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1年開始,柯橋區加大引進國內外高層次人才力度,助推區域經濟發展。截至目前,人才數量已達500多人,其中,入選國家“人才”11人,國家“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計劃”1人,省“人才”13人,紹興市“330海外英才計劃”69人。
為破解人才引進中存在的融資難、提升難、融入難等三大問題,柯橋區積極探索,也取得較好成效。尤其是在全市首創“鑒湖英才”信用貸款,與相關銀行合作,為在柯橋區創業創新的市“330海外英才計劃”及以上人才,提供50萬元無擔保無抵押信用貸款,在全市乃至全省樹立起了服務人才創業創新的典范。
有一個有趣的現象是,去年,柯橋區引進市“330海外英才計劃”及以上的人才達到了22人,今年卻只有13人。在高層次人才引進工作機制日漸成熟,并風生水起之時,怎么會出現“縮水”現象?
“‘縮水’是我們開始認識到,人才引進工作,需要從量到質的轉變。”柯橋區委人才辦負責人說,其實今年前來咨詢、想落戶柯橋的海外人才有20多人,但考慮到一些人才項目和柯橋產業的匹配度不是很高,產業的前景不明確,所以他們進行了篩選,最終引進13人。
柯橋區人才工作“轉變”事出有因。
記者采訪到了一家海外人才創辦的信息技術公司。該公司的計算機信息安全技術適用于大型跨國企業和國有企業,落戶柯橋后,面臨招人難、市場難拓展等問題,很難發展壯大。
記者也了解到一位海外人才,于2012年帶著物聯網技術來落戶柯橋,但目前他的公司還停留在技術推廣介紹階段。相反,與其同時來到柯橋,主攻節水改造和處理印染污水等技術的數位國內外人才,卻已經接下了數家印染企業的業務,公司發展步入正軌。
“助推區域經濟發展,需要的是接地氣的人才和技術。引進人才,要以當地產業和當地企業為主體。”有業內人士認為,高層次人才的引進,需要圍繞柯橋區調整產業結構的中心工作,要根據產業發展和企業需求積極幫助引育人才。
柯橋區的“轉變”,是高層次人才引進工作進入一個新階段的起點。區委人才辦計劃從明年開始,將鼓勵更多創業人才帶技術、帶項目與本地民營企業合作,鼓勵風投機構關注、投資中小人才科技企業,鼓勵“人才+資本+項目”的模式全面開花,真正推動柯橋區產業的全面轉型升級。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