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另类激情_日本三级视频在线播放_中文字幕在线不卡_国产高清视频在线播放www色

您的位置:中國博士人才網 > 新聞資訊 > 人才論點 > 楊衛:讓科學基金成為基礎研究的燈塔

關注微信

楊衛:讓科學基金成為基礎研究的燈塔

時間:2016-03-07來1源:科學網 作者:甘曉

近年來,我國基礎研究整體水平不斷提高。一系列成就的取得離不開科學基金的全力支持。“十三五”期間,科學基金又將如何“升級換代”?

2016年全國兩會期間,《中國科學報》對全國人大常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主任楊衛進行了專訪。

《中國科學報》:當前,如何認識全球基礎研究的發展態勢?我國基礎研究將面臨怎樣的挑戰?

楊衛: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孕育興起,物質結構、宇宙演化、生命起源、意識本質等基礎科學領域正在醞釀突破,信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等前沿技術廣泛滲透,技術更新和成果轉化更為快捷,產業更新換代不斷加速。基礎研究在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發揮日益重要的源頭支撐作用。

近年來,我國基礎研究的整體水平、綜合實力和國際影響力不斷提高,逐步從“仰視”向“平視”演進。科學基金發揮了應有的作用。“十二五”期間,科學基金運用國家財政投入約888億元,資助各類項目近20萬項,主渠道作用更加凸顯。據統計,2005年至2015年(截至2015年9月)我國發表國際論文158.11萬篇,其中標注自然科學基金資助的論文比重達62.1%,2014年基金委資助的學術產出已占世界總產出的11.5%。

但是,我國基礎研究仍然存在幾個問題:一是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重大原創成果偏少,缺乏開創重要新興學科和方向的能力。二是引領科學潮流的大師級人物和世界級科學家匱乏,青年人才成長環境尚需改善。三是基礎研究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保障國家安全的作用有待提升。四是創新文化氛圍有待改善,科研誠信狀況不佳,不端行為時有發生,科研倫理未得到應有的重視。

《中國科學報》:為應對上述問題與挑戰,科學基金在“十三五”期間的發展目標是什么?

楊衛:“十三五”期間,科學基金應著眼上述問題與挑戰,開拓進取,實施有針對性的政策措施,促進我國基礎研究健康發展。

具體地說,“十三五”乃至更長一段時期,科學基金要推進科學和工程前沿,催生更多科學突破,培育科學英才,助推我國基礎研究實現與科技發達國家的“三個并行”。“三個并行”的總體目標包括,“總量并行”是指在投入、產出總體量與美國等科技發達國家相當;“貢獻并行”是指在學科發展主流方向的形成過程中有中國科學家里程碑式的貢獻;“源頭并行”是指中國對世界科學發展有重大原創貢獻,有支撐和引領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源頭創新工作。“三個并行”是對我國基礎研究數量和質量水平提升的整體表征,在國家創新能力發展的不同階段,各項“并行”的實現程度有所不同,是一個積疊、漸進的循序發展過程。

同時,要不斷完善科學基金資助管理機制,促進科學基金成為學術探索的燈塔、創新思想的熔爐、創新人才的搖籃、創新驅動的引擎、科學文化的沃土、專業管理的典范,高質量實現“科學家之友(FRIEND)”的科學基金管理目標,即:建設評審制度公正、績效回報豐富、全球視野開闊、管理服務高效、資源總量宏大、資助譜系多樣的卓越科學基金管理機構。

經過三十年的發展,經費投入大幅增加,資助體系更加完善,科學基金一如既往堅持尊重科學規律,大力營造鼓勵自由探索的寬松環境,推動資助管理站上“升級版”的新起點。

《中國科學報》:如何保證這一發展目標能順利實現呢?

楊衛:在總體思路上,我們首先要堅持定位,把握科學基金的戰略定位,更加聚焦基礎、前沿、人才,更加注重創新團隊和學科交叉。堅持把鼓勵自由探索作為基本立足點,把培育原始創新能力、服務創新驅動發展作為核心任務,把推動學科交叉融合、破解復雜難題作為戰略重點,把發現培養科技才俊作為根本使命,營造有利于人才成長和發揮作用的良好環境。

第二,要統籌支持,立足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全局,增強資助工作系統性、協同性,為全面培育原創能力提供戰略支撐。統籌當前與長遠的部署,競爭與穩定支持,面上部署與重點資助,統籌基礎學科、傳統學科、薄弱學科、新興學科、交叉學科、邊緣學科布局,促進科研與教育結合,形成“思想、人才、工具、融合”四位一體的資助格局。

第三,要升級發展,實現科學基金資助與管理升級。例如更加注重學科特點,實現差異化管理。不斷提升信息化水平,促進開放共享,實現智能化管理。還要提升國際化水平、專業化水平、提高資助績效及法治管理水平。

此外,還要以原創引領,瞄準科學前沿,激勵科學突破,提高原始創新能力。加強原創導向的資助部署和機制設計,激勵新概念、新構思、新方法、新工具的創造。

《中國科學報》:科學基金構建“思想、人才、工具、融合”四位一體的資助格局有什么樣的內涵和發展任務?

楊衛:我們會將科學基金資助格局調整為“思想、人才、工具、融合”四大系列。“思想”系列主要包括面上項目、重點項目、應急管理項目等,旨在著力培育源頭創新能力,更好地為國家其他重要科技計劃孕育源頭知識、提供成果儲備。其中,面上項目要支持自由探索,激勵原始創新;重點項目要著眼關鍵前沿,結合戰略需求,兼顧學科發展。

“人才”系列主要包括青年科學基金、地區科學基金、優秀青年科學基金、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創新研究群體、海外及港澳優秀學者項目、外國青年學者研究基金等,旨在尊重科技人才成長規律,為國家科技創新隊伍建設奠定人才資源基礎。

“工具”系列主要包括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制項目、相關基礎數據與共享資源平臺建設等。突出科學目標引導,鼓勵和培育具有原創性學術思想的探索性科研儀器設備研制,為科學研究提供新穎手段和有力工具。我們會加強對優先和重點支持領域科研儀器研制的戰略布局,主動加強與國家其他儀器設備研制計劃的銜接和協調,共同提高我國科研裝備自給水平。

“融合”系列主要包括重大項目、重大研究計劃、聯合基金項目、國際合作項目、科學中心項目等。其中,重大項目要面向科學前沿和國家需求;重大研究計劃要長期穩定支持、強化集成整合;實施科學中心項目,則要面向科學前沿和未來制高點,集成優勢資源,推動學科交叉融合。

此外,還要進一步拓展國際合作。支持實質性合作,推動戰略型合作,借鑒資助管理國際最佳實踐,切實營造有利于國際(地區)科學合作的開放創新環境,以更加開放的姿態促進中國科學更好融入全球科學體系,推進新型國際化發展,全面提升科學基金資助與管理的國際化水平。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