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年底,各種形式的人才專家走訪慰問活動接踵而至。年底走訪慰問專家學者抓住了人才返鄉、節日關懷的時間節點,讓人才親身感受到政府的溫暖和重視,增強工作積極性和歸屬感。筆者發現個別地區將統一采購的慰問品“送上門”就萬事大吉,雖然祝福送上了,但著實有走過場之嫌。
人才慰問也要有“準星兒”。首先,提前做“功課”。要認真對待每一位人才專家,對其民族宗教、教育背景、家庭情況、研究方向、項目進展等信息全面掌握,提前了解人才專家們缺什么,急什么,才能在走訪慰問專家時“心中有數”,繼而在幫助專家解決困難時“有招數”,真正讓“點對點”式慰問變成“心連心”的互動。
其次,慰問要“走心”。要注重方式多元化,可以通過茶話會、訪談會等方式集中座談,也可以通過外出參觀、民主評議等方式互動交流,通過豐富慰問“菜單”,讓專家學者能夠選擇更舒心的方式。同時,要將“走心”融入每一句關心的問候、每一項關愛的措施、每一個關注的細節和每一次關懷的行動,讓專家人才們在細微之處感受到重視和溫暖。
再次,跟蹤要“及時”。對人才的關懷不能“年底突擊”,更不能止于“走訪慰問”,要多下功夫在平時,建立有問必答、答有必解、解必有效的工作機制。積極與人才溝通反饋,既要重視人才解決出入境、落戶、住房、子女就學、社會保障等一般性的問題,也要幫助解決創新平臺申報、專利申請等個性化問題,做到精準幫扶,通過實實在在地為人才解決實際問題,讓人才減少后顧之憂,安心創新創業。
(作者單位:山東省安丘市委組織部)
為防止簡歷投遞丟失請抄送一份至:boshijob@126.com(郵件標題格式:應聘職位名稱+姓名+學歷+專業+中國博士人才網)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