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另类激情_日本三级视频在线播放_中文字幕在线不卡_国产高清视频在线播放www色

您的位置:中國博士人才網 > 博士后招收 > 高校博士后招收 > 上海大學文學院歷史系2025年招聘世界史博士后

關注微信

上海大學文學院歷史系2025年招聘世界史博士后

時間:2025-04-07來源:中國博士人才網 作者:佚名

一、崗位信息

招聘部門:文學院歷史系

招聘專業:世界史

01文學院歷史系世界博士后崗位招聘

截止日期:2025年12月31日

聘用類型:博士后

崗位類別:在站博士后崗位

招聘渠道:校內外公開招聘

招聘職位:博士后

招聘人數:13人

聯系人:老師

聯系電話:021-66133228

E-Mail:qinfeifei1123@163.com

02崗位要求

學歷要求:博士研究生

學位要求:博士學位

年齡要求:35歲以下

職稱要求:不限

二、上海大學世界史學科簡介

2011年上海大學世界史學科成為全國首批擁有世界史一級學科博士授權點單位,2014年,獲批世界史博士后科研流動站,2020年,歷史學入選首批“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經過十年耕耘,已經形成了學科建制完整、師資結構合理、人才培養體系完備的良好發展態勢。上海大學高度重視學科建設,世界史相繼入選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上海市教委重點學科、上海市重點學科、上海市一流學科、上海市高原學科、上海市首批高水平地方高校重點建設學科。在2020年和2021年軟科“中國最好學科”排名中,上海大學世界史學科位列全國第三。在第五輪學科評估中上海大學世界史學科進入A-。

現有教師40余名,包括教育部高等學校歷史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人,國家級高層次人才5人,國家級高層次青年人才1人,上海市海外高層次人才7人;師資全部具有長期海外學習或研究經歷,其中海外學位獲得者19人,全職外籍教師9人。每年招收世界史碩士研究生30名左右(其中10名左右為國際留學生),招收世界博士研究生15名左右(其中5名為國際留學生)。

現擁有教育部國別和區域研究中心(備案)——“土耳其研究中心”、國家禁毒領域高端智庫——國際禁毒政策研究中心、中阿國際聯合研究中心——“上海大學-阿根廷國家科技委員會”、上海市高校智庫——全球問題研究院、上海市教委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宗教與全球政治研究院”、中國智庫索引來源(CTTI)——“拉美研究中心”等特色智庫和研究平臺。

本學科主要研究方向包括:(1)聚焦經濟與社會文化史的世界古代中世紀史研究;(2)聚焦經濟、帝國與全球政治的世界近現代史研究。(3)聚焦冷戰時期的毒品、環境、衛生問題的世界通史與專門史研究;(4)聚焦土耳其、印度、愛爾蘭、拉美的世界地區與國別史研究;(5)史學理論與外國史學史研究。

三、合作導師與招聘崗位

【1】世界上古中古史

1.郭丹彤教授

上海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歷史系主任,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吉林省長白山學者特聘教授、上海大學偉長學者特聘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世界古代史、埃及學。中國世界古代史中世紀史研究會理事、東北師范大學兼職教授、《外國問題研究》副主編。在《歷史研究》等刊物上發表專題論文多篇;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首席專家;專著《古代埃及象形文字文獻譯注》獲教育部第八屆高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第四屆中國出版政府獎、第六屆中華優秀出版物獎、第七屆吳玉章人文社會科學獎和第三屆“日知世界史獎”二等獎;專著《古代埃及新王國時期經濟文獻譯注》獲第上海市第十六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第二十四屆(2021年度)華東地區古籍優秀圖書一等獎。

招聘專業及研究方向:世界古代史、埃及學

招聘崗位:科研博士后和師資博士后

要求:具有較為深厚的歷史學和古文字功底,能夠熟練運用原始文獻進行歷史學相關領域研究。

聯系方式:guodantong@shu.edu.cn

2.柴彬教授

上海大學文學院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世界中世紀史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英國史研究會理事、中國世界近代史研究會理事、上海市世界史學會理事。國家社科基金中華學術外譯項目評審專家。主要從事世界中世紀史、近代史、英國社會經濟史研究。獨著、參譯、獨譯著作多部。已在《世界歷史》《史學理論研究》等世界史學科重要雜志發表文章數十篇,并有多篇被人大《復印報刊資料》全文轉載。參與并主持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各一項,目前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英國海外貿易沖突史(14—19世紀初)”(19ASS003)。

招聘專業及研究方向:英國社會經濟史、歐洲中世紀、近代社會經濟史

招聘崗位:科研博士后和師資博士后

要求:研究方向為歐洲及英國社會經濟史相關領域;年齡一般在35周歲以下;熟練掌握英語,兼通法語、西班牙語等語種者優先考慮;有海外學習、研究經歷者優先考慮;世界史、國際關系、國際政治、外交學、政治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申請者優先考慮。

聯系方式:cbwind@163.com

3.黃保羅(HUANG PAULOSZHANZHU)教授

上海市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項目學者,現任上海大學文學院歷史系特聘教授,碩士生博士生導師,中歐人文研究與交流中心主任。創辦并擔任國際核心(ESCI,SCOPUS)半年刊《國學與西學國際學刊》和Brill Journal of Chinese Theology主編。先后獲赫爾辛基大學重大科研項目獎、芬蘭科學院科研項目獎和國際交流獎、丹麥北歐亞洲研究院國際交流獎、荷蘭國際亞洲研究院國際交流獎、挪威北歐高等研究院國際交流獎、日本基金會國際青年領袖獎、日本學術振興會博士后資助獎、芬蘭教育文化部重大項目獎等。出版各類專著、編著、譯著及主編刊物近百本,

在A&HCI、SSCI、A和C等刊物發表論文近百篇,主要翻譯和研究馬丁.路德、大國學、中外對話與思想史。

招聘專業及研究方向:西方思想史,國學與西學的對話比較

招聘崗位:科研博士后和師資博士后

要求:(1)最好能對馬丁路德、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啟蒙運動等感興趣。(2)除英語之外,最好能懂或愿意學習德語、拉丁語。

聯系方式:Paulos.z.huang@gmail.com

【2】世界近現代史

1.王三義教授

上海大學文學院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上海大學土耳其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中東學會常務理事,上海市世界史學會副會長。主要研究領域:晚期奧斯曼帝國史、中東近代經濟史。著有《工業文明的挑戰與中東近代經濟的轉型》《英國在中東的委任統治研究》《晚期奧斯曼帝國研究(1792-1918)》《帝國之衰:奧斯曼帝國史六論》《帝國之治:奧斯曼帝國的政治制度》《近代東方國家的變革》等。在《歷史研究》《世界歷史》《史學理論研究》《復旦學報》等刊物發表論文數十篇。目前承擔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東經濟通史》(21&ZD246)。

招聘專業及研究方向:晚期奧斯曼帝國史、中東近代經濟史

招聘崗位:科研博士后和師資博士后

要求:具有較扎實的歷史學功底;已有科研成果發表;具有獨立研究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

聯系方式:sanyiw@163.com

2.郭長剛教授

上海大學歷史系特聘教授、世界博士生導師,目前主要研究領域為西方社會文化史、當代土耳其研究。承擔有教育部哲社重大攻關項目“土耳其內政外交政策與‘一帶一路’研究”等國家及省部級課題十余項;主要著作有China's Contingencies and Glob alization,《全球化、價值觀與多元主義:全球化時代宗教、信仰與文化變遷研究》《傳統與務實的典范:古羅馬的智慧》等。曾往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修習基督教神學、美國加州大學圣芭芭拉分校宗教學系研修美國與宗教多元主義。兼中國史學會理事、中國中東學會常務理事。主要著作有China’s Contingencies and Glob alization,《全球化、價值觀與多元主義:全球化時代宗教、信仰與文化變遷研究》、《傳統與務實的典范:古羅馬的智慧》等,主編有《全球學評論》《土耳其發展報告》等。

招聘專業及研究方向:全球化與全球問題研究、西方社會文化史、土耳其研究

招聘崗位:科研博士后和師資博士后

要求:具有較好學術積累,能夠熟練運用外文文獻進行學術研究。

聯系方式:gchgang@staff.shu.edu.cn

3.趙瑩波教授

主要研究領域:中日歷史文化對比研究、區域國別研究、東亞關系研究、中日詩歌研究等。中國中外關系史學會理事,中國中外關系史學會中日關系史研究專委會主任委員、上海市外文學會會員。先后受國家教委派遣于1999年4月至2000年3月、2007年4月至2008年3月赴日本早稻田大學和九州大學東洋史研究室做訪問學者。發表學術論文(CSSCI)二十多篇,出版學術專著兩部(《唐宋元東亞關系研究》、《宋日貿易-以在日宋商為中心》)。主持并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兩項:“宋朝與日本、高麗之間‘準外交關系’研究”

項目編號:15BZS012(已結項)和“宋朝時期日本‘唐房文化’研究”(項目編號:23BZS039)(在研)。主持完成上海市教委科學創新項目一項:“10~14世紀日本史料中‘涉外偽文書’整理與研究”項目編號:15ZS031。趙瑩波教授在研究中日歷史關系及東亞歷史關系方面處于國內前沿。

招聘專業及研究方向:中日關系史、中日文化交流

招聘崗位:科研博士后和師資博士后

要求:具有較好學術積累,能夠熟練運用外文文獻開展世界史、中日交流史領域的相關研究。

聯系方式:zhaoyingbo2005@shu.edu.cn

4.王健研究員

上海社會科學院國際問題研究所所長、二級研究員、博導,上海大學兼職博導。兼任中國國際關系學會副會長、上海國際關系學會副會長、上海市區域國別學會副會長、上海社科院西亞北非研究中心主任、上海猶太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宋慶齡與中國對外關系研究中心主任等。研究重點是國際政治經濟學、中東和猶太史、中外關系史和中國外交史等。主持國家課題《近代來華猶太人研究》《地區公共產品視野中的中國周邊外交戰略研究》及國務院新聞辦、上海市規劃辦和市政府發展研究中心立項課題多項。著有《上海合作組織發展進程研究:地區公共產品的視角》《逃亡與拯救:二戰時期的猶太難民與上海》《上海猶太社會生活史》《國家戰略與上海發展之路(1949-2019》《上海猶太文化地圖》《猶太人與中國:近代以來兩個古老文明的交往和友誼》《猶太復興之路》《一個半世紀以來的上海猶太人》《空間•故事•上海猶太人:提籃橋的過去與現在》等專著;主編有《“一帶一路”國別研究報告土耳其卷》《國際關系中的變局與治理》《海外中國當代史研究理論前沿》《中國史理論前沿》《國家戰略與地方經驗:中國社會主義建設之路》《猶太難民與上海》《智庫轉型》等;譯有《現代巴勒斯坦史》、《制造奇跡---拉美與東亞工業化的道路》;在《國際問題研究》《現代國際關系》《世界歷史》《當代中國史研究》等核心刊物以及《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權威報紙發表論文70余篇。成果多次被《新華文摘》全文轉摘、獲上海市社會科學成果獎二、三等獎、上海市第十一屆“銀鴿獎”、上海圖書獎(2009-2011年)一等獎和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批示。

招聘專業及研究方向:猶太史,世界現代史

招聘崗位:科研博士后和師資博士后

要求:具有較好學術積累,能夠熟練運用外文文獻進行學術研究。

聯系方式:jwang@sass.org.cn

5.吳浩教授

上海大學文學院歷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文學院學術委員會成員、上海大學學位評定世界史專家組成員,美國加州大學爾灣分校訪問學者,中國美國史研究會常務副秘書長、理事,多家史學權威期刊同行評審專家。分別于天津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獲得本科與碩士學位(1998-2005),北京大學歷史系世界史專業博士學位(2005-2009),華東師范大學歷史系博士后(2012-2014)。2014年12月進入上海大學文學院歷史系工作。在《世界歷史》《史學理論研究》《美國研究》《史學月刊》《史林》等重要學術期刊發表論文三十余篇,出版學術專著1本和譯著多本。作為核心團隊成員獲得省部級科研獎項兩項。主要研究領域:冷戰時期美國對外關系、19-20世紀美國經濟史、唯物史觀與史學理論。

招聘專業及研究方向:美國史、世界近現代史、國際關系史

招聘崗位:科研博士后和師資博士后

要求:(1)年齡不超過35歲;(2)美國史、世界近現代史、國際關系史專業或研究領域博士畢業生。(3)熟練掌握英語或其他語種外語。

聯系方式:cmmshanghai@shu.edu.cn

【3】世界地區與國別史

1.劉義教授

學科方向:區域與國別史/專門史。主要研究領域:世界基督教史、國際伊斯蘭政治、土耳其與中東。香港中文大學博士,曾在美國喬治城大學從事博士后研究,擔任土耳其海峽大學孔子學院中方院長。現為上海大學文學院歷史學系教授,世界博士生導師,兼政治學一級學科碩士點負責人、上海高校人文社科基地-宗教與全球政治研究院負責人。主持完成國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上海哲學社會科學規劃基金項目各一項,現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世界基督教本土化進程比較研究”。出版專著四部:《全球化背景下的宗教與政治》(2011年)、《全球化、公共宗教及世俗主義:基督教與伊斯蘭教的比較研究》(2013年)、《全球靈恩運動與地方基督教:一種生活史的考察》(2018年)、《伊斯坦布爾史論:城市、帝國及文明》(2022年)。在《世界宗教研究》、《世界宗教文化》、《阿拉伯世界研究》,Studies in World Christianity, Asia Journal of Theology等中外刊物發表學術論文50多篇。先后入選上海市晨光學者、曙光學者、浦江學者,兼任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國際政治研究專業委員會理事、中國宗教學會理事、中國中東學會理事、中國亞非學會理事、上海世界史學會理事、上海國際關系學會理事、上海宗教學會理事。

招聘專業及研究方向:世界宗教文明史、國際關系史

招聘崗位:科研博士后和師資博士后

要求:(1)從事世界宗教文明史/國際關系史相關問題的研究;(2)熟練使用1-2門外語;(3)具有獨立研究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

聯系方式:liuyi1980@shu.edu.cn

2.江時學教授

上海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領域:國際關系、世界經濟、全球治理、全球化、發展中國家、新興經濟體、金磚國家、拉丁美洲。著作有《人類命運共同體研究》《發展中國家的發展問題》《拉美發展模式研究》《拉美與東亞的發展模式比較研究》《拉美國家的經濟改革》《金融全球化與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安全:拉美國家的經驗教訓》《阿根廷危機反思》《拉美發展前景預測》《全球治理中的中國與歐盟:觀念、行動與合作領域》等。目前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人類命運共同體研究的歷史學研究”。

招聘專業及研究方向:拉丁美洲研究、發展中國家研究、新興經濟體研究、金磚國家研究

招聘崗位:科研博士后和師資博士后

要求:(1)有志于從事拉美研究或國際問題研究;(2)博士論文必須與國際問題有關;(3)外文優異者優先。

聯系方式:jiangsx@cass.org.cn

3.唐青葉教授

上海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博士,博士生導師,上海大學偉長學者。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項目名稱《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貧困治理對外話語體系的建構與傳播研究》編號:20&ZD140)。英國牛津大學訪學學者,美國南加州大學高級研究者,現任上海大學外國語學院副院長,上海大學話語研究中心主任。近年來,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3項、中博士后科學基金項目1項和上海市哲社項目1項,出版學術著作4部,發表SSCI、CSSCI等核心期刊論文40余篇。主持教育部來華留學英語授課品牌課程、上海市高校本科一流課程、上海市研究生課程思政示范課程各1門,《話語分析》課程教學團隊被評為上海市研究生課程思政示范團隊,獲上海大學第六屆“我心目中的好導師”榮譽。主要研究興趣為功能語言學、話語分析、全球治理、國別區域貧困治理研究、對外話語體系研究。

招聘專業及研究方向:話語分析、全球學、語言與國際關系

招聘崗位:科研博士后和師資博士后

要求:在話語研究、國際傳播或跨文化交際領域具有較好的學術積累,能夠熟練運用外文文獻開展中國話語對外傳播、世界史、全球學的相關研究。

聯系方式:qingyet@shu.edu.cn

4.馬曉霖教授

浙江外國語學院二級教授,環地中海研究院院長,《環地中海學刊》主編,上海大學文學院歷史系博士生導師,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國家“萬人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杭州市“十四五”哲學社會科學專家組專家,中國中東學會常務理事。主要研究領域:中東及伊斯蘭事務,中國外交,大國關系,大國中東政策,“一帶一路”,媒體與傳播。著有“馬曉霖戰地三部曲”(《巴以生死場》《穿越生死線》《兩河生死劫》),《中東劇變》《馬曉霖縱論中東》《馬曉霖縱論新絲路》《動蕩中東與庫爾德問題》《阿拉伯國家現代新聞業發展研究》等十余部。在《人民論壇》《西亞非洲》《阿拉伯世界研究》等刊物發表論文45篇,15篇文論被《新華文摘》《人大復印資料》全文轉載。

招聘專業及研究方向:中東熱點問題,大國中東政策、國家形象建構與傳播、共建“一帶一路”。

招聘崗位:科研博士后和師資博士后

招聘要求:具有較扎實的歷史學和政治學功底;已有科研成果發表;具有獨立研究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

聯系方式:maxiaolin@zisu.edu.cn

5.曾桂娥教授

上海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博士,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領域:當代美國和愛爾蘭文學及文化、烏托邦、命運共同體等,上海市“浦江人才”學者,上海市“育才獎”獲得者。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訪問學者,英國卡迪夫大學訪問學者。2012年以來,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項,主持并完成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上海市哲社規劃課題及“浦江人才”計劃項目各1項,發表學術論文近30篇,發表專著《烏托邦的女性想象》(2012),主編教材《英美文學研究論文寫作:案例與方法》(2021),參與編著7種,獨立譯著14部。現任上海大學期刊社社長,科克大學-上海大學愛爾蘭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上海市期刊協會副會長,全國英國文學學會理事,上海市外國文學學會理事等。

招聘專業及研究方向:全球化與全球問題研究,美國、愛爾蘭研究

招聘崗位:科研博士后和師資博士后

要求:具有較好學術積累,能夠熟練運用外文文獻進行學術研究。

聯系方式:zengguie@shu.edu.cn

【4】世界通史與專門史

1.張勇安教授

上海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上海大學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主要學術兼職:中國美國史研究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國際酒精和毒品史學會(ADHS)執行委員會委員、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醫史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社會史學會醫療社會史研究專委會副主任、上海美國學會副會長、The Social History of Alcohol and Drugs雜志編委。著有《變動社會中的政策選擇:美國大麻政策研究》《科學與政治之間:美國醫學會與毒品管制的源起(1847-1973)》,主編《醫療社會史研究》(CSSCI來源集刊)、《國際禁毒藍皮書》。先后在《中國社會科學》《歷史研究》,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rug Policy(SSCI),Medical History(A&HCI)等海內外學術刊物上以英文和中文發表論文60余篇。研究成果曾獲第八屆教育部高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科)著作類二等獎(2020)、上海市第十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著作類一等獎(2010)等。主要研究領域:美國史、冷戰國際史、國際禁毒政策史、西方醫療社會史。

招聘專業及研究方向:醫療社會史、國際禁毒史、冷戰國際史、美國史

招聘崗位:科研博士后和師資博士后

要求:具有較好學術積累,能夠熟練運用外文文獻開展世界史領域的相關研究。

聯系方式:zhangyongan@shu.edu.cn

2.Iris Borowy教授

上海大學文學院歷史系特聘教授,德國亞琛工業大學研究員。主要從事國際衛生史、國際組織史、發展與發展概念史;可持續發展;環境史的研究。Iris

Borowy教授以英德文出版專著4部,主編5部,在著名的雜志如History of Medicine and Allied Sciences,Social Science and Medicine,Bulletin of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等發表學術論文30余篇。2001年至今領導和參與了多個研究項目,參與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項目、德國衛生領域發展援助項目“從醫學發展援助到全球衛生:德國國際衛生工作研究1950-2010”。現為上海大學世界史學科“上海市特聘教授。主要學術兼職:“歐洲醫學和衛生史學會科學理事會”(EAHMH)理事、“歐洲社會科學史大會”(ESSHC)衛生和環境網絡主席。

招聘專業及研究方向:國際衛生史、環境史

招聘崗位:科研博士后和師資博士后

要求:具有較好學術積累,能夠熟練運用外文文獻開展世界史領域的相關研究。

聯系方式:irisborowy@shu.edu.cn

3.李鳳章教授

民商法學博士,現任上海大學法學院院長、教授,上海法學會理事、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法學會民法研究會理事,中國法學會銀行法研究會常務理事,上海法學會農業農村法治研究會副會長,上海市農委法律顧問。主要研究方向為財產法律史,特別是英國、美國、澳大利亞等國的土地制度變遷史。先后在《環球法律評論》《政法論壇》《比較法研究》等發表論文30余篇,并在《東方早報》《國土資源報》等發表土地制度評論數十篇,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項,教育部項目1項,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項目1項,上海市決策咨詢項目2項。先后在美國田納西大學、愛爾蘭國立科克大學、英國女王大學等訪問學習,2012年入選“上海市浦江人才計劃”,2015年被評為上海市第六屆優秀中青年法學家。

招聘專業及研究方向:西方法律制度史

招聘崗位:科研博士后和師資博士后

要求:具有較好學術積累,能夠熟練運用外文文獻開展世界史、外國法制史領域的相關研究。

聯系方式:summondan@163.com

4.文學國教授

法學博士,現任上海大學法學院教授(二級),博士生導師,上海大學ADR與仲裁研究院院長。先后擔任過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副院長、中國社會科學院-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研究院常務副院長、中國社會科學院信息化管理辦公室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當代中國研究所副所長等。2018年6月至2021年11月任上海大學法學院院長。研究領域涉及競爭法、公司法、金融法、政府規制等。承擔過國家社科基金、省部級課題多項。曾參與過《反壟斷法》和《電子簽名法》立法的專家論證,主持起草國家能源局《能源監管條例》等。社會兼職主要有: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博士生導師;上海市法學會學術委員會委員;上海市法學會農村農業法治研究會會長;上海市信息法律協會副會長;中國企業經營管理學會副會長等。

博士后招生專業與方向:世界歷史專業,西方法律思想史、西方法律制度史。

要求:具有較好學術積累,在西方法律思想史、西方法律制度史等領域有學術論文發表。

電子郵箱:wenxg@cass.org.cn

【5】史學理論及外國史學史

1.吳浩教授

上海大學文學院歷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文學院學術委員會成員、上海大學學位評定世界史專家組成員,美國加州大學爾灣分校訪問學者,中國美國史研究會常務副秘書長、理事,多家史學權威期刊同行評審專家。分別于天津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獲得本科與碩士學位(1998-2005),北京大學歷史系世界史專業博士學位(2005-2009),華東師范大學歷史系博士后(2012-2014)。2014年12月進入上海大學文學院歷史系工作。在《世界歷史》《史學理論研究》《美國研究》《史學月刊》《史林》等重要學術期刊發表論文三十余篇,出版學術專著1本和譯著多本。作為核心團隊成員獲得省部級科研獎項兩項。主要研究領域:冷戰時期美國對外關系、19-20世紀美國經濟史、唯物史觀與史學理論。

招聘專業及研究方向:史學理論

招聘崗位:科研博士后和師資博士后

要求:(1)年齡不超過35歲;(2)史學理論專業或研究領域博士畢業生。(3)熟練掌握英語或其他語種外語。

聯系方式:cmmshanghai@shu.edu.cn

四、招聘要求

1.品學兼優,作風正派,熱愛高等教育事業,具有團隊合作精神,具有較強的語言、文字表達能力和教學能力;

2.博士后申請者年齡一般不超過35周歲,具備優秀學術背景和科研經歷,獲得博士學位不超過三年,博士學位授予單位為世界知名高校和科研機構,或畢業于國內雙一流建設高校和學科,能夠全職在站工作;

3.在國內外本學科核心期刊上發表署名為第一作者的學術論文2篇及以上;

4.具有承擔合作導師科研項目的學術積累;

5.除承擔流動站的科研工作外,還需承擔世界史學科的部分行政事務。

五、博士后招收、申請及錄用

1.申請者需提前與合作導師聯系,取得同意后,需登錄上海大學人事處網站(https://hr.shu.edu.cn/bsh1/gzdt.htm),按照《上海大學博士后工作人員進站流程》準備并向文學院提交相關材料。

2.收到材料后,學科組將組織對申請人有關材料的審核,視條件可進行面試或采取其它方式進一步考核。經審核同意接收的,報學校博士后管理辦公室辦理到校手續。通過上海市博士后管理委員會審批后,在中國博士后網站登記備案。

3.本學科常年開展博士后招收工作,不設截止日期,招滿為止。

六、相關福利待遇

博士后人員總體年薪不低于20萬元。其中申請到上海市人社局“超級博士后”激勵計劃者累計年薪35萬元以上;申請到國家博士后“引進計劃”者,可累加享受所獲資助,最高年薪可達40萬以上。博士后在站期間可以評職稱,優秀的博士后可留校任教。

七、聯系方式

聯系人:老師

地址:上海市寶山區南陳路333號上海大學(東區)文學院,郵編:200444

電話:021-66133228

郵箱:qinfeifei1123@163.com,郵件標題注明:應聘博士后+本人姓名+合作導師

上海大學文學院世界史學科

2024年11月21日

信息來源于網絡,如有變更請以原發布者為準。

來源鏈接:

https://jobs.shu.edu.cn/Ads/Ads?a=e8c56f6c-47e7-4f9d-97ac-84088683bf51

 

 

為防止簡歷投遞丟失請抄送一份至:boshijob@126.com(郵件標題格式:應聘職位名稱+姓名+學歷+專業+中國博士人才網)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