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竭誠為青年人才提供全方位、全過程的支持保障,強力托舉,誠摯邀請廣大青年才俊依托學院申報海外優青項目。
一、學院簡介
山東大學化學學科歷史悠久,是學校創建最早的學科之一。1912年山東大學設立應用化學科,1926年設立應用化學系,1930年設立化學系,1986年成立化學學院,1998年成立化學與環境科學學院,2001年成立化學與化工學院。
學院目前有化學、化學工程與技術兩個一級學科。2017年,教育部公布山東大學化學學科為首批“雙一流”建設學科。2023年,化學學科進入全球ESI前0.31‰,Nature Index列全球21位。
人才培養方面,學院擁有完整的學士—碩士—博士—博士后人才培養體系,設有化學、化學工程與工藝2個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化學專業下設泰山學堂化學取向班、化學強基班和鄧從豪化學基地班三個特色班;研究生層次教育涵蓋了理學、工學兩大學科門類,擁有化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材料與化工工程博士學位授權點化學工程與技術一級學科碩士授權點、材料與化工專業學位碩士授權點,化學博士后科研流動站。目前全日制在讀本科生730余人,研究生950余人,在站博士后60余人。
師資隊伍建設方面,學院培育和凝聚了一批高水平專家學者。學院現有教職員工270人,其中專任教師200人,行政管理和實驗技術人員70人。學院擁有中科院院士2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2人,國家杰青8人,國家特支計劃領軍人才3人,國家優青11人,國家高層次青年人才11人,山東省泰山學者43人(次)。
學院擁有高層次研究平臺,包括國家膠體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物理化學國家重點學科、膠體與界面化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特種功能聚集體材料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和山東省基礎科學研究中心(化學)、高分子材料山東省重點實驗室、理論與計算化學山東省重點實驗室、山東省化學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等。精品教學資源豐富,《無機及分析化學實驗》、《物理化學》和《分子模擬實驗》等課程獲批國家一流課程。
學院科研實力不斷增強。近三年發表SCI論文1250余篇。其中,在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PNAS、Adv. Mater. Nature Commun.等國際頂尖刊物發表論文130余篇。3年來累計到賬經費3億元,目前在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10余項。
悠久的辦學歷史、精英薈萃的師資條件,為學院積淀了優秀的辦學傳統。自學科創建以來,培養和造就了大批知名的學者、專家、企業家。兩院院士朱兆良、王文興、計亮年、蔣民華、吳祖澤、錢逸泰、薛群基、江桂斌、馬大為等就是他們中的杰出代表。
學院秉承“為天下儲人才,為國家圖富強”的辦學理念,通過培養、聚集優秀人才,全面提高基礎和應用研究水平,提高教育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使學院成為“原創性基礎研究的重要基地、承擔國家重大需求研究的平臺,我國化學與化工教育和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
2023年11月,學校黨委決定,青島校區前沿交叉研究院化學學科部分與化學與化工學院融合發展,學院進入新發展階段。
二、學校學院支持政策
(1)高起點崗位發展:聘任為長聘教授、博士生導師,通過綠色通道聘任為山東大學杰出中青年學者(第一層次)。
(2)具有競爭力的薪酬:基礎年薪不低于50萬元(不含學校繳納的社保、公積金等福利),年度業績績效根據《學院績效考核分配暫行辦法》另行計算(上不封頂),同時,按照省市政策協助辦理個人所得稅減免。
(3)充足的科研經費保障:300-700萬元(含國家、省、學校、學院撥經費)。
(4)強大的團隊支持:首聘期前三年每年由學校單列保障一個博士研究生指標;學院優先追加支持研究生指標。首聘期內可提供不少于1個重點資助類博士后指標(年薪20萬)。
(4)優良的工作和生活條件:提供安家及住房補助250萬元(免稅),首聘期內,濟南校區學校提供免費人才公寓;青島校區提供優惠租住。學院協助申報留濟南、留青島工作補貼25萬元。
(5)更多支持條件:學校擁有齊魯醫院等多家三甲附屬醫院,為人才提供一流的醫療保健服務;擁有從幼兒園到高中的附屬學校,為人才子女提供國內領先的基礎教育;學院協助申領山東惠才卡,可享受出入境和居留、醫療保健、社會服務等29項綠色通道服務。
(6)進入會評但最終未入選人員,可簡化程序申報山東大學“齊魯青年學者”等校內人才體系項目。
(7)學院將組織專門隊伍(杰出學者、分管領導和服務保障人員組成),提供材料準備、成果凝練、申報書撰寫指導等全鏈條、全方位的有力支持和申報保障
三、申請人申報條件與限項要求
1.申請人應當具備以下條件:
(1)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法規,具有良好的科學道德,自覺踐行新時代科學家精神;
(2)出生日期在1984年1月1日(含)以后;
(3)具有博士學位;
(4)研究方向主要為自然科學、工程技術等;
(5)在取得博士學位后至2024年3月15日前,一般應在海外高校、科研機構、企業研發機構獲得正式教學或者科研職位,且具有連續36個月以上工作經歷;在海外取得博士學位且業績特別突出的,可適當放寬工作年限要求;
(6)取得同行專家認可的科研或技術等成果,且具有成為該領域學術帶頭人或杰出人才的發展潛力;
(7)申請人尚未全職回國(來華)工作,或者2023年1月1日以后回國(來華)工作。獲資助通知后須辭去海外工作或在海外無工作,全職回國(來華)工作不少于3年。
2.限項要求
執行中央有關部門關于國家科技人才計劃統籌銜接的要求。同層次國家科技人才計劃支持期內只能承擔一項,不能逆層次申請。
以上條件參考《2023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青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海外)項目指南》,最終請以2024年指南為準。
申報系統網址:https://grants.nsfc.gov.cn/(具體申報起止時間請關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官網通知:https://www.nsfc.gov.cn/)
四、聯系方式
濟南中心校區:季書豫13255693099(微信同號)
郵箱:jishuyu@email.sdu.edu.cn
青島校區:劉嬌嬌15764212475(微信同號)
郵箱:liujj@sdu.edu.cn
本邀約常年有效,不僅適用于國家海外優青申報,同樣歡迎其他國內外青年才俊和高層次人才來我院創新創業。應聘人員可以選擇在青島校區或濟南校區工作。
信息來源于網絡,如有變更請以原發布者為準。
來源鏈接:
https://www.chem.sdu.edu.cn/info/1084/20754.htm
為防止簡歷投遞丟失請抄送一份至:boshijob@126.com(郵件標題格式:應聘職位名稱+姓名+學歷+專業+中國博士人才網)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