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智慧城市,最不可或缺的便是跨專業、跨領域的創新創業領軍人才。與北上廣等一線城市相比,哈爾濱缺少吸引此類人才的硬件條件,如何在現有條件下吸引更多優秀人才?在昨天的智慧城市論壇分論壇上,國家“人才”的專家們,從自身的創業實際出發為冰城支招。
人才應“全球定價”
哈爾濱每年的引智資金,從3000萬元躍升至1億元;200多套人才公寓,無償提供給高端人才使用。“雖然我們還無法跟南方發達城市相比,但跟自己比,進步已經很大了,希望以此讓公眾看到哈爾濱引進人才的決心。”在論壇發言中,市人社局副局長丁永林堅定地說。
與會專家們感受到了哈爾濱的誠意,但在引進人才上,光有誠意是不夠的。長期從事人才戰略研究的歐美同學會青年委員會會長陶慶華說,高端人才現在已經是在全球市場上自由流動了,“新加坡開出的條件,是國內的七八倍,在這樣的巨大反差下,只談感情顯然是不夠的,所以人才的‘價格’應該是全球定價的。”
項目留人更有效
這樣一盆冷水澆下來,讓人有點看不到希望。國家“人才”專家、聯星科通微電子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莊巍從自己歸國創業的經歷說明,哈爾濱這樣的二線城市,只要找到自身的“比較優勢”,仍然能夠吸引并留住人才。
莊巍以自己北京的公司為例,“北京的生活成本越來越高,倒逼員工薪酬上漲,這對企業來說是個巨大負擔。哈爾濱這樣的二線城市,人力成本還是比較低的。”
更重要的是,“北上廣”的市場已基本飽和,對于歸國創業的高端人才來說,選擇二線城市能讓產品盡快打開市場。“對于地方政府來說,與其給人才100萬元的安家費,不如給他一個能賺100萬元的項目,因為創業者可借此打通人脈關系、開拓市場。在吸引人才方面,這些可能更有效。”莊巍說。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