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國家知識產權局人事司司長 王嵐濤
中國人才研究會副會長、河海大學教授 趙永樂
【政策亮點】
保護權益:完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加快出臺職務發明條例。建立人才引進使用中的知識產權鑒定機制。
強化激勵:賦予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使用、處置和收益管理自主權。依法賦予創新領軍人才更大人財物支配權、技術路線決定權。研究制定國有企事業單位人才股權期權激勵政策。
支持創新:高校、科研院所科研人員經所在單位同意,可在科技型企業兼職并按規定獲得報酬。打造一批低成本、便利化、開放式的眾創空間。
武漢某高校一名教授研制出我國首臺高性能全數字化平板PET樣機,雖然其空間分辨率、時間分辨率等關鍵指標領先國際水平,但由于沒有相應的處置權,這項成果“沉睡”了3年,其領先優勢逐漸消失。這一現象在科技創新領域并不鮮見。
為破解人才激勵難題,近日出臺的《關于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提出強化人才創新創業激勵機制。國家知識產權局人事司司長王嵐濤和中國人才研究會副會長、河海大學教授趙永樂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意見》打破了政策束縛和制度羈絆,使各類人才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由人才資源帶來的紅利將為“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實現貢獻更大力量。尤其是《意見》將我國對人才資源的重視投射到每一個人才身上,逐一解決權益保護、收入分配、政策扶持等人才個體真正關心的問題,讓人才能夠合理地共享創新成果收益,必將激發出全社會更大的創新創業熱情。
在保護和激發創新“火種”中,知識產權保護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圍繞職務發明的爭議更是其中的焦點。做出了“蛋糕”卻只能吃點“蛋糕屑”的現狀寒了不少職務發明人的心。雖然已有法律規定職務發明的知識產權歸單位,發明人享有署名權和獲得獎勵(報酬)的基本權利,但在實施中主要依靠單位“自覺”。王嵐濤表示,《意見》提出加快出臺職務發明條例,將為合理劃分單位和創新人才之間的權益,最大限度地調動人才的創新積極性提供法律保障。
在對人才權益進行保護的同時,不能忽視知識產權風險的防控。曾有企業和地方政府對科研與產業化活動中的知識產權風險防控認識不足,有的引進人才良莠不齊、魚目混珠,有的因商業秘密保護等問題處理不當引發嚴重糾紛,導致部分科研項目出現失誤。針對這些現象,《意見》提出建立人才引進使用中的知識產權鑒定機制,王嵐濤指出,這一機制的建立既能減少人才引進和使用中的資源浪費,也有利于防控知識產權風險,讓人才更好地服務于經濟社會建設。
成果轉化是創新驅動發展的核心,也是人才價值實現的重要途徑。針對成果轉化率偏低、人才創新積極性不高的現狀,北京、湖北、南京等相繼出臺地方性科技成果轉化政策;去年8月,《中華人民共和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修訂完成。在總結和推廣相關經驗的基礎上,此次《意見》重申賦予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使用、處置和收益管理自主權;允許科技成果通過協議定價、在技術市場掛牌交易、拍賣等方式轉讓轉化。趙永樂認為,這反映出政府在減少行政干預、下放自主權上一以貫之的決心,有利于打通人才、科技、經濟社會發展的通道,將更有效地調動科研單位和人才的創新積極性。
收入分配激勵是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重要手段。股權期權激勵作為一種長期激勵手段,讓科研人員能夠合理分享創新財富,已在現代企業中普遍推廣。現實中,不少地方也已開始試行并取得了良好效果。趙永樂認為,《意見》提出研究制定國有企事業單位人才股權期權激勵政策,正是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針對我國激勵機制的短板提出的改革舉措。他同時指出,股權期權激勵是一種有效手段,但要防止國有資產流失造成的國有企事業單位“空心化”等問題,因此,《意見》規定“對不適宜實行股權期權激勵的采取其他激勵措施”,體現了堅持“兩點論”與“重點論”的統一。
完善的激勵機制包括對人才創新創業的支持與推動。近年來,不少地方出臺規定,允許高校、科研院所等事業單位科研人員離崗創業或保留身份領辦創辦科技型企業,但政策的落地情況卻不樂觀。一些科研人員離崗創業還存在人事關系、社會保障等諸多顧慮,特別是省區市出臺的政策文件對部屬高校院所的約束力不大。趙永樂指出,《意見》從國家層面對事業單位科研人員離崗創業和在科技型企業兼職取酬作出明確規定,同時允許高校、科研院所設立一定比例的流動崗位,吸引具有創新實踐經驗的企業家、科技人才兼職,這彌補了地方政策的不足,健全了科技人才在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之間順暢流動的機制,對激發人才隊伍的創造活力意義重大。
對創新創業的支持也包括為人才提供筑夢的土壤。尤其是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環境下,如雨后春筍般大量涌現的眾創空間滿足了人才對市場化創新創業平臺的渴求,其中不乏運營成功的典型。趙永樂表示,《意見》提出總結推廣各類創新創業孵化模式,打造一批低成本、便利化、開放式的眾創空間,順應了時代熱潮,頗具新意。眾創空間作為一種孵化器,既解決了行政主導下不容許創新失敗的問題,又能為人才提供全方位創新創業服務,有利于構建更加完善的人才激勵機制。
為防止簡歷投遞丟失請抄送一份至:boshijob@126.com(郵件標題格式:應聘職位名稱+姓名+學歷+專業+中國博士人才網)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