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回國后的打算,陳曦說他心里其實沒什么底:聽說留學生現在回國不好找工作了,但找一份白領職業應該沒什么問題吧。如果找不到工作,他會考慮繼續在國內深造或者創業。
海外高校即將開學,而像陳曦這樣扛不住經濟壓力,畢業2個月還沒找到工作的留學生們紛紛踏上回國之路。面對國內嚴峻的就業形勢,他們的出路究竟在哪兒?
記者通過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學聯、美國紐約大學華人學生俱樂部、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學聯、澳大利亞悉尼大學學聯,調查了2010年至2012年畢業的200名重慶、成都、昆明等西部地區的留學生,探尋付出高昂的學費之后,留學生們的5種歸宿。
調查200位留學生,90%選擇歸國
數據顯示,在這200名留學生中,90%在畢業后選擇歸國,其中,因工作難找而放棄留居的學生占40%。而剩下的60%中,有30%是因為留居前期找工作所需要承擔的經濟壓力太大,如房租和生活費等,而選擇歸國。
對于剩下10%的留居學生來說,大多數人并沒有拿到當地綠卡。“加拿大的華人學生想要留居的幾率是非常小的,豐富的工作經歷是申請成功的基本條件,然而這是需要用時間來堆砌的。”多倫多大學學聯周妤婕告訴記者。
歸國留學生分5派,自主創業占60%
留學生回國的歸宿分為五類:
選擇在國內創業的留學生最多,達到了總人數的60%,其中有40%年薪超20萬人民幣;
在國企或外企管理層做高級白領的留學生占10%,年薪12萬至18萬人民幣;
正在從事酒店領班、翻譯、銀行柜員與英語教師等基層工作的留學生占20%,年薪在6萬至10萬人民幣之間;
余下的10%中,“海待”占了7%;
歸國繼續深造的留學生占3%。
創業留學生中
30%曾因不適應工作而辭職
在自主創業的留學生中,30%的學生有工作經驗,但都因為不適應工作內容而選擇辭職。
成都女孩唐漓告訴記者:“我在曼徹斯特大學學服裝設計,2012年回成都后找了3份工作,都是和我專業相關的,但他們都要求我要兼做營銷,設計項目不是公司給我做,而是我自己找。”由于對營銷的不適應,唐漓在今年5月辭去了工作。現在,她正籌劃在大連開一家自己的服裝店。
結合留學花費和當前收入
滿意的只有23%
最后,調查結果顯示,結合當前收入與留學投資,達到滿意程度的僅占總人數的23%,他們全部屬于自主創業的一類。
剩下的所有人都表示,當前的收入境況與留學歸國后的薪水期望差距甚大。
1、歸國創業派
唐祎:只有創業才能在短期回本
學習視覺文化的唐祎曾就讀于重慶市南開中學,2012年從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回國,去年經同學介紹到北京一家傳媒公司做廣告設計,月薪稅后5800元。“西三環的單間我都租成2500元一個月,就這樣的工資在北京即便能活下去也一輩子沒積蓄。”
3個月后,唐祎辭職回鄉,由于對動漫的熱愛,再加上對咖啡的癡迷,他決定在沙坪壩三峽廣場開一家咖啡屋。
“我在英國一年的學費大約25萬人民幣,每月800英鎊生活費。”唐祎說,由于3年的留英開銷過百萬,如果不創業一輩子都回不了本。“現在我的咖啡屋一年能賺25萬左右,差不多五年就回本了。”
聶云瑤:找了兩份工作,還是想給自己打工
云南女孩聶云瑤2011年畢業于加拿大多倫多大學藝術設計專業,現在在云南麗江開了一家飾品裝飾店。
聶云瑤說,她回國后第一個月就在一家私營企業找到了工作,工資每月稅前5000元加提成,由于不習慣談項目時的商務應酬,她在4個月后就辭掉了這份工作。
沒過多久,她又找到了一份類似的工作,但依舊有談項目的要求,2個月后,她又辭職。“國內的每一份設計工作都需要設計師自己去找項目,我還不如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聶云瑤說,她開店并非是為了賺回留學成本,而是想做一個自由工作者。“如果因為一份工作就被束縛了,才是真正對不起我用近70萬人民幣買到的3年知識。”
2、高級白領派
傅小琴:海歸找工作也要靠關系
今年25歲的傅小琴在重慶市某知名國際汽車品牌做集團的對外接洽官。她2010年畢業于澳大利亞悉尼大學國際金融專業,一開始選擇回國是由于不想在國外做“打工仔”。“很多留居悉尼的留學生找到的工作都是一些小店里的會計、顧問等,很少有進大型企業的,主要原因還是沒有綠卡,但沒有工作,留學生不可能拿到綠卡。”
傅小琴抱著在國內更好找工作的態度回到重慶,本以為至少能求得一份月薪過萬的工作,不料卻在求職中處處碰壁。“有回音的都是些中小型企業,總覺得沒什么意思。”最終還是依靠家里的關系找到了現在這份月薪過萬的工作。
“有一次我面試時就看到有12個人在等,其中8個都是國外回來的。”傅小琴感嘆:“海歸這么多,就只能靠關系了。”
3、基層工作派
唐竹筠:學3年酒店管理,在國內做酒店領班
由于出國前就抱著一定要留居澳大利亞的心態,家住重慶市北碚區的唐竹筠在2009年果斷選擇了格里菲斯大學的酒店管理專業。
3年課業結束后,她才發現學習本專業的華人留學生在澳洲高檔酒店就業的可能性幾乎為零。唐竹筠說,“沒有綠卡是留學生在高端酒店就業的致命傷,2012年畢業后,我在澳洲只留了3個月就回國了。”
由于酒店管理專業在國內可就職的高端崗位認可度不高,縱然是留學生,唐竹筠也只能在重慶市一家五星級酒店從領班開始做起,月薪4500元。“其實我很多同專業的同學回來后都是從領班開始做。”唐竹筠說,自己只能踏踏實實地努力工作,爭取在未來幾年能得到晉升機會。
4、繼續深造派
張詩筠:希望深造找到更高的工作平臺
今年剛考上西南財經大學金融研究生的成都女孩張詩筠,2011年畢業于美國紐約大學金融數學專業,由于不愿長期留居美國,她選擇回國。“金融數學在美國是個很熱門的高回報專業,我以為在中國也一樣。”張詩筠說。
“我在各大招聘網站投了無數簡歷,面試通知也有很多,篩選之后我只去了其中6個,但最后都沒有結果,我想大概是工資價格開高了吧。”張詩筠告訴記者,她的心理價位是每月稅后8000元以上:“這個價格就等于美國的一千多美元。”由于對工資的不滿意,張詩韻決定考研究生,希望通過深造后能找到更高的工作平臺。
5、“海待”派
楊帆:找了1年工作都沒滿意的
2012年畢業于加拿大約克大學生物化學專業,來自于成都的25歲男孩楊帆說,由于加拿大移民門檻很高,他畢業后果斷回國,在成都高新區找到一份經營機械的外資企業做相關產品研究,月薪8000元。“說的是試用3個月,試用期間按照正式工資的70%算,結果第一、二個月只拿了3000元。”楊帆說,由于不能接受克扣工資的條例,他放棄了這份工作。
“現在想起來如時忍一時,就不必為工作發愁了。”楊帆說,原以為再找一份工作并不難,但之后幾乎沒有薪酬待遇讓他滿意的工作。“現在還是在找工作,不過把目光放遠了,不再局限于成都。”
送孩子出國,家長重新掂量“性價比”
回到文章開篇,對于近日就將回國的陳曦,他做服裝生意的父親陳建永說,他對兒子的這一決定其實并非完全贊同。他說,當初夫妻二人省吃儉用地將他送出國,是希望他能在國外有所發展,而不是回重慶。
據2012年《海歸就業力調查報告》顯示,海歸的起薪一般在3000元左右,而月薪要求在3000元至1萬元這個區間的占受訪者的71%。
陳建永說:“我正是因為知道國內競爭激烈,當時才送他出去,就是想著國外的工作更好找。”然而,隨著兒子回國的決定,與國內頻繁的關于“海歸”難就業消息,陳建永認識到出國留學不再是理想的出路。
“如果只是為了在國內找一份好工作,留學這條路越來越走不通了,但如果是想讓孩子長見識,更早的認識社會和成熟獨立起來,留學依舊是個好選擇。”談及是否后悔花高價送兒子出國,陳建華說,“不后悔,他在國外畢竟學到了很多東西,即便回國后一時賺不回本錢,他的眼界提升了。”
(上文陳建永為化名)
留學生回國的歸宿分為五類
60%國內創業,其中40%年薪超20萬
10%擔任國企或外企管理層,年薪12萬至18萬
20%從事酒店領班、翻譯與教師等基層工作,年薪在6萬至10萬
10%中“海待”占了7%
3%歸國繼續深造
200位留學生調查統計圖
創業留學生中,30%曾因不適應工作而辭職
結合留學花費和當前收入滿意的23%
10%的留居學生大多數沒拿到綠卡
其中因工作難找而放棄留居占40%
剩下的60%中,30%因經濟壓力大歸國
90%選擇歸國
為防止簡歷投遞丟失請抄送一份至:boshijob@126.com(郵件標題格式:應聘職位名稱+姓名+學歷+專業+中國博士人才網)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