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另类激情_日本三级视频在线播放_中文字幕在线不卡_国产高清视频在线播放www色

您的位置:中國博士人才網 > 新聞資訊 > 人才工作 > 上海科技大學全球引才已有三位諾獎得主

關注微信

上海科技大學全球引才已有三位諾獎得主

時間:2016-03-28來源:解放日報 作者:徐瑞哲

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上科大全球引才已有三位諾獎得主

組織國際知名學者組成師資招聘委員會,公開招聘常任教授,正建千人規模專任教師隊伍

在湯森路透集團最新發布的一篇報告中,上海科技大學iHuman研究所的創始所長、特聘教授雷蒙德·斯蒂文斯入選“2015年全球高引用科學家”(生物學與生物化學、藥理學與毒理學領域)。上榜科學家去年發表了最多數量的“高引用論文”,這些論文都是各自領域引用率達到前1%的論文,在本領域產生了巨大影響。

在高度國際化的iHuman研究所,與這名外籍所長同在“結構生物學”研究方向上,還有一位特聘教授Kurt Wüthrich。他是2002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也是上海“人才”入選者。盡管諾獎得主與“全球高引用科學家”并無直接關系,卻與全所乃至全校的高端人才集聚,發生著化學反應。

在位于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上科大,這樣特聘而來的諾獎得主其實還有兩位。如此高的“諾獎密度”,在國內高校和科研院所乃至某一區域內,都十分鮮見。

外籍所長背后的諾獎得主

斯蒂文斯教授于2012年領銜組建了上科大iHuman研究所,聚焦人體細胞信號轉導的分子機制和與之相關的新藥發現研究。而Wüthrich在建所的次年便受聘為iHuman 教授,成為該所目前7名課題組長之一。他來時,上科大校園在張江核心區正式啟動建設還只有3個月,但全校人才隊伍建設早已“糧草先行”。

iHuman還不是上科大諾獎得主最多的研究所。截至今年3月15日,根據科研成果社會影響力評價系統(Altmetric)披露的數據,上科大免疫化學研究所理查德·樂納教授課題組在《美國科學院院報》上發表的論文,提供了治療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的新思路,論文分值達到187的高分,在被追蹤的所有科研成果中達到前5%的頂尖水平,表明其得到非常高的國際社會關注。

有意思的是,這位樂納教授也是免疫化學所的創始所長和特聘教授; 而所長的背后,還有兩位諾獎得主,作為特聘教授來“撐腰”。他倆便是2006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Roger D.Kornberg,以及2013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James E.Rothman。

目前,二人也是全所10名課題組長中的一員。在這支“國際范”十足的組長隊伍中,他們這樣的洋教授達6人。在上科大面向全球引人覓才的過程中,諾獎得主們帶來了無形的學術聲譽影響。

諾獎教授身份與工作之變

說來也巧,最晚加盟上科大特聘教授團隊的諾獎得主Rothman,在來華受聘時還并非諾獎得主,而且他最初的來意與目前的工作也并不完全一致。

Rothman今年66歲,他在哈佛大學醫學院獲得博士學位,又在麻省理工學院從事博士后研究。之后,美國頂尖名校貫穿著他的職業生涯——從斯坦福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直到2013年時擔任耶魯大學細胞生物學系主任。正是那年夏天,他來到遙遠的中國,接受了剛剛成立9個月的上科大免疫化學研究所特聘教授一職。

中科院上海分院院長、上科大黨委書記朱志遠表示,最初Rothman在上科大的工作以開設課程、學術討論為主,不涉及科學研究。而他在訪問上科大時,參觀了位于中科院上海浦東科技園的國家蛋白質科學中心。他發現,張江這個科創中心已集聚了一批有相當水平的科研設施和科研人才,與國家蛋白質科學中心、上海光源、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中科院上海藥物所新藥創制平臺、上海微小衛星工程中心等國家級科研機構和大科學裝置融為一體,與張江產業界、投資界有機銜接。而且,這個創新生態圈穿越了大學、院所乃至企業之間的圍墻,不同體系的人員可以攜手研究。

同年的秋天,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在瑞典揭曉,Rothman等3位科學家因發現細胞內主要運輸系統——囊泡運輸的調控機制而分享大獎。當時,上科大執委會主席江綿恒第一時間向Rothman發去了賀信。

而此時,Rothman已經與中科院反復討論,為上科大制訂好研究計劃、開始組建研究團隊,并在免疫化學研究所建立了核心實驗室,在細胞生物學領域進行實質性科研工作,合作開展起國際研究。

中外院士高配師資逾30人

領軍者總有一面旗,振臂一呼天下應。在堅持高標準的前提下,上科大正面向國際國內知名大學和科研機構公開招聘常任教授,學校和學院層面組織國際知名學者組成師資招聘委員會,實行與世界一流大學接軌的招聘程序,確保教研人員招聘的高質量與公平性。

上科大由上海市人民政府與中國科學院共同舉辦,正式獲批籌建還未滿4年,如今卻已是海內外師資薈萃之地,諾獎教授只是代表人物之一。在新校園全部建成的過渡期內,學校至2015年底已建立84個課題研究組,科研工作全面開展,高水平科研成果開始涌現。

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底,學校已選聘380位專任教師,包括90位常任教授、290位特聘教授。他們中,有4位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1位英國皇家學會會士、26位中國科學院院士、3位中國工程院院士、94位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以及63位國家、外專、青年、上海等各層面“人才”人才。

除了研究所所長,除了課題組長,全校四大學院全部聘請來自校外的國際知名學者和資深業界專家擔任院長,比如: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楊培東教授擔任物質學院院長,耶魯大學林海帆教授擔任生命學院院長,HTC/威盛集團董事長王雪紅擔任信息學院院長,上海紐約大學原副校長李玫擔任創業與管理學院院長。

按規劃,圍繞小規模、國際化、高水平的創新型大學辦學目標,上科大正與目前約1600人、規劃約6000名的本科生、研究生規模相適應,按照1:10到1:12的師生比,建立一支約千人規模的專任教師隊伍,其中常任教授占半。對于這個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核心依托機構,最高為諾獎級別的一流人才正源源而來。

為防止簡歷投遞丟失請抄送一份至:boshijob@126.com(郵件標題格式:應聘職位名稱+姓名+學歷+專業+中國博士人才網)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