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名興旺系統作物設計前沿實驗室(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長兼首席科學家,中組部“人才”入選者,美國耶魯大學終身冠名教授鄧興旺博士,于2013年4月30日在美國科學院第150屆年會上被增選為美國科學院院士。
鄧興旺博士1962年出生于湖南湘西山區農民家庭,1978年考入北京大學生物學系,分別于1982年和1985年獲得北京大學學士和碩士學位。1989年畢業于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獲博士學位,1989年至1991年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和美國農業部聯合實驗室做博士后研究。1992年初鄧興旺博士在耶魯大學建立自己的實驗室并開始獨立研發工作,先后任美國耶魯大學助理教授、副教授、終身副教授、教授、終身教授。鄧興旺博士長期從事植物光合作用及光信號轉導研究工作,在國際植物光信號轉導研究中開辟了一個新的領域。他領導的研究組共計在包括Cell、Science、Nature等國際最有影響的刊物上發表230多篇研究論文,其中Cell 7篇,Nature 3篇,Science 3篇,Genes & Development 6篇,Nature Genetics 2篇, Molecular Cell 4篇, EMBO J 6篇,Current Biology 5篇, Plant Cell 60篇等,每篇論文平均被引用次數達63,其H指數達72(即至少有72篇文章平均每篇被引用至少72次)。鄧博士研究組的工作形成了國際植物光信號轉導和光控發育的理論體系,他們的研究結果已經成為國際上這個研究領域的理論基礎和標準,這也使他本人成為國際植物生物學研究領域的主要專家和領軍人物之一。1995年他從上千名候選人中脫穎而出,成為獲得美國政府頒發的“總統青年教師獎”的三十位獲獎者之一;1998年,他被耶魯大學提前聘為終身教授,成為上世紀80年代后美國常青藤大學植物生物學界第一位獲此殊榮的來自祖國大陸的華人科學家;2003年,他成為國際植物分子生物學會Kumho獎的唯一獲獎者。
未名興旺系統作物設計前沿實驗室(北京)有限公司(簡稱“前沿實驗室”)成立于2009年8月,主要經營農業生物技術研發、優良作物新品種培育、優良種子生產及銷售、生物技術咨詢與服務等業務。 其戰略目標是打造自主創新現代農業生物核心技術的研發中心和高層次人才的引進基地,已聚集了2位中組部“人才”人才、3位北京市海聚工程人才、4位中關村高端領軍人才。袁隆平院士受聘擔任高級技術顧問,中組部“人才”人才鄧興旺博士擔任公司董事長兼首席科學家。前沿實驗室是“國家作物分子設計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核心技術研發機構和“國家現代農業科技城良種創制中心”的依托單位,在第三代水稻雜交育種技術、小麥新一代雜交育種體系、非轉基因、抗除草劑優良秈稻和小麥新品系及水稻全基因組分子育種平臺等方面掌握前沿核心技術。
前沿實驗室致力于培育作物新品種核心技術的研發,包括智能不育分子設計技術、非轉基因的抗除草劑優良性狀作物新品系(水稻、小麥、玉米、油菜等)及全基因組分子標記輔助育種技術等,并把現代農業生物技術與傳統農業技術、作物資源相結合,培育新型高產、優質、抗病蟲害、抗逆境、廣適、水資源及營養高效利用的作物新品種,推動我國主要作物由“經驗育種”向“精確育種(暨作物分子設計育種)”的戰略性轉變,加速實現作物新品質新品種的培育及產業化進程。前沿實驗室的自身定位為:通過自主創新,培育農作物新品種及高技術含量原種、為其他企業及團體提供新技術及技術咨詢服務等,最終達到農民增收、農業增效、保護環境的目的, 為中國未來糧食安全提供技術保障。
為防止簡歷投遞丟失請抄送一份至:boshijob@126.com(郵件標題格式:應聘職位名稱+姓名+學歷+專業+中國博士人才網)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