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另类激情_日本三级视频在线播放_中文字幕在线不卡_国产高清视频在线播放www色

您的位置:中國博士人才網 > 新聞資訊 > 人才工作 > 哈佛女博士研究用豬器官拯救絕癥患者 獲近4千萬美元融資

關注微信

哈佛女博士研究用豬器官拯救絕癥患者 獲近4千萬美元融資

時間:2017-08-31來源:華西都市報 作者:91boshi

 

哈佛女博士用豬器官救絕癥患者 獲近4千萬美元融資

 

 楊璐菡博士

 

每天全世界要發生多少在等待器官移植的絕望中死去的悲劇。以美國為例,正在排隊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高達12萬人,然而每年成功進行器官移植手術的只有三萬人。

 

那些在生死線上掙扎著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們,專門從事器官移植的年輕中國科學家楊璐菡帶來了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未來有望把豬的器官移植到人的身上。楊璐菡,今年31歲,四川峨眉山市人,2004年從成都七中考入北京大學,后來到哈佛大學攻讀碩士。

 

今年8月,《科學》雜志刊登了這一項重量級的研究成果。把豬的器官移植到人的身上,如何解決倫理問題?這是否意味著人可以長生不老?針對這些問題,封面新聞記者近日通過郵件,獨家專訪到楊璐菡。

 

據估計,在2016年,每天都有22名患者在等待器官移植的過程中死去。楊璐菡博士的導師,哈佛大學知名遺傳學家George Church教授也參與了這項研究,他說將來有望為大量患者提供肝臟、腎臟、肺、心臟等器官,甚至可以為糖尿病患者提供全新的胰臟,能夠拯救這些患者,是一樁功德無量的事。

 

今年8月中旬,《科學》雜志刊登了一項重量級的研究。來自浙江大學、云南農業大學、重慶第三軍醫大學、哈佛大學以及其他科研機構與公司的團隊使用基因編輯技術,一舉解決了將豬器官移植到人體內的關鍵難題。這項研究的主要負責人是80后科學家楊璐菡博士。

 

楊璐菡的成長可謂是一帆風順。2001年,楊璐菡通過外地生考試進入成都七中,當年她是峨眉山市中考第一名。2004年7月,楊璐菡代表我國赴澳大利亞參加第15屆國際生物學奧林匹克競賽并榮獲金牌,被保送至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工作之后的楊璐菡身上有很多光環,2014年,楊璐菡被福布斯雜志評為2014年30歲以下30個科學醫療領域(30 under 30)領軍人物之一。2017年3月,楊璐菡入選入選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評出的2017年度“全球青年領袖”

 

2017年,楊璐菡的團隊拿到了Biomatics Capital與ARCH Venture Partners共同領投的A輪融資,融資值高達3800萬美元。

 

哈佛女博士用豬器官救絕癥患者 獲近4千萬美元融資

 

對話:

 

人的生命是最高的倫理道德   豬的器官是用來救命的

 

封面新聞:為什么要移植豬身上的器官而不是其他動物?

 

楊璐菡:有些豬的器官大小和功能和人相似,所以用豬作為一個模式動物是最合適的。

 

封面新聞:預計什么時候可以實現在臨床上的使用?

 

楊璐菡:我們現在還在試驗的早期,所以很難預計什么時候可以用到臨床。

 

封面新聞:如果實現了把豬的器官移植到人的身上,是否意味著可以降低醫療成本?

 

楊璐菡: 把豬的器官放在人身上是解決了器官供體一個很大需求,我們當然是希望能廣泛的應用,幫助到廣大患者。

 

封面新聞:如何解決倫理問題?

 

楊璐菡:上世紀90年代的時候,有一個很大的學術機構做了一些調研,不管是人有什么背景和什么宗教信仰,人的生命是才是最高的倫理道德,我們通過器官移植是想要實現治病救人的目的。

 

封面新聞:如果豬的器官可以替代人的器官,是否意味著只要器官出了問題就可以換器官,這樣人就可以長生不老了?

 

楊璐菡:在美國大概每年大概有10多萬人等待著器官需要救命,但是每年只有20%、30%的人能得到器官,別人都在漫長的等待中,而在中國這個缺口更大,我們主要是希望能優先給這些器官壞死,面臨生命危險的病人提供器官。

 

封面新聞:豬的基因對人來說存在健康風險,可能導致新型疾病的傳播,如何解決這個難題?

 

楊璐菡:我們這次的研究主要是就是想證明我們可以敲出豬內源性逆轉錄病毒,然后不讓他出現新型的疾病傳播,我們研發成果正好證實了這個結論。

 

封面新聞:您在實驗中遇到最大的難題是什么?

 

楊璐菡:這個實驗的難度非常達大,一方面這是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在動物的基因組進行基因編輯;第二是我們之前不知道去掉了這個內源性病毒,豬會不會活下來,我們的團隊非常的敢想敢做,而且有勇于創新的精神,我們在過去一兩年做的別人十多年沒發做事兒。

 

未來不是你要去地方,而是你要創造的地方

 

封面新聞:之前有報道說你們已經拿到了3800萬美金的融資,這筆錢怎么用?

 

楊璐菡:融資主要是實現在前臨床階段,證明把豬的器官移植到人體上是安全有效的。

 

封面新聞:在你的成長過程中,對你影響最深刻的人和事情?

 

楊璐菡:我高中時期就讀的成都七中的化學競賽教練文宗,不僅教會了我們怎么學習生物,并且也教會我們怎么學習,文老有一次給我說了一句話,印象挺深刻的:“未來不是你要去地方,而是你要創造的地方。”所以這句話對我后來學習生活和工作都一直有很多的影響。

 

封面新聞:您多次說過,您是地地道道的中國人,希望回饋祖國,是否有計劃在中國發展事業?

 

楊璐菡:我從七中畢業之后進入了北大,獲得了生命科學學院和心理學系的雙學位,后來去了哈佛。再后來創業,做器官移植的工作,我作為一個中國人,接受到了最好的教育,我希望能做一些事情,為所有的病人,為這個社會做貢獻。

 

人物介紹:楊璐菡和她在哈佛的博士生導師、美國科學院及工程學院雙料院士喬治·丘奇創立了一家叫eGenesis的生物技術公司,致力于推動異種器官移植臨床應用。從2014年起,楊璐菡做為異種器官移植課題帶頭人,帶領10個人的科研團隊在哈佛和eGenesis利用新發明的一種叫做CRISPR-Cas9的“基因剪刀”技術,敲除豬基因組中可能的致病基因。

 

為防止簡歷投遞丟失請抄送一份至:boshijob@126.com(郵件標題格式:應聘職位名稱+姓名+學歷+專業+中國博士人才網)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