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學前沿技術研究院(濟南)是北京理工大學與濟南市人民政府共建的高水平新型研發機構(以下簡稱“前沿院”)。前沿院位于山東省濟南市高新區創新谷,登記為不納入機構編制管理的獨立法人事業單位,按照“院士領銜、團隊落地、屬地發展”的模式助力北京理工大學“雙一流”建設和服務地方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立志建設成為國際一流的綜合性科技創新平臺和有重要影響力的成果轉化基地。
前沿院圍繞“新一代電子信息技術”“智能制造”“新能源材料”等研究領域面向全球公開招聘優秀人才,前沿院將充分利用北京理工大學和濟南市的人才引進政策為優秀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有競爭力的薪酬待遇、頂尖的學術研究平臺以及舒適的安居條件。
一、 招聘崗位
01齊魯博士后:35W
02團隊崗博士后25-35W
03科研崗博士后15-25W
二、 研究方向
01空天地一體綜合智聯交通系統創新中心
學科領域:車輛工程、機械工程、計算機、信息與通信工程
研究方向:控制科學與工程、信號與信息處理、導航與定位、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
02智能多源感知技術創新中心
學科領域:電子信息類、生態學/動物學/植物保護
研究方向:生命監測/健康監測傳感信號處理、雷達檢測/跟蹤/識別信號處理、SAR/ISAR成像處理、大數據處理/人工智能處理
03新能源智能車輛技術創新中心
學科領域:車輛工程、機械工程、控制工程、機器人學
研究方向:機器人運動規劃與控制、多源感知與智能決策、電機驅動與控制、電液作動器與柔順控制、導航與定位
04先進能源材料及智能電池創新中心
學科領域:材料科學與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化學、控制科學與工程、合成生物學、物理化學、電化學、計算物理、凝聚態理論與計算、材料物理與化學、材料模擬、信息科學與技術、先進表征與測試技術
研究方向:先進電池及關鍵材料創新研發、新型綠色二次電池可持續研究、智能電池及能源互聯技術開發、新型儲能系統及安全防護設計開發、能源材料電化學模擬與設計
05分子海綿固體氫技術創新中心
學科領域:化學、化學工程
研究方向:
(1)燃料電池相關背景;
(2)分離膜材料制備相關背景(氣體分離膜、反滲透、膜蒸餾、正滲透、納濾、離子交換膜等);
(3)膜組件設計(中空纖維、卷式、蝶式膜)、組合工藝開發、零排放設計相關背景;
(4)有機與高分子合成相關背景;
(5)多孔材料相關研究背景。
06多維結構材料智能化設計與制造創新中心
(1)學科領域:高分子材料
研究方向:
多維結構功能化高分子材料及其智能化設計
高強韌性高分子材料、自修復高分子材料、可回收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優異功能高分子材料結構設計、智能可編程化高分子材料、數理計算建模
(2)學科領域:高效氫燃料電池系統
研究方向:
燃料電池系統與零部件的結構設計、集成控制;燃料電池應用評價等
(3)學科領域:多維可打印智能材料
新型多功能智能響應高分子材料、智能響應高分子材料傳感性能優化和精細化控制、智能可穿戴柔性功能器件
三、 福利保障
1)安居保障
購房補貼、租房補貼、人才公寓
2)生活保障
法定福利假、免費乘坐市內公交、協助解決子女教育、協助解決配偶就業
3)健康保障
年度健康體檢、帶薪病假制度、心理健康咨詢
4)工作保障
一流辦公環境、高標準實驗室、團建主題活動、午后休閑環境
四、 濟南市人才政策
人才政策_明細表(請點擊鏈接查看詳情)
五、 發展渠道
1、博士后出站優先聘為前沿院科研骨干;
2、協助申請認定副高級職稱;
3、在站期間取得突出成績者可申報“北京理工大學優秀博士后支持申請博士后創新人才支持計劃、博士后國(境)外交流項目、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4、期滿出站后滿足學校公開招聘崗位任職條件者,可優先聘任至相應崗位。
六、 應聘方法及流程
有意者請將個人申請材料(個人簡歷+學術代表作等)以郵件方式發送至北京理工大學前沿技術研究院郵箱hr@bit-at.cn。
聯系人:陳老師、趙老師
聯系電話:0531-87260656,15552599793
本招聘長期有效,即日起接受申請。
信息來源于網絡,如有變更請以原發布者為準。
來源鏈接:
https://mp.weixin.qq.com/s/kduethg3nWNsMiSfiFpthg
為防止簡歷投遞丟失請抄送一份至:boshijob@126.com(郵件標題格式:應聘職位名稱+姓名+學歷+專業+中國博士人才網)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