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廣東省珠海市金灣區對外發布的《創新驅動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審議稿,以下簡稱《計劃》)釋放了多個利好消息,其中引進海外高端人才的力度之大令人矚目。該《計劃》稱,將搭建面向全球開放的留學人員創新創業項目申報平臺,實行項目預評審,實現創業項目與金灣區快捷對接;將搶抓引進外籍高端人才先機,爭取國家支持在珠海率先實施外國人永久居留管理制度。
實施外國人永久居留管理制度,這意味著未來讓外國人移民中國成為一種可能。那么,中國是不是移民國家,需要不需要移民呢?從歷史角度看,我國一直是開放的多民族國家。蒙古族、滿族、回族等少數民族的遷入,形成了我國現在多民族、多文化的大家庭。
而且,世界上不少看重民族血統的國家,也開始重視移民的作用。如德國并非移民國家,其歷史上非常注重日耳曼血統,對外國人入境和工作的控制十分嚴格。20世紀末,德國開始出現人口老齡化、出生率負增長、高科技人才短缺等現象,政府開始有條件地引進高科技人才移民。2013年,按照聯合國統計,居住在德國的移民已高達984.5萬,占到了德國總人口的11.9%,移民對于德國的經濟增長和德國的崛起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同時,在美國教育領域,大學電子工程專業全數在校生的70%來自國外的留學生。美國博士學位就業人才中國際移民的比例從1993年的23%上升至2010年的42%,國際移民創造了美國1/4的高學歷。筆者認為,來自世界各地的人才思想相互碰撞,時時刻刻產生新的點子、新的思路,才有了硅谷的發達。
再看以色列,該國是全世界創新創業最發達的國家之一。以色列建國時只有60萬人,現在已經達到800萬人,80%以上的人口都來自世界各地的猶太人和非猶太人。這些人才的履歷和背景為以色列發達的科技產業奠定了堅厚的基礎。因此,移民能夠對國家的發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反觀中國,現在我國國際人才儲備非常不足,外國留學生在中國過少,這對中國的創新和發展是非常不利的。當務之急,我國應提倡亞洲命運共同體,同時需要注意到“一帶一路”沿線有60多個國家,因此可以培養更多留學生,讓他們來中國學習。未來,不光是中國企業要走出去,中國培養的人才也要走出去,在這方面我們需要與太多國家合作。總之,在全球化人才競爭日趨激烈的形勢下,中國亟須采取更加開放的人才政策和移民政策,積極聯絡海內外華人,更好地積累全球人脈。(作者系中國與全球化智庫主任)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