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另类激情_日本三级视频在线播放_中文字幕在线不卡_国产高清视频在线播放www色

您的位置:中國博士人才網 > 新聞資訊 > 人才工作 > 浙大高保真三維數字技術揭秘千年摩崖碑

關注微信

浙大高保真三維數字技術揭秘千年摩崖碑

時間:2016-05-16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朱原之 周煒 嚴紅楓
 

西晉胡奮登高紀功碑碑首“晉”。李志榮攝

西晉胡奮登高紀功碑近景。李志榮攝

 

5月10日,接近中午,浙江大學紫金港校區西三教學樓傳出陣陣歡呼聲——浙大文化遺產研究院、山西大學和山西博物院的學者們聚集在一塊55英寸的電子屏前,興奮不已。山西忻州一塊西晉時代摩崖碑的“身世”之謎終于在這一天解開了。

經確認,碑主是西晉使持節監并州諸軍事胡奮,這塊碑是在他平定并州胡亂獲勝后的登高紀功碑,為迄今山西省境內發現的第一塊西晉碑。當天下午,專家們立即向山西省文物局報告了這消息。專家們說,這次成功識碑,浙江大學自主研發的高保真三維數字化技術功不可沒,這雙“慧眼”幫助人們識別了僅靠肉眼無法識別的細節與關鍵信息。

忻州定襄居士山摩崖碑位于忻州市定襄縣城東南十五里居士山海拔1429米的山脊,處于一條古道的必經之地。據介紹,這塊碑是1923年由鄉紳牛誠修首次發現著錄的,當時,他認為這是北魏正光年間爾朱榮碑。2003年6月,忻州市文物管理處對此碑刻進行考古調查,拓印并識讀,收獲甚小,年代及碑主問題均無突破。2008年,有學者發表論文提出是曹魏青龍元年秦朗碑,但一直不能令人完全信服。

5月11日上午,記者在浙大文化遺產研究院的工作室看到,地面上鋪著一張長約2.9米,寬約1.3米的拓印件。邊上立著一塊55英寸顯示屏,被高保真三維掃描處理后的碑文圖像在屏幕上放大顯示。識讀工作還在繼續,但最關鍵的信息已經被“破解”了。

拓印件上,靠近邊緣的字跡就像一片迷霧,完全辨識不清。即使用盡眼力,碑額上第一個字只能看到三條淡淡的橫線。是“奉”字,還是“秦”字?意見十分不統一。大家轉向大屏幕,通過鼠標控制,屏幕上這塊碑可以被無限放大,并任意調節角度及光照條件。當調節到一個特定角度,大家猛然發現三“橫”邊上還有兩“豎”——“應該是‘晉’字!”。“解”出了“晉”字,學者們迅速鎖定了年代即為西晉。用同樣的方法,專家們繼而識讀出碑文中“奮字玄威”等內容,確定了碑主就是胡奮的判斷,且能與《晉書》等史料相印證。

“一直以來是猜也猜不出,現在是猜都不用猜,確定了。”山西博物院學術委員會主任渠傳福掩飾不住興奮,“從前我們除了實地辨認和拓片辨認,沒有其他辦法,現在看來,新技術能幫我們‘看’到很多不可能。”渠傳福認為,山西中部和北部歷來是文化交錯、胡漢雜糅的地區,確定了這塊碑的時代和碑主,對研究民族關系和民族交往的歷史文化就非常珍貴。

浙大文化遺產研究院教授曹錦炎介紹,一年前,山西當地文物管理單位與浙大文化遺產研究院合作開展忻州市七巖山、居士山數字化考古調查和數字化文物保護工作。浙大自主研發的高保真三維數字技術,首先用3D激光掃描儀為碑體做一個精度0.2毫米的“全身”掃描;掃描圖像導入合成及分析軟件后,原本石頭的質地和紋理等干擾因素被移除,分析軟件調整觀察碑面的角度和光線,這一過程類似在實地用電筒照射碑面并用肉眼觀察辨認的過程,但更加清晰。

“這部分技術,我們原是為西安碑林的數字化保護做的研發,是專門針對碑刻類文物研發的文物數字化技術。這項技術能在這次胡奮碑的識讀中發揮作用,讓我們很受鼓舞。”曹錦炎說。

據了解,浙江大學自主研發的高保真文物三維數字化記錄和建模技術正在全國幾十處文物保護現場使用。(本報通訊員 朱原之 周煒 本報記者 嚴紅楓)(原標題:浙大自主研發的高保真三維數字技術,讓山西迄今發現的第一塊西晉碑碑文內容得以辨識——三維“慧眼”揭秘千年摩崖碑)


為防止簡歷投遞丟失請抄送一份至:boshijob@126.com(郵件標題格式:應聘職位名稱+姓名+學歷+專業+中國博士人才網)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