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后是青年科技人才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科技創新的生力軍和國家戰略人才力量的源頭活水。學校高度重視博士后隊伍建設,將博士后隊伍建設納入學校師資隊伍建設工作全局中統一謀劃、統一部署、統一推進,持續推動博士后隊伍規模倍增、質量倍增、效能倍增。為更好打造學校青年人才隊伍,賦能學校“雙一流”建設,北京理工大學誠邀海內外青年博士加盟博士后隊伍,共謀發展,共鑄輝煌!
一、團隊帶頭人簡介
謝會開,北京理工大學集成電路與電子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理工大學重慶微電子研究院院長,國家海外高層次人才,科技部重點研發項目首席。曾任美國佛羅里達大學(UF)電氣與計算機工程系終身教授,2018年入選IEEE Fellow和國際光學工程學會(SPIE)Fellow。主要研究方向包括MEMS/NEMS、CMOS集成傳感器、慣性傳感器、激光雷達、微納光學、微型近紅外光譜儀、生物光子學、光學顯微內窺影像。發表學術論文400余篇,論文累計引用1萬余次,獲美國授權專利17項、中國授權發明專利30余項。
二、團隊成員簡介
張帥龍,北京理工大學集成電路與電子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海外高層次青年人才,集成聲光電微納系統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科技部重點研發重點專項項目負責人,重慶市杰青。主要從事生物微納操作系統、光電鑷技術、微流控技術、BioMEMS、微全分析系統研究。迄今共發表SCI期刊論文58篇,包括《Nature Communications》、《PNAS》、《Science Advances》、《Chemical Society Reviews》、《ACS Nano》等國際知名期刊,論文總引用次數2200余次,h-index 25(Google Scholar);作為項目負責人和主要參與者,主持、參與科技部重點研發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加拿大自然科學和研究協會(NSERC)以及英國工程和物理研究學會(EPSRC)資助的十余個科研項目,擔任MicroTAS國際會議程序委員會委員,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微納器件與系統技術分會理事,中國微米納米技術學會生物微機電系統分會理事,中國生物工程學會“生物傳感、生物芯片與納米生物技術”分會委員,擔任Engineering等4個國際期刊的青年編委、副主編職務。
符榮鑫,北京理工大學醫學技術學院副研究員,第九屆中國科協青年人才托舉工程項目入選者,博士畢業于清華大學中國工程院院士程京教授課題組,師從生物醫學光子學專家黃國亮教授。自2013年起從事定量干涉的微流控生物傳感技術與系統研究。主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國自然青年基金等項目,在該領域參與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39篇,包括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ACS Sensors、Lab on a Chip、Analytical Chemistry、Talanta等行業一區/TOP論文,參與申請國家發明專利17項(9項已授權)、美國專利1項、PCT專利2項。
李航,北京理工大學醫學技術學院副研究員,博士畢業于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師從美國國家發明家科學院院士Akos Vertes教授,主要研究領域包括微納質譜分析技術、數字微流控、質譜成像、單細胞組學等。近年來,在該領域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Engineering、Analytical Chemistry等期刊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2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SCI期刊論文12篇,封面文章3篇,著述3部英文專著章節,授權4項中國發明專利,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曾獲美國質譜協會Asilomar會議和質譜醫藥領域會議的青年科研工作者獎等獎勵。
三、應聘條件
1.具有集成電路與電子、光學、生物醫學工程、物理化學等相關專業背景,對光學儀器、微流控芯片、數字微流控、光學操控(如光鑷、光電鑷)、微全分析系統和生物醫學檢測、芯片設計與加工、細胞生物學等方向感興趣,具有較強的研究能力和有相關學術成果者優先考慮;
2.將主要負責微流控芯片加工、器官芯片、分子POCT、光學儀器開發等研究工作;
3.海內外高水平大學或研究機構博士畢業生,且一般畢業不超過3年,或者從其他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工作站)出站的博士后研究人員;
4.年齡35周歲及以下,品學兼優、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學術背景、較強的創新活力和學術潛能,具備獨立開展研究工作的能力;
5.符合國家、學校博士后招聘的有關要求。
四、崗位及待遇
1.特立博士后:主要面向創新能力強、發展潛力大的青年人才,進行拔尖人才培養,基本年薪30萬元起。
2.團隊崗博士后:主要面向創新能力和發展潛力較好的青年人才,培養團隊青年骨干,基本年薪20萬元起。
3.科研崗博士后:主要面向有一定創新能力和發展潛力的青年人才,為團隊提供有力支撐,基本年薪10萬元起。
4.根據學校政策,辦理在京落戶、子女入托等;提供博士后公寓,條件優越,拎包入住,優秀者可留校轉教研崗職位。
五、應聘方式
應聘者需將申請材料(包括個人簡歷、博士畢業證明、曾參與的重要科研項目及個人貢獻、1-3項代表性學術成果)發送至:hang.li@bit.edu.cn,注明“應聘博士后+姓名+專業”。
聯系人:北京理工大學醫學技術學院 李航
聯系電話:18611703566
郵箱:hang.li@bit.edu.cn
信息來源于網絡,如有變更請以原發布者為準。
來源鏈接:
https://mp.weixin.qq.com/s/3NVOrJFB0tRrI9XSpuCYXw
為防止簡歷投遞丟失請抄送一份至:boshijob@126.com(郵件標題格式:應聘職位名稱+姓名+學歷+專業+中國博士人才網)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