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學校簡介
康復大學是由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與山東省共同建設,是我國乃至世界第一所以康復命名的新型研究型大學,駐地為青島市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康復大學堅持學科交叉融合,積極構建以康復學科為引領,醫學、理學、工學為主體,管理學、教育學社會學等跨領域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大康復學科專業體系。康復大學堅持以本科生教育為基礎,以研究生教育為主體,以留學生教育和繼續教育為補充,規劃招生規模10000人,其中本科生5000人,研究生5000人。致力于培養具有先進康復理念和自主創新精神,能夠引領康復事業發展的復合型拔尖創新人才。
康復大學立足服務國家戰略,堅持世界眼光、國際標準、中國特色,努力建設成為一所以康復學科為主、相關學科交叉融合的大學,一所教育、產業、服務貫通的大學,一所以研究為基礎、以應用為導向的專業特色鮮明的新型研究型大學,在康復人才培養體系建設、專業人員執業準入制度、康復服務模式創新、康復科技創新等方面發揮引領作用。
二、合作教授簡介
楊立雄,畢業于南開大學社會學系,博士,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康復大學特聘教授。曾于2010年、2018年分別在美國印第安納大學和康奈爾大學做訪問學者。曾工作于北京市民政局,2014-2015年在中國殘聯掛職,負責殘疾人社會保障工作;發表論文近百篇,出版專著8部,是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國殘疾人家庭社會支持及案例庫建設”的首席專家,承擔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2項,承擔部委課題超過50項,課題經費超過800萬元。承擔的北京市社科基金項目獲“北京市第十二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3次獲得中國殘疾人聯合會舉辦的中國殘疾人事業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二等獎。2018年受聯合國邀請赴聯合國總部出席社會政策會議,2019-2021年連續三年受邀參加經濟合作組織(OECD)年會,并做主題發言。擔任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社會保障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人民大學殘疾人事業發展研究院副院長、中國殘疾人事業研究會勞動就業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社會保障學會常務理事、中國社會保障學會養老服務分會副會長、中國社會保障學會社會救助分會副會長。研究領域包括殘疾人事業理論與政策研究、康復輔具和老齡產業研究等。
葛忠明,社會工作博士;山東大學殘疾人事業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山東大學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社會工作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擔任中國殘疾人事業發展研究會 常務理事、副秘書長;山東省社會學學會常務理事;山東省心理學學會常務理事;濟南市殘疾人福利基金會理事長;主要的研究方向為社會工作理論與實務;殘疾人研究;社會信任研究;社會融合與社會排斥研究。
三、研究方向
1.殘障政策比較研究
2.銀發產業/康復產業研究
3.健康管理學/醫療保障研究
四、申請條件
(一) 研究領域
1.人口學、法學、公共管理等領域博士學位獲得者,或即將獲得博士學位的畢業生(研究方向1);
2.經濟學、人工智能以及康復輔具制造等領域的博士學位獲得者,或即將獲得博士學位的畢業生(研究方向2);
3.健康管理、康復醫學、運動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等領域博士學位獲得者,或即將獲得博士學位的畢業生(研究方向3);
(二) 身體健康,年齡一般不超過35歲;
(三)有良好的學術表現和學術潛力,以第一作者發表過C刊論文或SCI論文的優先。
五、崗位職責
獨立開展博士后課題研究,完成申報項目、發表論文、申請專利等相關科研工作;協助合作導師完成科研項目并協助指導研究生等;參與實驗室的日常事務管理與團隊建設。
六、薪酬待遇
(一)學校待遇
綜合年薪20-35萬元/年(稅前),科研啟動經費10-20萬元,其他福利待遇按照學校校內教職工待遇執行。博士后在站期間科研成績突出者可額外申請學校科研獎勵,博士后出站符合學校人才引進相關政策者可優先留校工作。
(二)青島市待遇
依據《青島市博士后培養留青資助實施細則》(青人社發[2019]3號)相關規定為在站博士后發放每人每年6萬元的生活及住房補貼,發放時間以實際在站時間為準。博士后出站后6個月內在青島辦理就業手續且落戶在青島的,給予25萬元安家補貼。
七、申請方式
申請者將個人簡歷、研究工作計劃、3封推薦信、3篇以內學術代表作全文等材料發送至郵箱ylx@ruc.edu.cn,郵件標題請標明“博士后申請+姓名”。
信息來源于網絡,如有變更請以原發布者為準。
來源鏈接:
https://hr.uor.edu.cn/info/1039/2009.htm
為防止簡歷投遞丟失請抄送一份至:boshijob@126.com(郵件標題格式:應聘職位名稱+姓名+學歷+專業+中國博士人才網)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