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留學人員創業園是專門為留學人員歸國進行科技創業而設立的服務機構。它的誕生順應了上世紀90年代以來的海外留學人員歸國創業潮,是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從1994年中國第一家留創園成立至今,經過20多年的發展,我國留創園不斷提升孵化能力、創新園區品牌,在吸引海外人才創業和培育成功企業家、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提升企業國際競爭力等多方面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從本期起,本報將刊發部分留創園創建成就與特色的系列報道,供各地學習借鑒。
留美博士趙陽2000年回國,到中國無錫留創園創建了美新半導體(無錫)有限公司,經過幾年的培育,美新公司從最初的不到10人,一躍成為全球消費類電子市場最大的加速度計生產商之一,并在納斯達克成功上市。
從1994年中國第一家留學人員創業園——南京金陵海外學子創業園成立,到現在全國各地留創園百花齊放,我國留學人員創業園建設已經走過20余載。據統計,截止到2014年底,我國已建成各級各類留學人員創業園305家,入園企業超過2.2萬家,6.3萬名留學人員在園創業,2014年技工貿總收入超過3400億元。
在這20多年里,各地留創園形成了較為成熟的落地、政策、政務、商業、市場、融資等支持創業的基礎服務體系,一大批像美新公司這樣的留學人員高新科技企業在園區內實現產業化,成功邁向國內乃至國際產業前沿和市場高端。中國留創園,真正成為留學人員歸國創新創業的“夢工廠”。
政策優惠,打造引才聚才新高地
“到留創園創業,會有房屋補貼,有科技經費的資助、有人才的獎勵,國家會給予與其他企業不同的創業支持……”如今,這樣的理念已經在留學人員中形成共識。
政策優惠對海外留學人才歸國創業頗具吸引力。目前我國留創園創建大致分為三種模式:一是由政府主導,依托各地高新區、經開區、保稅區、工業區、科技園區等產業聚集區建立;二是由高校(大學科技園)、科研所與地方政府合作共建;三是民間創辦或政府與民間共辦。而這三類創業園的創建與運行都離不開宏觀及微觀政策的支持與運用。
為促進留創園發展,人社部門先后印發了《留學人員創業園管理辦法》《與地方人民政府共建留學人員創業園的意見》《關于支持留學人員回國創業的意見》《關于做好留學回國人員自主創業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在國家層面初步形成了留學人員回國創業和創業園發展的政策體系。
在國家政策的帶動下,各地留學人員創業園也根據本地需要,制定了創業園配套政策和支持措施,并成為創業園吸引人才的重要手段。
以中國青島留創園為例,青島制定了《中國青島留學人員創業園管理辦法》,對留學人員創業給予創業資金扶持、貸款貼息補助、配套資金支持、地方貢獻獎勵、辦公經營用房房租補貼等扶持政策。為推動創新創業,還出臺了《青島高新區孵化器及孵化企業認定和管理辦法》和《青島高新區人才公寓相關政策》等,支持創新創業的政策體系逐漸完善,為留學人員創新創業創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
項目帶動,促進創業企業快速發展
在中國西安留學人員創業園,成立于2011年的西安拽亙弗萊工業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起初并不為大眾所熟悉。團隊中的劉堃博士入選國家“人才”之后,公司受到關注,既得到了資金支持,也吸引了更多海歸人才加盟,公司成立第二年就實現了幾千萬元的營業額。拽亙弗萊中國區總經理韓煒說,正是落戶創業園,才讓公司順利渡過了初創期。
依托重大工程項目推動企業發展,是留創園做好留學人員創業工作的重要抓手。除了依托國家實施的“人才”創業平臺,有關部委又先后啟動了高層次留學人才回國資助、留學人員科技活動項目擇優資助、中國留學人員創業啟動支持計劃、海外赤子為國服務行動計劃等人才項目,在不同階段有針對性地支持留學人員創業企業發展。
以留學人員回國創業啟動支持計劃為例,從2009年到2014年,啟動計劃已經對307名初創高科技企業的留學人員給予50或20萬元的支持資金,累計投入7000多萬元,這對初創企業來說,無疑是雪中送炭。
相比于風險投資動輒上百萬美元的投資金額,啟動計劃中政府投入并不算多。但政府投入是社會投入風向標,這筆資金有效撬動了大量社會投入。“企業獲得政府的資金支持,等于獲得了來自政府的背書。這是風險投資人十分看重的。”北京冠瑞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杜靜說。杜靜2012年歸國創業,2013年獲得“啟動計劃”支持,2014年就成功得到了兩家機構的天使投資。
地方也出臺了各類創業支持計劃,通過這些工程和計劃重點扶持一批有發展潛力的留學人員企業,形成支持留學人員企業的政策和投資導向。如2012年10月中關村實施了雛鷹人才工程,北京望京留創園成為首批試點創業基地,經過篩選,10多家雛鷹人才企業入駐創業園,政府提供房租補貼180萬元,撬動社會資本總投資8873萬元,促進了企業和區域經濟的發展繁榮。
為發揮典型示范作用,推動全國留學人員創業園的整體發展,人社部從2003年開始,先后與地方人民政府共建了46家創業園。這些創業園聚焦地方產業優勢,發揮留學人員創新創業特長,成為高端人才密集,以科技創新帶動地方產業發展升級的重要平臺。
貼心服務,營造回國創業良好環境
“根據你們企業的情況,可以考慮重新定位你的銷售市場和CEO的人選。”在河南留學人員創業園的一家企業,麥可思數據有限公司創始人、總裁王伯慶語重心長地叮囑留學創業人員。5月12日,5名創業導師受邀走進河南開展了留學人員創業輔導,通過創業輔導報告會、實地觀摩、面對面交流以及座談、會診等多種形式,為企業發展提供持續支持。
留創園引進企業后,如何幫助企業克服創業難題并不斷發展壯大?為解決這一難題,在平臺建設方面,人社部成立了中國留學人員回國服務聯盟,建立了省部共建留學人員創業園協作會議制度等,推動創業園信息共享、資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提高。
在創業服務體系建設方面,有關部委則加大了中國留學人員回國創業專家指導委員會建設力度,通過舉辦留學人員回國創業高級研修班、創業導師走進創業園活動、一對一創業指導等方式,為留學人員創業企業提供服務。目前,以“人才”服務窗口為龍頭,匯聚各級留學人員服務中心、海外留學人員工作站、留學人員創業園的優勢資源,我國已逐步形成了政府主導、市場為主、社會參與、相互聯動的留學人員回國創業服務體系。
同時,各地留創園也在不斷充實壯大服務機構,完善服務政策,規范辦事程序,在企業落地、政策落實、項目申報、政務服務、商務拓展、科研配套、市場對接、投資融資等方面,不斷創新服務產品,提供無障礙、一站式、個性化、全方位的服務。
以中國沈陽留創園為例,園區建立了專業化的公共技術服務平臺、科技投融資和上市服務平臺、綜合服務平臺、國際合作平臺、中介支撐平臺、產業化平臺等六大平臺,顯著提高了園區科技成果轉化能力和創新資源聚集整合能力。
“栽下梧桐樹,引得鳳來棲”,留學人員創業園未來要實現可持續發展,也必須與時俱進、不斷創新。下一步,以留學人員創業園建設為核心,我國將大力推動留學人員“眾創空間”建設,留學人員創業園建設標準指引、研究支持創業園發展的意見等也將陸續出臺,留創園必將為中國的發展創造更大的價值!
為防止簡歷投遞丟失請抄送一份至:boshijob@126.com(郵件標題格式:應聘職位名稱+姓名+學歷+專業+中國博士人才網)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