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另类激情_日本三级视频在线播放_中文字幕在线不卡_国产高清视频在线播放www色

您的位置:中國博士人才網 > 新聞資訊 > 人才工作 > 婁源功:接地氣,有擔當,讓人人“進化”為人才

關注微信

婁源功:接地氣,有擔當,讓人人“進化”為人才

時間:2014-07-01來源:新華教育 作者:

  河南大學校長婁源功

河南大學建于1912年,已有100多年的歷史,是中國現代高等教育的發源地之一,也是教育部與河南省人民政府共同重點建設高校。學校廣攬名師,廣納賢才,師資力量雄厚,著名哲學家馮友蘭、地質學家馮景蘭、歷史學家范文瀾、考古學家董作賓等曾在這里弘文立教。今天特別邀請了河南大學校長婁源功,與我們共同分享河南大學建設現狀及未來發展思路。以下為本次專訪的主要內容。

一以貫之河大精神 不斷創新辦學理念和辦學特色

 記者:建校以來,河南大學形成了怎樣的辦學理念和辦學特色?

婁源功:今年是河南大學建校102周年,9月25日是102周年的校慶紀念日。100多年來,河南大學經歷了不同的歷史階段,在長期的辦學實踐中,形成了自己的辦學特色、辦學理念以及校風和精神。首先,建校百余年來,河南大學嚴守“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的校訓,在一代代學人的精心鑄造下,逐漸形成了“團結、勤奮、嚴謹、樸實”的校風和“前瞻開放、面向世界,堅持真理、追求進步,百折不撓、自強不息,兼容并包、海納百川,不事浮華、嚴謹樸實”的河大精神,F在,我們把河大精神凝練成了“自強不息、百折不撓”,這是河大精神的精髓。我覺得這是一所大學最珍貴的地方,也是一個百年老校獨有的地方。河大精神值得我們每一位河大人都引以為豪。其次,百年河大的精神還體現在與時代同呼吸、共命運。我們總結為“每當危難來臨時,總有一種意志在支撐”和“每當機遇來臨時,總有一股激情在涌動”兩句話。“每當危難來臨時,總有一種意志在支撐”既指我們國家在解放前所處的危難時期,也指河南大學抗戰八年,輾轉在豫西南山區,堅持敵前辦學的艱辛歷程,總有一種意志在支撐,使得這所學校生生不息,不斷地在發展。這也體現了我們這所大學對社會的擔當和責任。“每當機遇來臨時,總有一股激情在涌動”指的是建校百年來,河南大學始終與時俱進,把握發展機遇,堅持革故鼎新,不但引領河南高等教育事業改革和發展,而且主動融入經濟社會發展,融入國家發展戰略,為實現中原崛起和中華民族復興貢獻力量。正是這種精神,激勵著一代代河大學子,在學習期間和走向社會之后,能夠成為社會上不同行業、不同部門敢于擔當的一些優秀人才。

植根中原文化沃土 打造地區人才培養和集聚高地

婁源功:河大的辦學理念我們概括為兩句話,就是植根中原文化沃土,打造地區人才培養和集聚高地。準確地講,河南大學是一所區域性大學。學校辦學的位置和一百多年的發展歷程始終沒有離開具有厚重歷史文化的中原大地,因此,我們要植根中原文化沃土,在中原辦一所高水平大學,為中原人民謀福祉,為中原崛起做出自己的貢獻。打造地區人才培養和集聚高地,我認為應該從兩個方面理解,一是打造人才培養高地,是指學校培養的人才對社會的輸出,這其中包括培養一大批高質量的本科、碩士及博士畢業生;二是打造人才集聚高地,是指全國乃至全世界各地優秀的人才源源不斷地作為師資力量補充、集聚到河南大學,使學校成為一個集聚的平臺和高地。大學之樹常青在于有源源不斷的學生到來,大學之樹常青還在于有源源不斷的優秀青年才俊加入到河南大學教工隊伍里面去。

一百多年來,遍布世界各地的河南大學校友有40多萬人,像知名的侯鏡如、袁寶華、姚雪垠、馬可、梁光烈,都是河南大學這40多萬優秀校友的典型代表。還有曾經在這里任教的范文瀾、馮友蘭、羅章龍,他們是在這里任教的杰出教師代表。

推進綜合實力提升 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和發展后勁

記者:2013年,河南大學獲批了綜合實力提升工程,那么在全面提高教育質量方面取得了哪些成績?

婁源功:為了支持中西部高等教育的發展,國家在中長期教育改革發展綱要中,提出了中西部高等教育振興計劃。中西部高等教育振興計劃分為三個工程:第一個工程叫做基礎能力提升工程;第二個工程是培訓一千名中西部高校大學校長;第三個工程是中西部大學綜合能力提升工程。這三個工程組成了中西部高等教育振興計劃的全部。在這個計劃里,河南大學作為中西部高校,得到了支持,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對于我們這所百年老校的關心、支持和厚愛。我認為河南大學在這方面取得的成績,不能單單用一年取得的成績來評價,而是國家教育行政部門和河南省委、省政府對學校在長期辦學歷程中對社會所做歷史貢獻和現有貢獻的一次總體褒獎。

一年來,河南大學圍繞全面提升綜合實力,在提高教育質量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績。其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一是人才培養質量穩步提高。發揮提升綜合實力專項資金和省撥學科建設經費的導向作用,引導學科發展凝練特色、打造品牌。深入推進本科實驗班、本碩連讀招生培養和研究生培養體制等改革。二是科研創新能力不斷增強。2013年,學校獲得國家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14項,獲批省部級項目200余項,出版專著、教材近77部,在CSSCI源期刊上發表論文450余篇,SCI收錄論文近500篇。三是師資隊伍建設得到加強。學校獲批“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人,聘任省特聘教授、黃河學者、校特聘教授、講座教授、課程教授共計60余人。引進優秀博士近200人。四是對外交流與合作不斷深化。學校與美國邁阿密大學、白俄羅斯國立大學等9所高校簽署協議,友好院校達到110所。“河南大學邁阿密學院”通過省政府的論證和支持,已經報送教育部審批。

我們絕不辜負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對河南大學的關心和支持。目前,河南大學的廣大教職員工和學生內心都攢足了一股子勁,決心要把河南大學應該辦的事情辦得更好。

著力資源科學配置 穩妥落實“全面改革和科學管理”

記者:2014年是河南大學的綜合改革年,那我們這個改革的總體思路是什么呢?有什么樣的進展?婁源功:河南大學今年是綜合改革年,今年工作的核心是以綜合改革為核心、為重點的,這也是貫徹落實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精神在河南大學里的具體體現。我們把改革年的精神濃縮為八個字:“全面改革、科學管理”。

具體講,首先是對學校綜合改革做出整體規劃和系統設計,學按照統籌協調、綜合改革和穩步推進的思路,編制了《河南大學綜合改革規劃綱要》,為全面深化綜合改革奠定堅實基礎;二是堅持“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的理念,啟動新一輪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建立適合一流大學要求的人事分配制度體系;三是堅持以人才培養為中心,以適應社會需要為檢驗標準的理念,完善學科專業和人才培養目標動態調整機制,優化學科專業結構和人才培養類型層次結構,切實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四是以提高學校核心競爭力為目標,圍繞經濟社會發展和學術前沿,打破機構和編制壁壘,促進學科交叉融合和創新資源共享,形成“政產學研”有機結合的成果轉化體系;五是按照建設現代大學制度的要求,穩步推進校院管理體制改革,強化學院辦學主體地位,積極推動學院真正成為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學科建設的實體;六是推進公共服務資源改革,以對創建國內一流大學的貢獻度為依據,完善學術資源重點支持和有效配置方式,促進資源流動和資源共享,提高資源使用效率。

立足國際開放視野 積極牽手知名高校和優質項目

記者:據我所知,河南大學一直非常重視國際化辦學,學校也正在鄭州籌備建設國際校區,那么請問在國際化辦學方面河南大學的總體思路是什么?

婁源功:關于國際化辦學,這個實際上是納入河南大學的基本戰略了,河南大學提出“一條主線、兩大突破、五大戰略”,這五大戰略的其中一個戰略就是國際化戰略,對外合作辦學是國際化戰略實施的一個方面。我們提出國際化的核心是開放式辦學,牽手世界知名高校,開展國際化合作,引進優質教育資源。我們經常講一句話:一個人能走多遠,看和誰一路同行;一個人能走多快,看坐什么樣的交通工具;一個人能有多成功,看誰來指點。所以我們和世界知名大學從握手到拉手,到一起走,希望建立起一種緊密的合作關系。

引進、消化、吸收、擴大、創新,是我們在國際化合作辦學的五個著力點。其中,核心是引進。就是要在知識產權經雙方都同意的情況下,學習引進世界知名大學先進的教學、管理經驗,包括辦學理念、教學資源等等,凡是能引進的引進消化,為引進的學科所用;沒有直接引進的也可以通過這種引進來間接地起到促進的作用。

記者:目前河南大學在合作辦學方面有哪些新的舉措?

婁源功:河南大學在國際化方面是走得比較早的,2003年,河南大學是中外合作辦學條例實行以來做得比較好的學校之一。這主要基于兩點,一是有歷史基礎,因為河南大學的前身就是河南留學歐美預備學校,和當時的清華留美預備學校和南洋公學,就是現在的清華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當時號稱中國三大留學基地。河南大學在辦學初期就確定了前瞻開放的辦學理念,并且學校一直保持著這種傳統。二是,在我們國家頒布中外合作辦學條例之后,學校非常重視國際化辦學,加上原有的基礎,就走得比較快。目前跟我們合作的國家有40多個,有的是緊密合作,有的是松散合作,有的是一般的合作。像跟澳大利亞、俄羅斯、白俄羅斯、美國、英國等國家的部分大學開展的項目都是經過教育部批準的具有實質性合作項目。

河南大學在國際合作上有三個層面,第一個層面就是校際之間的交流;第二個層面是將教育部批準的合作辦學項目納入招生計劃;第三個層面就是經過上級有關部門批準,與國外大學合作辦學機構,相當于辦一個微型大學。學校經河南省政府批準的有一個專科性機構,本科性機構要經教育部批準,目前我們正在做和美國邁阿密大學的合作項目——河南大學邁阿密學院。該項目今年4月23日已經通過教育部的預審,現在正在按照教育部的要求進行修改,有望很快獲批并開展實質性合作。

圍繞著河南省的三大戰略:國家糧食核心產區、中原經濟區和鄭州航空港綜合經濟試驗區這三大國家戰略,今年我們在合作辦學方面又新增了幾個更加接地氣的專業,比如和國外合作的航空、物流,包括我們的軟件等一些具體專業都是符合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我們在學校的發展過程中提出三個“融入”:“融入國家戰略”、“融入區域發展”、“融入行業進步”,這樣辦就更加接地氣,這也體現了我們大學的精神,要有擔當、有責任,要和社會有緊密的聯系。

我們提出辦一流大學這個目標,說到底實質就是為了培養一流的人才。我們把每一位學生都當作優秀人才來培養。我說過一句很通俗的話:進來的是學生、出去的是人才。讓全國各地來的是學生,進來就按照一流人才來培養,希望他未來成為素質高、能力強、有責任、敢擔當的一流人才。他能夠把自己的命運和前途與國家、社會的命運前途緊密地聯系在一起,這種人才,是我們河南大學一直在努力培養的。

為防止簡歷投遞丟失請抄送一份至:boshijob@126.com(郵件標題格式:應聘職位名稱+姓名+學歷+專業+中國博士人才網)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