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要想怎樣把謊話說圓,說得理直氣壯,還要讓評審人挑不出明顯紕漏,實在是一項高智商的技術活。
------------------------------------------------
臨近期末,教師要填報的表格驟然多起來,有教學統計表、科研統計表、年終總結表、聘期考核表、人才項目中期考核表、因公臨時出國(境)計劃表、本科教學基本狀態數據采集表、全國教師個人信息表、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申報表、公選課申請表,不一而足。
龔自珍“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名句,曾引發無數仁人志士的共鳴。照目前態勢,這兩句詩應改為“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表格降人才”,因為在當下,人才都是用表格填出來的。
首先,從國家到。ㄖ陛犑小⒆灾螀^)層面有各種人才項目。除了國家的人才項目,省級有楚天學者、黃河學者、泰山學者、黃山學者、天山學者、閩江學者、贛江學者、珠江學者。一些地級市甚至學校也有學者計劃,比如漓江學者、求是學者、北洋學者、東風學者等。有人直言不諱:地方層面種類繁多的學者,許多不過是巧立發錢名目。但是,這些人才計劃都要填寫申報表及考核驗收表,繁瑣費時,讓人大傷腦筋。
其次是各種課題申請表。所有課題申請表大同小異,都要填寫研究的主要內容和基本觀點。其實,文章或者專著的主要內容、基本觀點都應該產生在研究之后,如果研究之前就有清晰認識,繼續研究還有意義嗎?這是鼓勵閉門造車。而且,各種申請表主體內容一樣,為什么不注重兼容性,非要各自設計一套呢?一般來說,申請人申報不上國家課題,就會轉而申報省部級的,申報不上省部級的,就會申報廳級乃至學校課題,如果表格統一,就會節省申請人的許多時間。
再次是各種審查、迎評表格。學校層面的有本科教學評估,五年一次,為了完成表格,學校甚至要組建專門的秘書班子,材料有數十萬字之多。院系層面的則有新專業申請表、評估自評報告、學位申請表等,而評估自評報告及其支撐材料的字數不下十萬字,填起來大費周折,沒有經驗根本弄不了。為了填好表,有時還需要請專家指導。于是有人戲言,大學應該開設填表專業。
最后是獎勵性表格。無論是科研還是教學獎勵,都要填表。有的還要注明是國際領先還是國內領先,所取得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等。要填寫清楚上述內容,即使理工科教師也如墜云霧,文學、藝術、哲學等學科老師更是不得要領。既要想怎樣把謊話說圓,說得理直氣壯,還要讓評審人挑不出明顯紕漏,實在是一項高智商的技術活。
我有一位老師在一所知名大學擔任博士生導師,他對我說,有些時候他要花費60%的時間填寫各種表格,苦不堪言。學者把大量時間用來填表,再加上必要的社會交往,真正用在科研的精力與時間被擠占,再加上學術界長期存在的“重申報、輕考核”頑疾,科研質量可想而知!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