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激發用人單位的人才主體意識
落實人才發展以用為本原則,必須激發各類用人單位的人才主體意識。分級實施“目錄人才”項目,編制和發布年度高層次緊缺型人才引進目錄。以政府發放人才補貼為“杠桿”,撬動用人單位引才聚才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切實發揮政府公共投入的“替代激勵”作用。開展各級人才工作創先爭優活動,樹立一批重才、聚才、用才的典型,營造“四個尊重”的氛圍。
充分把握和運用好人才資源開發規律
遵循和利用人才成長和價值實現、供求、競爭等規律,不斷提高人才工作的科學化水平。更加注重人才政策、工作機制、工作重點以及方式方法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堅持“有形之手”引導和“無形之手”相結合,堅持“ 抓好頂層設計”與“摸著石頭過河”相結合,堅持擴大人才增量與優化人才存量相結合。
要發揮各地在資源稟賦、發展階段、產業結構、人才基礎等方面的比較優勢,著力培育關鍵環節和重點板塊,補齊短板,強化優勢,變劣勢為新優勢、后發優勢。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決定,指明了實現中國夢的決定性途徑。人才工作必須搶抓難得的歷史機遇,找準定位,提早謀劃,主動滲透,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實現人才優先發展的目標。
進一步闡釋傳播人才優先發展理念
人才優先發展理念必須不斷創新和強化,始終回應人才工作實踐訴求。采取多種途徑多種形式,闡釋和宣傳人才優先發展的理念,使之成為全社會的行動指南。緊貼工作實際, 加強研究論證,
把握人才規律,不斷豐富人才優先發展內涵。主動作為,找準人才優先發展與全面深化改革的“黃金平衡點”,將人才優先發展滲透到各方面改革進程中,做到人才發展與改革創新同時部署,協同推進。
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率先突破
實現人才優先發展既要整體推進,又要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率先突破,帶動整體躍升。切實抓住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發展的歷史機遇,大力引進創新創業人才,助推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提高人才貢獻率,塑造一批人才引領助推產業發展“看得見、摸得著”的典范,提供示范。依托人才發展走在前列的地區建成若干人才優先發展示范區,形成多點支撐的人才發展格局,推動人才大國向人才強國轉變。
建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人才制度優勢
人才制度是人才優先發展的根本保障。完善黨管人才體制機制,調整“人才生產關系”,逐步建立能夠持續吸引、凝聚國際國內人才的制度體系。優化黨管人才工作格局,健全責任傳導機制,完善“黨委聯系專家”制度,實現“人才跟黨”走;提高組織部門牽頭抓總水平,優化部門資源配置,發揮“1+1〉2”的效果。
樹立市場理念、培育市場文化、運用市場思維、健全市場機制、采取市場方式,促進人才公平競爭、合理流動,實現人才價值最大化。探索建立科研成果產業化的長效機制,完善政策,搭建平臺,創新方式,推動技術產權交易。逐步建立人才工作法制體系,及時總結珠海等地先進經驗,開展人才立法探索,逐步形成適應市場經濟規律、符合國際規范的人才政策法規體系。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