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引領,大力引進“攻堅型”高層次急需緊缺人才
近年來,該市面向海內外吹響人才“集結號”。十八大以來,共引進200多名高層次人才來連創新創業,引才質量和數量實現新突破。特別是成建制引進科研人才300多人,成立中國石化大連石油化工研究院,有力促進石化產業轉型升級和技術創新。大連醫科大學成功引進國家“人才”專家樂衛東、教育部“長江學者”管又飛等一批高層次人才團隊,醫療產業取得突破性進展。近五年來,新增38人入選國家“人才”,20個項目獲國家科學技術獎勵。
實施海內外人才智力引進政策和海外優秀專家集聚計劃,累計投入專項資金1.3億元,引進海外高層次專家1100余人次,開展國內高層次專家合作交流1萬多次,一批有重大影響的引智項目取得了顯著成效。充分發揮中國海創周國家級引才平臺作用。2012年以來,共簽約人才項目2000余個,來華工作海外人才2000多人,創造產值1500多億元。實施“海創工程”,投入資金5700多萬元,扶持46個入選項目實現產業化。與海外150多個留學人員組織建立了友好社團關系,建立法國巴黎等15個海外工作站,與5個國家的中國駐外使領館建立了常態化聯系,進一步拓寬了海外引智引才網絡。
服務發展,放手使用有實力的創新創業人才
該市深入實施高層次人才創新支持、科技人才創業支持、重點領域創新團隊支持等計劃,近年來,共評選支持杰出青年人才等各類優秀人才250人、團隊16個、項目127項。組織實施院士專家智力支持行動、院士專家看大連、百名博士大連行等載體活動,推動高端人才融入經濟發展主戰場。組織近500名院士專家,對接700多個產業項目,為200家企業提供技術咨詢和智力服務,創造經濟效益21億元,突破關鍵核心技術41項。作為全國唯一直接承擔博士服務團成員選派任務的副省級城市,堅持服務西部地區與培養鍛煉人才相結合,分7批選派23名博士赴內蒙、青海等13個省區掛職服務。實施“高端金融人才服務基層行動計劃”,選派17名優秀金融人才到區市縣和市直單位掛職服務,推動高端金融專家發揮智囊作用。
圍繞建立“人才+產業+項目”的創新創業體系,出臺27項政策措施,每年設立自主創新專項資金6億元,搭建科技研發、創業孵化、成果轉化、中介服務和科技融資五大創新創業平臺集群。目前,該市與中科院39家院所和34所“985”大學建立區域性科技創新創業中心,東北地區最大的金普新區高技能人才實訓基地投入使用,北京大學創業訓練營成功落戶大連,高新園區推出“眾創十二條”,全市創業孵化平臺總面積達160萬平方米,科技企業孵化器達到39家、眾創空間29家,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蓬勃興起。
務實管用,全方位培養“土專家”型草根人才
該市實施高技能人才振興工程,著力推進技能大師工作室和公共實訓基地建設,創新企業技能人才評價體系,每年遴選高端高技能人才20名。截至目前,該市高技能人才總量達到42.5萬。如大連柴油機廠技能人才鹿新弟,完成技術創新成果467項,攻克了柴油機性能調試困難的世界性技術難題。大連重工·起重集團著名的電氣調試能手王亮參與設計調試的C型翻車機填補了國內空白,被譽為當代高素質高技能工人的楷模。
實施農技推廣項目培訓工程等“五大科技培訓工程”,突出培養農業科技骨干和科技示范戶。“種癡”謝輝一手引進和選育的9個農作物品種被“神舟六號”搭載飛天。種菜能手張秀玉掌握100多種先進種植技術,先后帶動1000多戶農民走上致富道路,為1萬多人次傳授新技術。
實施社區社會工作人才職業能力提升工程,建立市社會組織服務中心及36個社會組織孵化基地。劉桂玲創建“一路陽光”社會工作站,在45個社區成立“紅梅調解站”等一系列社工服務項目,為預防社會問題、解決社會矛盾起到了極大推進作用,其本人被評為“中國最美社工”。
創新服務,持續優化“暖人心”的人才環境
構建“一體化”服務體系。協調各地區各部門,集聚和整合各方服務資源,形成覆蓋全市、橫向聯合、縱向貫通的人才服務網絡。建立工作例會制度,每季度召開人才工作聯絡專員會議,解決涉及人才切身利益的相關事宜200多項。各區市縣設立人才服務“綠色通道”,協調相關部門為人才提供周到服務。
打造“一站式”服務平臺,按照“一口受理、聯合預審、集中反饋、統一辦理、全程跟蹤”的方式,堅持首問負責制,為人才提供“一站式、全程式、保姆式”服務。完善“一事一議、特事特辦”服務模式,為重大人才項目和重點人才提供精細化服務。先后協調落實國家“人才”專家相關政策待遇、高層次人才子女就學等事宜50余項。
創新“親情化”服務模式。該市主要領導定期看望慰問院士專家,集體座談充分溝通。每年組織院士及家屬進行休假療養。組織150名院士專家赴井岡山、延安等地開展國情研修,強化政治引領。在重點醫院建立就醫綠色通道,發放醫療特診證,為17類近2000名高端人才提供系統化的醫療服務。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