路。

  二、要完善創新人才選拔體系

  高校如何科學選拔人才,一個是選拔標準問題,如果所有高校都用一把尺子來衡量,這把尺子又主要側重知識而忽視能力,就談不上科學選拔;另一個是選拔方式問題,如果高校不是根據自己的辦學特色、定位和培養要求體現選才的主動性和針對性,也談不上科學選拔。我們共同的認識是,適宜于創新人才培養的科學選拔體系應該是學生高考成績、高中學業成績、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和高校自行測評等“多位一體”的綜合評價體系,這也是推進高考改革的一個方向。我認為,一定要明確,高校自主選拔,主要選拔具有學科特長和創新潛質的學生,凡是通過高考能實現考查目的的,就沒有必要通過自主考核再去做,選拔的標準、方式、過程都要體現學科的特色,發揮專家學者的作用。我們鼓勵各高校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大膽探索,也鼓勵大膽引進國外高校的成熟做法。

  三、要建立杰出人才培養的特殊機制

  杰出人才需要特殊的成長通道。多年來,我們一直在培養杰出人才方面進行不懈的探索。自2009年以來,在教育部、中組部、財政部的推動下,“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先行在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學和計算機科學等領域,選擇19所高校實施,每年選拔1000名學生進入計劃培養,計劃實行取得了一些實質性進展。除基礎學科外,其他學科也要選苗子。對特別優秀的學生,學校要舍得下本錢,實行“一制三化”的模式,即導師制、小班化、個性化、國際化培養,讓他們盡早進入科學研究過程,盡早參與重大項目。實際上對所有學生,我們都要鼓勵高校探索全面發展與個性發展相結合的培養機制,尊重并適應學生的個性選擇,最大限度地發展個人興趣專長和開發優勢潛能。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