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蘭州分院院長肖國青20日披露,蘭州重離子加速器國家實驗室自1993年成立至2019年歷時26年磨一劍,突破國外專利封鎖,攻克核心關鍵技術,自主設計國際首臺“回旋注入+同步主加速器”組合醫用重離子裝置,裝置整體性能達國際先進,核心束流指標達國際領先。
當日,2020年第四屆中國生物醫藥園區產業創新發展大會在蘭州舉行。肖國青作《重離子治療技術發展與應用》報告時稱,中國每年新增癌癥患者400多萬,死亡200多萬,80%患者發現惡性腫瘤時已是晚期。
醫用重離子治療裝置,可利用高速的碳重離子穿過正常組織,殺死人體內腫瘤細胞,向“瘤子”發射精準定向“碳離子導彈”。重離子治癌具有副作用小、療程短、療效好、精準治療的優勢。
肖國青表示,目前,國際重離子治療裝置在德國、意大利等國建成12臺、在建6臺,累計治療病人3萬余人。中國甘肅建有6臺,推廣在建合計4臺。技術方面,中國還自主創新完成重離子放射治療整體軟件解決方案,打破高端醫療器械國際壟斷,成功應用于甘肅武威示范裝置臨床治療,并進行商業運行。
1993年以來,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先后建成多代大型重離子加速器裝置,通過先進加速器技術和核探測技術研發、重離子束治療相關生物學基礎研究以及臨床前期研究,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第四個實現重離子束臨床治療的國家。
今年6月,甘肅省科學技術廳在省政府新聞辦例行發布會上,就以武威為例披露了碳離子治療系統的成功實踐。意味著,中國首臺自主知識產權的碳離子治療系統研究開發及產業化工作取得積極成效。
肖國青說,碳離子治療系統武威示范裝置檢測歷時2年半,檢測報告7000余頁,首次為中國同類醫療器械檢測確立標準。同時,取得醫療器械注冊證,通過國家安全性、有效性系統評估,獲批上市。今年3月起,正式接收病人,對100例患者實施治療,療效明顯。
肖國青說,繼美國、日本和德國進行了臨床試驗前期研究和治療后,蘭州重離子加速器國家實驗室自2006年至2013年,開展了213例臨床前期試驗,證明了重離子治癌臨床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完)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