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速平緩,談吐坦誠。這是劍橋“海龜”裴瑞琳給記者留下的第一印象。
裴瑞琳,“人才”特聘專家,溫州英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主要負責人。不久前,劍橋大學超導應用研究專家蒂姆·庫姆斯與裴瑞琳簽訂協議,裴瑞琳的團隊將與劍橋大學合作研發新能源電機的第三代產品。
在此之前,裴瑞琳以優異成績畢業于劍橋大學并獲得超導電機專業博士學位。學業有成的他拒絕了國外眾多企業的高薪待遇,毅然決然回到祖國的懷抱。與此同時,他的夫人曾女士也放棄在英國的優越工作,與之一同回國。
“忽悠”英國導師來華
裴瑞琳身上有著多種DNA:出生于北方的內蒙古,青年時期浸潤于上海的現代化環境,后來又受益于西方高等教育。可以說,內蒙漢子內在的闖勁,加上遵循上海國際化的市場規則,同時有著外國思考問題的方式,讓他的事業更加如魚得水。
對于在英國留學的經歷,裴瑞琳認為自己收獲匪淺,不僅遇到自己一生之中的恩師,而且從新環境中學到思考問題的新方式。得益于在英國的學習和經歷,讓他對于創業模式、創業規則、如何轉化科技成果并產業化耳濡目染。“在英國,有著一種尊重創業的氛圍,求職就業時,他們(英國人)更尊重那些敢于創新創業的人,其次才是從事金融、公務員這些相對體面穩定的工作。”
后來,他創立了“英磁新能源”團隊:一支來自于英國的精英團隊,使用先進的磁性材料來做符合國家和社會發展的新能源電機。這是一個年輕的團隊,在短短的兩年已研發出新能源車驅動電機全系列產品,涵蓋電動車輪轂電機、輕型LEV新能源車用驅動電機、乘用車用高轉速電機、電動中巴大巴用大扭矩電機等多個產品。
在裴瑞琳人生發展的道路上,讓其津津樂道的一件事是“忽悠”其導師來華。
裴瑞琳的導師蒂姆·庫姆斯是一位在國際上享有盛名的超導專家。庫姆斯教授在超導材料領域深耕幾十年,不僅與勞斯萊斯、寶馬等汽車公司合作,更參與多項英國政府大型科研項目。2009年,蒂姆·庫姆斯帶領他的團隊研制出世界上第一臺第二代超導新材料制造的電機。
就是這樣一個知名科學家,也被裴瑞琳成功勸服,加入他的英磁新能源團隊,不遠萬里與他一起研發新一代驅動電機產品。
“我的工作與我的導師是一脈相承的。導師對我的工作非常理解,我們對行業的認同一致。導師對中國目前和未來的這一塊市場非常認可和看好。”裴瑞琳說。
技術轉化要接地氣
高新技術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純粹的技術只是空中樓閣,要讓其落地生根。光有技術肯定不行,從國外帶來的技術需要沉淀,一旦成長起來,打破壁壘,會有一番新的天地。”在裴瑞琳看來,經過從技術引進到形成產品,吸引新的客戶,打入市場,這些過程每一步都要走好。每一步都是新的東西,都需要接本國的地氣。一個完整的科技成果轉化的過程是:技術—產品—商品—現金,這其中每一步都可能經歷預想不到的艱難,推廣的困難、現金的短缺等問題,所以,既然決定去做,就“一定要撐住”。
裴瑞琳認為,高科技行業的領軍企業一定是一個接地氣的企業,其前期的發展以滿足客戶需求為目標,中期則建立穩定的客戶關系,真正的競爭力是后期引導客戶用自己的新產品以及引領行業技術發展的能力,最理想的狀態是你當前的研發是用戶下一步正好需要的。同時要融入團隊所在的這個行業,不僅看同行做什么,更要思考如何利用跨領域的思維和創新的方法來引領行業的技術發展。
在裴瑞琳看來,“不少前景美好的產業比如風電光伏,在目前出現一個瓶頸現象,主要因為不少低端價格戰引發的。”2017—2018年中低速新能源汽車行業也將會出現一個拐點。在成本上,更多的同行業會進入中低端市場,國家對于電動汽車的補貼也將變化。當前大家正樂觀看好回報率較高的新能源車市場,2017年后可能會在中低速車領域率先進入低成本的“紅海”競爭。而他正準備以材料為突破口來降低生產成本,團隊通過數年的研發積累,使用新型的磁材料,提前布局第二代高性價比產品。
對“超導”情有獨鐘
談到超導,裴瑞琳的語速明顯變快了許多。
從大學時代至今,裴瑞琳對于超導傾注了太多的情感和精力。
2003年西安交通大學畢業的裴瑞琳成為上海寶鋼集團的電氣工程師。在此期間,裴瑞琳發現了一個不爭的事實:市面上的電機多使用傳統的銅、硅鋼等材料,效率低,體積大,而且耗能源。與此同時,裴瑞琳得知在遙遠的英倫三島上,英國早已開始研發新材料電機,于是決定前往英國求學。
早在1911年,荷蘭物理學家昂尼斯發現,某些金屬、合金和化合物,在溫度降到絕對零度附
近某一特定溫度時,它們的電阻率突然減小到無法測量。這是超導現象,能夠發生超導現象的物質叫做超導體。作為上世紀最偉大的科學發現之一,“超導”指的是某些材料在一定的低溫條件下呈現出電阻等于零以及排斥磁力線的現象。現已發現有28種元素和幾千種合金和化合物可以成為超導體。
盡管百年前超導已被發現,但是迄今為止,人類依然沒有完全解開超導新材料的密碼。
“用于產業的超導新材料占用體積相對小,效率更高,性能好。”裴瑞琳說,超導新材料現在沒有得到大面積推廣是由于諸多原因造成的:其一成本高,“幾年前1米超導材料售價達100多美元”;二是高溫超導新材料的研發極其困難;此外,即便是研發成功的超導新材料,將其成功運用到電機設計上也很困難。談到此,裴瑞琳頗為感慨。
裴瑞琳認為,基于超導體呈現出具有接近零電阻和完全抗磁性等諸多頗為神奇的特性,它在交通、通信、醫學、航空等領域均有重大的應用前景,受到世界廣泛關注。
對于超導的未來,裴瑞琳非常樂觀:“目前國內政策非常支持高新技術領域,超導這個產業在將來會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