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是東北地區改革開放的龍頭和窗口,是高端人才集聚之地。目前,共有兩院院士57人,國家“人才”專家43人,國家“萬人計劃”專家9人,市突出貢獻專家和優秀專家1037人。
近年來,大連市聚焦政策創新,釋放人才活力,科技進步和人才創新成為了優化產業結構的“雙翼”,推動產業發展的“雙核”。
筑巢引鳳,打造海外人才“夢工廠”
目前,2015中國海創周正在緊張籌備中。自2000年舉辦以來,大連“中國海創周”這個國家級引才平臺,已成功舉辦了十五屆,吸引9000余名學子來連創業。
國家“人才”專家張繼峰,曾在海創周現場擔任特殊宣講員,用自己真實經歷向海外學子講述回國創業的精彩和價值,引起了強烈共鳴。他毅然放棄國外的優厚待遇,歸國擔任中國一重集團重型技術裝備基礎科學研究院副院長,依靠在殼牌石油公司和聯合技術公司等國外大型企業積累的經驗,帶領團隊開展海上模塊以及海水淡化設備等方面的研究與開發,在立式淬火等項目上提供了重要技術支持,提交了多項國家發明專利。
隨著光傳輸網向更高速率、更大容量、更長距離的發展,10G產品的產業化以及40G、100G產品的批量投放,新的高速率調制格式、相干探測等已經成為了我國有源器件發展的重點。坐落在保稅區的大連艾科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在國家“人才”專家楊炳雄的帶領下,以開發和生產光通訊有源器件和微波器件為核心業務,自行研制的10Gb/s光有源器件被國家發改委立項支持,列為國家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高新技術產業化項目。10Gb/s光有源器件的產業化不僅填補了國內高端光有源器件產業化的空白,而且是依靠科技創新打破了國際壟斷的重要標志。目前,楊炳雄帶領團隊正在研發下一代超高頻率的光有源器件和微波器件以及微波光電子產品。
搭建平臺,助推人才創新創業
作為全國人才工作聯系點的大連重工·起重集團有限公司,在國家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中率先崛起,實施了新一輪的產品結構調整和重大技術改造,建有國家級技術中心、德國研發中心、博士后工作站和4個研究所以及3個實驗室,擁有15個國家和省、市名牌產品,創造了170多個中國第一,國內第一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集機電液于一體的1500熱連軋系統,國內首套20000噸橋式起重機,國內首臺12500噸大型斗輪取料機,國內第一臺250噸核環吊及三車翻車機……這一切成績表明,圍繞人才打造核心競爭優勢,不斷增強企業的科研技術能力、創新能力,才能使越來越多的產品由“中國制造”邁向“中國創造”。
大連積極推動產學研合作,引導創新型人才走向產業,引領產業發展。僅2014年大連就組建10個產業技術研究院,新增1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和2個火炬特色產業基地。
國家“萬人計劃”專家、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副所長劉中民,完成了世界上首次甲醇制烯烴技術工業性試驗,并通過了國家級技術成果鑒定。2010年8月,采用DMTO技術的世界首套、全球最大甲醇制烯烴生產裝置投料試車一次成功,并于2011年實現商業化運行,引領了我國新興煤制烯烴戰略行業的快速發展。“甲醇制取低碳烯烴(DMTO)技術”也成功摘得了2014年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
完善服務,優化人才發展環境
市優秀專家謝恬教授,來到大連華立金港藥業有限公司創業之初,企業研發團隊成員隨遷家屬工作問題成為困擾。金州新區組織部會同區人社局采取“一事一議、特事特辦”的原則,妥善安置隨遷家屬就業,解決了人才的后顧之憂。謝恬帶領團隊研發的“欖香烯脂質體系列靶向抗癌天然藥物產業化技術及其應用”項目,榮獲了2012年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金港藥業創新建成全世界第一條脂質體靶向抗癌藥產業化生產線,擁有國家注冊品種50余種,其中金港欖香烯脂質體注射液、金港欖香烯脂質體口服乳是獨家生產的中國原研專利藥、國家抗腫瘤新藥,走出了一條人才興企、科技興企之路。
為防止簡歷投遞丟失請抄送一份至:boshijob@126.com(郵件標題格式:應聘職位名稱+姓名+學歷+專業+中國博士人才網)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