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目介紹
為進一步完善科學基金人才資助體系,充分發揮科學基金引進和培養人才的功能,吸引海外優秀青年人才回國(來華)工作,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以下簡稱自然科學基金委)2025年繼續實施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海外)。
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海外)旨在吸引和鼓勵在自然科學、工程技術等方面已取得較好成績的海外優秀青年學者(含非華裔外籍人才)回國(來華)工作,自主選擇研究方向開展創新性研究,促進青年科學技術人才的快速成長,培養一批有望進入世界科技前沿的優秀學術骨干,為科技強國建設貢獻力量。
二、申報條件
1.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法規,具有良好的科學道德,自覺踐行新時代科學家精神:
2.出生日期在
3.具有博士學位;
4.研究方向主要為自然科學、工程技術等;
5.在取得博士學位后至
在海外工作期間,同時擁有境內帶薪酬職位的申請人,其境內帶薪酬職位的工作年限不計入海外工作年限。
6.取得同行專家認可的科研或技術等成果,且具有成為該領域學術帶頭人或杰出人才的發展潛力;
7.申請人尚未全職回國(來華)工作,或者
三、限項要求
執行國家科技人才計劃統籌銜接的相關要求。同層次國家科技人才計劃只能承擔一項,不能逆層次申請。
四、申報說明
1.符合條件的申請人,可按照項目指南要求,與依托單位簽訂工作合同或者意向性協議,于
2.申請人應當按照申請書填報說明和撰寫提綱的要求用簡體中文或英文在線填寫申請書,并上傳附件等材料。申報人和用人單位要認真填寫申報材料,填寫詳細的身份證號、護照號和工作履歷信息,并確保信息完整準確。
3.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海外)實行無紙化申請方式,申請人在線提交電子申請書及附件、公正性承諾書等材料至依托單位,由依托單位審核后在線提交自然科學基金委。
五、支持條件
1.入選后提供科研啟動經費、薪酬、年度績效、安家補貼、住房貨幣補貼,以及周轉住房,子女入學入園支持。實驗室在科研平臺、團隊建設、研究生招生、辦公條件等方面給予優先支持。
2.提供有競爭力的崗位薪酬、年度績效等,具體面議。科研成績突出者可競聘學校長聘崗位。
六、學科中心簡介
2024年,廣東省為深入貫徹國家基礎研究十年規劃,認真落實省委“
中山大學物理學科始建于1924年創校之初,經過百年守拙生根的積淀,已建成涵蓋凝聚態物理、理論物理、光學、高能物理等方向的完整學科體系。學科中心在此基礎上,面向國家需求和國際學術前沿凝練形成了高溫超導強關聯、拓撲磁電微結構、低維磁電表界面、磁電多場強耦合四個重點研究方向,主導在中國散裂中子源建成了我國第一臺高能非彈中子散射譜儀,發現了世界上第二類達到液氮溫區的高溫超導體——鎳氧化物高溫超導體(該發現入選2023年兩院院士評選的中國科技十大進展新聞),目前正在建設國際領先的200TW超快激光平臺等大科學裝置,進一步掌握了磁電物性領域下一階段研究的主動權。
學科中心堅持項目管理體制創新,建立揭榜掛帥機制,鼓勵學科基礎問題的原創性研究,加大對優秀青年學者的支持力度,激發科技創新活力,創建開放包容的學術環境,積極推動科研成果向應用產業的轉化,構建物理學全過程創新鏈源頭節點的基礎研究平臺。學科中心將大力引進高層次人才,組建高水平研究隊伍,面向磁電功能器件應用,開展磁電物性領域的前沿研究,爭取在磁電物性“基礎理論、技術方法、器件應用”三方面取得一批重大原創性成果。學科中心將扎根中國大地,服務粵港澳大灣區產業,努力建成國際一流的物理學磁電研究領域學術創新和學術交流的重鎮。
七、實驗室簡介
廣東省磁電物性分析與器件重點實驗室于2022年1月獲廣東省科技廳批準成立。本實驗室的發展目標是面向世界科學前沿和國家重大需求,依托中山大學優勢資源,開展基礎科學研究和應用技術研究,凝心聚力、開拓進取,扎根中國大地,努力建設成國家需要、世界一流的開放式、創新型重點實驗室。
本實驗室將緊密圍繞國家重大科學前沿問題和廣東省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升級需求,致力于新型磁電功能器件的理論研究和應用研究,通過建立覆蓋不同時間、空間尺度的磁電物性理論研究與實驗分析方法,促進磁電功能材料制備技術優化,推動粵港澳大灣區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的升級換代,為國家關鍵新興技術領域注入可持續發展動力。
本實驗室科研實驗及辦公大樓面積超過
本實驗室現有固定成員52人,教授20人,青年研究員5人,副教授22人,工程技術人員1人,行政人員4人,其中國家級和省部級高層次人才27人,中青年占90%以上。
八、人才需求及科研條件
重點招聘人才需求包括:
(一)磁電表征測量人才
1.人才崗位需求:
(1)具有凝聚態物理、材料科學或化學等理工科博士學位。
(2)研究方向主要為利用磁光克爾顯微鏡、磁力顯微鏡、洛倫茲顯微鏡、綜合物性測量系統等設備,開展磁性材料力-磁-電多場耦合行為研究。
(3)掌握磁性材料、制備方法,磁微結構和磁物性表征方法,具有較強的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能力。
2.實驗室基礎條件:
(1)實驗室已擁有全面的材料制備與結構、物性表征平臺,包括磁控濺射、激光脈沖沉積系統、浮區爐、提拉爐等單晶、薄膜、陶瓷等制備平臺;高分辨透射/掃描電鏡,原子力顯微鏡,拉曼散射等結構表征平臺;綜合物性測量系統,磁光克爾等磁電性能測試平臺,半導體特性分析測試平臺,鐵電/介電/壓電表征平臺和電化學測試平臺等物性表征平臺。
(2)實驗室已擁有國內唯一的高能非彈性中子散射飛行時間譜儀,可開展各類基礎物理和功能材料相關的自旋和晶格動力學相關的機理研究。
(3)實驗室已擁有近2000核CPU的計算服務器和理論計算平臺,全面配合與指導實驗研究。包括第一性原理計算,分子動力學,相場和微磁學模擬,有限元計算等手段。
(二)功率電子器件人才
1.人才崗位需求:
(1)具有微電子、物理、材料或電子信息等理工科博士學位。
(2)研究方向主要為寬禁帶半導體,二維半導體材料場效應晶體管、IGBT電力電子技術等研究。
(3)掌握TCAD模擬相關研究方法,具備二維材料,SiC、Ga2O3、GaN、金剛石薄膜等功率器件的研究基礎和工作經驗,具有較強的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能力。
2.實驗室基礎條件:
(1)實驗室已擁有微米級精度的無掩膜光刻系統,具備CVD,HVPE、MPCVD,ALD等半導體制備設備,離子注入機,ICP,高溫退火爐的工藝設備。
(2)實驗室已擁有高功率測試表征系統,PPMS,拉曼光譜,阻抗分析儀,光電分析,原子力顯微鏡,雙球差掃描透射電鏡等表征測試儀器。
(3)實驗室已擁有近2000核CPU的計算服務器和理論計算平臺,全面配合與指導實驗研究。
(三)有限元計算人才
1.人才崗位需求:
(1)具有力學、物理、材料或電子信息等理工科博士學位。
(2)研究方向主要為功能材料與結構多場多物性耦合下力學調控與失效等研究。
(3)掌握有限元計算模擬相關研究方法,具備突出的連續介質力學理論計算的研究基礎和有限元程序開發工作經驗,具有較強的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能力。
2.實驗室基礎條件:
(1)實驗室已擁有近2000核CPU的計算服務器和理論計算平臺。
(2)實驗室已購置包括COMSOL等多種有限元計算軟件版權。
(3)實驗室依托單位中山大學建設有國家超級計算廣州中心和“天河二號”超級計算機系統支持相關研究工作開展。
(四)軟物質與物理力學人才
1.人才崗位需求:
(1)具有物理、材料、力學或生物醫學工程等理工科博士學位。
(2)研究方向主要為功能聚合物、生物細胞及分子力學,及其在生物醫學領域的應用等研究。
(3)具備極性聚合物、MOF、水凝膠、細胞、分子的物理力學理論或實驗研究背景,及其在軟功能器件、軟界面傳感、及生物醫學應用的工作經驗,具有較強的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能力。
2.實驗室基礎條件:
(1)實驗室已擁有溶膠凝膠、L-B制膜、恒溫恒濕培養箱等多種樣品制備設備,以及與其配套的超凈間、生物安全柜、通風櫥等實驗設施。
(2)實驗室已擁有萬能試驗機、雙軸原位加載平臺、動態熱機械分析儀(DMA)、光鑷、納米壓痕等多尺度力學分析設備。
(3)實驗室已擁有半導體分析儀、綜合物性測量系統、介電分析儀、鐵電分析儀等多種電學表征設備。
(4)實驗室已擁有拉曼光譜,原子力顯微鏡,AFM-IR納米探針紅外光熱共振分析,雙球差掃描透射電鏡等結構表征儀器。
(5)實驗室已建立與中山大學多家附屬醫院的科研合作關系,為科研成果臨床驗證和應用提供條件。
(五)計算數學人才
1.人才崗位需求:
(1)具有應用數學或計算數學等學科博士學位,具有力學、物理、材料等理工科研究經驗者優先。
(2)研究方向主要為磁電材料結構與物性非線性耦合響應的多尺度計算理論與數值算法。
(3)掌握磁電材料結構與物性非線性耦合計算相關研究方法,具備突出的連續介質力學理論計算的研究基礎和工作經驗,具有較強的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能力。
2.實驗室基礎條件:
(1)實驗室已擁有近2000核CPU的計算服務器和理論計算平臺。
(2)實驗室依托單位中山大學建設有國家超級計算廣州中心和“天河二號”超級計算機系統支持相關研究工作開展。
(六)功能陶瓷制備人才
1.人才崗位需求:
(1)具有微電子、物理或材料等理工科博士學位。
(2)研究方向主要為磁電功能陶瓷薄膜、單晶材料制備等。
(3)掌握激光脈沖沉積、磁控濺射、分子束外延、單晶爐等制備技術,具備鐵電、鐵磁、半導體單晶材料的研究基礎和工作經驗,具有較強的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能力。
2.實驗室基礎條件:
(1)實驗室已擁有激光脈沖沉積、磁控濺射、分子束外延、單晶爐等制備設備。
(2)實驗室已擁有微米級精度的無掩膜光刻系統,具備HVPE、MPCVD等寬禁帶半導體制備設備,離子注入機,高溫退火爐的工藝設備。
(3)實驗室已擁有綜合物性測量系統,拉曼光譜,光電分析,原子力顯微鏡,雙球差掃描透射電鏡等表征測試儀器。
(七)晶體生長人才
1.人才崗位需求:
(1)具有材料、物理或化學等理工科博士學位。
(2)研究方向主要為半導體晶體生長、鐵電晶體生長等。
(3)掌握晶體生長方法,具備半導體晶體生長,鐵電功能晶體生長,半導體性能研究,鐵電功能器件的研究基礎和工作經驗,具有較強的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能力。
2.實驗室基礎條件:
(1)實驗室已擁有多種晶體生長設備、微米級精度的無掩膜光刻系統,具備HVPE、MPCVD等寬禁帶半導體制備設備,電子束蒸鍍、離子注入機,高溫退火爐的工藝設備。
(2)實驗室已擁有高功率測試表征系統,共聚焦拉曼光譜,光電分析,原子力顯微鏡,球差掃描透射電鏡等鐵電分析儀表征測試儀器。
(八)電子顯微學人才
1.人才崗位需求:
(1)具有物理、材料、電子信息或微電子等理工科博士學位。
(2)研究方向主要為磁電功能結構及其動力學,磁電微結構的多場多尺度表征方法等。
(3)系統掌握透射電子顯微學的基礎知識,具備基于透射/球差電鏡從事微結構表征和數據分析研究基礎和工作經驗,具有較強的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能力。
2.實驗室基礎條件:
(1)實驗室已擁有Spectraultra雙球差電鏡、Hellios5UX雙束FIB-SEM、FEIF30場發射透射電鏡、離子減薄儀、多種原位力電測量樣品桿等電子顯微與樣品加工設備。
(2)實驗室已擁有高功率測試表征系統,共聚焦拉曼光譜,光電分析,原子力顯微鏡,球差掃描透射電鏡等鐵電分析儀表征測試儀器。
(九)掃描探針技術人才
1.人才崗位需求:
(1)具有物理、光學、材料、力學或微電子等理工科博士學位。
(2)研究方向主要為磁電功能結構微結構表征與多物性耦合測量等。
(3)掌握原子力顯微鏡AFM及PFM、CAFM、SKPM等多種模式的原理及實驗方法,具備利用掃描探針技術針對功能材料微結構物性研究的背景,并具有對掃描探針技術進行自主開發改造的工作經驗,具有較強的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能力。
2.實驗室基礎條件:
(1)實驗室已擁有Asylum Research MFP3D Infinity、配備IDS的Cypher ES/S、Anasys nano-IR2-s等多型號掃描探針設備。
(2)實驗室已擁有USM1300極低溫矢量磁場掃描隧道電子顯微鏡設備。
(十)凝聚態物理分子動力學人才
1.人才崗位需求:
(1)具有物理、力學、材料或電子信息等理工科博士學位。
(2)研究方向主要為磁電材料結構與物性的磁電力多場耦合響應與調控機理。
(3)掌握多種分子動力學仿真模擬相關研究方法,具備突出的凝聚態物理理論計算的研究基礎和工作經驗,具有較強的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能力。
2.實驗室基礎條件:
(1)實驗室已擁有近2000核CPU的計算服務器和理論計算平臺。
(2)實驗室已配備包括LAMMPS、GROMACS、VASP、Gaussian等多種分子動力學計算軟件(含版權),MPI和CUDA并行環境和編譯環境。
(3)實驗室依托單位中山大學建設有國家超級計算廣州中心和“天河二號”超級計算機系統支持相關研究工作開展。
(十一)中子散射人才
1.人才崗位需求:
(1)具有凝聚態物理、材料科學或化學等理工科博士學位。
(2)研究方向主要為利用中子散射技術為特色手段,開展磁性材料、鐵電材料、多鐵性材料、強關聯材料、能源轉換材料等磁電功能材料方向研究。
(3)掌握磁電功能晶體制備,中子散射技術和物性測量手段,具有較強的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能力。
2.實驗室基礎條件:
(1)實驗室已擁有國內唯一的高能非彈性中子散射飛行時間譜儀,可開展各類基礎物理和功能材料相關的自旋和晶格動力學相關的機理研究。
(2)實驗室已配備全面的材料制備與結構、物性表征平臺,包括激光脈沖沉積系統,浮區爐、提拉爐等單晶、薄膜、陶瓷等制備平臺;高分辨透射/掃描電鏡,原子力顯微鏡,拉曼散射等結構表征平臺;綜合物性測量系統,磁光克爾等磁電性能測試平臺,半導體特性分析測試平臺,鐵電/介電/壓電表征平臺和電化學測試平臺等物性表征平臺。
(十二)磁電理論人才
1.人才崗位需求:
(1)具有理論物理、凝聚態物理、材料科學等理工科博士學位。
(2)研究方向主要為關聯電子材料、磁電材料與器件理論、磁學、超導、拓撲物性、中子散射、量子能源、磁電相關計算模擬等。
(3)掌握相關理論研究方法,具備突出的研究基礎和工作經驗,具有較強的科學創新和合作溝通表達能力。
2.實驗室基礎條件:
(1)
(2)實驗室已擁有近2000核CPU的計算服務器和理論計算平臺。
(3)實驗室依托單位中山大學建設有國家超級計算廣州中心和“天河二號”超級計算機系統支持相關研究工作開展。
九、聯系方式
實驗室辦公室主任:陳娟 chenjuan@mail.sysu.edu.cn;020-84113142
實驗室主任:鄭躍 zhengy35@mail.sysu.edu.cn;
實驗室副主任:郭東輝 guodonghui@mail.sysu.edu.cn
實驗室副主任:姚道新 yaodaox@mail.sysu.edu.cn
實驗室副主任:王猛 wangmeng5@mail.sysu.edu.cn
聯系地址:廣州市海珠區新港西路135號中山大學廣東省磁電物性與器件分析重點實驗室(南校園339棟)
信息來源于網絡,如有變更請以原發布者為準。
來源鏈接:
https://spe.sysu.edu.cn/lampad/article/498
為防止簡歷投遞丟失請抄送一份至:boshijob@126.com(郵件標題格式:應聘職位名稱+姓名+學歷+專業+中國博士人才網)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