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解決基層人才資源相對匱乏,人才結構與經濟結構不相適的問題,安徽制定出臺《關于鼓勵引導人才向基層和艱苦地區流動的意見》,重點圍繞“硬性流動”“柔性流動”和服務保障機制建設方面,引導各類人才向基層和艱苦地區流動。
加大“硬性流動”政策創新力度,引導鼓勵各類人才扎根基層創新創業。通過發放工作生活補貼、政府購買工作崗位等方式,每年組織一批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和艱苦地區任職、服務。對創辦科技、現代服務型企業的自主創業大學生擇優提供不少于10萬元的資金支持。為自主創業者提供一站式服務。每年選派選聘一批優秀人才到基層和艱苦地區掛職任職。采取適當放寬資格條件、降低開考比例、單獨劃定筆試合格分數線和限定報考人員戶籍等辦法,適當降低艱苦邊遠地區鄉鎮職位進入門檻。艱苦邊遠鄉鎮拿出不超過本縣鄉鎮計劃總數30%的計劃,面向本市戶籍或在本市長期生活工作的人員招考。適當放寬從優秀村(社區)干部中考錄鄉鎮公務員條件。大力扶持農村實用人才創業興業,積極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引導社會工作專業人才投身基層創辦民辦社會工作服務機構。
加大“柔性流動”政策創新力度,為基層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各類智力支持。探索制定以管理、知識、技術等作為資本參股和參與分配的方法,對高層次人才創辦科技型企業提供金融服務、稅收優惠政策。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人員攜帶成果到基層和艱苦邊遠地區創辦科技型企業的,其知識產權等無形資產按最多70%的比例折算為技術股份。鼓勵市、縣探索開展企業股權、期權和分紅等獎勵試點。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人員在完成本職工作的前提下,兼職在基層和艱苦地區從事科技創業、成果轉化等活動,由此產生的收入歸個人所有。大力支持基層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留學人員創業園、農民工創業園、技能大師工作室等平臺載體。支持市、縣依托開發區探索建立人才管理改革試驗區。
加大體制機制創新力度,激發基層一線人才創新創業激情。選拔縣級黨政領導班子成員優先考慮具有鄉鎮黨政正職經歷的干部,縣級機關提拔副科級以上領導干部,優先考慮具有鄉鎮工作經歷的干部。省、市級機關遴選補充公務員,同等條件下優先選用有大學生村官經歷的優秀公務員。放寬基層專業技術人員職稱評聘條件,對鄉鎮事業單位年滿55周歲、女年滿50周歲,或連續工作30年的專業技術人員,已取得上一等級專業技術任職資格而單位相應等級崗位無空缺的,可聘任相應專業技術職務。進一步完善社會化職業技能鑒定、企業技能人才評價、院校職業資格認證和專項能力考核辦法。在職業教育中實行學歷證書和職業證書“雙證書”制度。推進高技能人才與工程技術人才職業發展貫通,基層符合條件的高級技師、技師、高級工等技能人才,納入專業技術職稱評審和機關事業單位招考范圍。 (通訊員 皖組宣)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