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開老照片,泛黃的記憶中,成立之初的開發區留下的還是一片荒蕪的景象。十年后的今天,再踏入開發區,道路寬闊,高樓林立,工廠遍布,市場繁榮,商賈云集……眼前的一切無不昭示著一座現代化新城的加速崛起。
十年一座城。正是在這跨越時空的轉換中,開發區建設者以執著探索和艱辛耕耘,讓這塊曾經沉寂的土地煥發出蓬勃進取的生機,演繹著大變無聲的神奇。
時間的鏡頭拉回到十年前。2003年,作為“一河五片,北上東進”的破題之作,承載著千萬沂蒙人厚望的臨沂經濟開發區應運而生。
在全省乃至全國眾多的經濟開發區、工業園區中,只能算是“小字輩兒”的臨沂經濟開發區如何實現彎道趕超、后來居上,勇擔全市經濟發展引擎的重任?2007年,開發區決策者高瞻遠矚,精心謀劃,確立了全面推進“現代工貿之區、科技創新之區、名牌集聚之區、生態旅游之區、文明和諧之區”的總體戰略思路。事實證明,五區戰略是在對開發區發展階段的準確把握和科學定位基礎上繪就的宏偉藍圖,與十八大提出的“五位一體”總體布局要求不謀而合。
市領導對開發區的建設高度重視,多次就其發展作出指示。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張少軍明確提出,堅持二三產業并重、工業化和城市化融合發展,推動單一工業園區向綜合性產業新城區轉變,將開發區建設成“現代標志區”。市委副書記、市長陳先運要求:大力弘揚敢闖敢干的精神,將開發區打造為現代產業集聚區、現代化新城區、改革開放先行區、生態建設示范區和跨越發展的增長極。
科技創新是調優傳統產業的唯一出路,必須先人一步,快人一拍,高人一籌。為此,開發區果斷將科技創新之區調整為五區戰略之首,不斷加大扶持力度。他們每年拿出不低于2500萬元對企業技改擴建、自主創新等八個方面進行獎勵,調動企業加快發展的積極性。同時,加快技術改造和技術投入步伐,每年實施50個以上重點技改擴建項目。以自主創新提升核心競爭力,目前,開發區60多家企業與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關系,75%的企業成立了技術或研發中心。
前不久,中關村科技園區與臨沂經濟技術開發區戰略合作暨臨沂中關村軟件產業基地簽約儀式隆重舉行,標志著開發區離打造現代“硅谷”的夢想又近了一步。如今,開發區聚集了70余家軟件研發和文化創意企業,成為全市最大的IT產業和文化創意基地。科技創新之區展現鋒芒。
走進開發區,看到最多的是從領導到普通工作人員招商引資的忙碌身影,聽到最多的是招商人員走千山萬水、講千言萬語、歷千難萬險的感人故事。項目是跨越發展的生命線,開發區成立之初就把招商引資作為“一號工程”,從最初的“大小項目一齊要,內資外資一齊引”,到如今的招商選資、招大引強,開發區越來越注重項目的頂層設計,不斷提升投資的質量和效益。一大批旗艦型項目、“微笑曲線”兩端項目落地開花,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化工、現代服務業、健康科技產業、軟件研發等六大主導產業和特色產業日臻完善。到目前,開發區先后引進項目460余個,合同投資總額1560多億元,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143家。
前進的道路從來不會一帆風順。當年輕的開發區提出打造名牌聚集之區、生態旅游之區等目標時,周圍不乏質疑之聲:一個新建區要包攬國內外名牌,實現工業與生態和諧共融,底氣何來?想別人想不到,做別人不敢做,歷經十年艱苦創業,“能拼善戰、敢創一流、不干則已,干必成功”的開發區精神已經深深烙印在每一個開發區人的骨子里,成為新時期沂蒙精神的傳承與延續。正是靠著這樣一種敢打敢拼的精神和這樣一支豁得出、沖得上、打得贏的隊伍,許多在別人眼里“不可能”的事情,在開發區變為現實。目前,臨工、柳工、山重等25件中國名牌(馳名商標)、25件山東名牌(著名商標)被開發區攬入懷中,成為全市名牌企業數量最多的區域;去年,又成功創建全國革命老區首家“國家生態工業示范園區”。一個個“奇跡”的背后,彰顯著開發區非同凡響的實力與魅力。
城市就像一本打開的書,從中可以讀出她的人民的抱負和追求。讓發展成果最大限度地惠及百姓、提高群眾的幸福指數是開發區一直以來不懈追求的目標。他們堅持城鎮化主導戰略,持續加大民生事業投資,既 “親商安商富商”,也“親民安民富民”。從2010年起,每年拿出財政可支配收入的80%以上用于改善民生。在群眾“最盼”上贏民心,在群眾“最急”上用真情,重點實施的安居住房、普教優教、衛生健康、社會保障、就業增收等十個方面的為民工程,讓開發區23萬人民在文明和諧的幸福家園里共享著經濟社會發展帶來的實惠。
建區以來業務總收入已連續實現30%以上的增幅;成立僅7年順利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去年地方財政收入突破12億元,率先在全市提前一年實現“三年倍增”……一幅幅上揚的經濟曲線圖,勾勒出這座“現代標志區”的崛起姿態,見證著厚積薄發的精彩跨越。
十年砥礪,亮劍無聲。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開發區帶著全市上下的殷殷期盼,昂首闊步,邁向更輝煌的明天。
為防止簡歷投遞丟失請抄送一份至:boshijob@126.com(郵件標題格式:應聘職位名稱+姓名+學歷+專業+中國博士人才網)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