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9日,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理查德·塞勒在芝加哥家中手持自己的著作拍照。 新華社/路透
2017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9日揭曉,美國經濟學家理查德·塞勒憑借在行為經濟學領域的卓越貢獻而摘取這一獎項。瑞典皇家科學院在一份聲明里說:“通過探索有限理性、社會偏好以及缺乏自制的后果,他展示了這些人性特征如何系統性地影響個體決策以及市場結果。”
“他使經濟學更人性化”
塞勒現年72歲,出生于美國新澤西州東奧蘭治,是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行為經濟學教授。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心理學、經濟學等交叉學科,被認為是“現代行為經濟學和行為金融學領域的先鋒經濟學家”。
不少人認識塞勒,是通過他2008年與卡斯·森斯坦合著出版的《助推》(N udge)一書。這本書講述了政府需要用行為經濟學方面的知識對政策進行優化設計,引導人們在教育、投資、衛生保健、抵押貸款及環境保護等領域做出最優決策。
按照塞勒的描述,不需要強制性手段,也不需要硬性規定,“助推”便能保證人們收獲自由選擇權。這股輕輕推動人們做出最優選擇的力量,就是“助推”。
瑞典皇家科學院9日評價,塞勒使經濟學“更人性化”。
“整體而言,理查德·塞勒所作貢獻在個體決策的經濟學分析與心理學分析之間架設了一座橋梁,”瑞典皇家科學院說,“他的經驗主義發現和理論見解有助于創造新型且迅速拓展的行為經濟學領域,給經濟研究和政策的諸多領域帶來深遠影響。”
塞勒將獲得900萬瑞典克朗(約合735萬元人民幣)獎金。塞勒9日接受電話采訪時說,得知獲獎,“我很高興”。在他看來,“經濟主體是人”,而人并非嚴格按照理性作出決策,外界認識到這一點非常重要。
當有記者問及獎金用途,塞勒調侃稱,為了與他的研究成果保持一致,“我會盡可能非理性地去花這筆錢”。
今年諾獎全部揭曉
諾貝爾經濟學獎是每年最后宣布的諾貝爾獎項,2017年度其他獎項均已于上周揭曉。
諾貝爾經濟學獎的正式名稱是“瑞典國家銀行紀念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經濟學獎”,并非依照瑞典工業家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的遺囑設立。
諾貝爾1895年立下遺囑,設立化學獎、物理學獎、文學獎、生理學或醫學獎、和平獎五個獎項。瑞典國家銀行1968年為紀念諾貝爾而增設經濟學獎,并于1969年首次頒獎。
盡管誕生日期不同,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地位與物理學獎、化學獎等其他五個獎項并無差別,均由瑞典皇家科學院頒發。有趣的是,它們的獎金來源不同,經濟學獎的獎金由瑞典國家銀行支出,而其他獎項的獎金則出自諾貝爾基金會。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在諾貝爾經濟學獎領域長期占據壟斷地位,幾乎半數獲獎者來自美國。2000年至2013年期間,美國經濟學家或獨得或與他人共同摘取,總之年年都拿下經濟學獎。
人物
理查德·塞勒
理查德·塞勒是行為經濟學和行為金融學領域的重要代表人物。1945年出生于美國新澤西州,曾先后在羅徹斯特取得文學碩士(1970)和哲學博士(1974)學位。先后執教于羅徹斯特大學(1971-1978)和康奈爾大學(1978- 1995),1995年起任芝加哥大學商業研究生院行為科學與經濟學教授、決策研究中心主任至今。現為美國經濟學會會員、美國藝術與科學研究院院士。
在理論研究上,塞勒對反常行為、經濟人假設、稟賦效應、跨期選擇、心理賬戶和股票市場均做出重大貢獻。在實際應用上,塞勒通過助推思想和選擇設計來分析和解釋了消費者行為和包括社會福利政策和儲蓄投資研究在內的政府政策行為。
數字
諾貝爾經濟學獎頒發以來的一些歷史數據(1969-2016):
48次
諾貝爾經濟學獎1969年首次頒發,一共頒發了48次。
24次
24次諾貝爾經濟學獎由1名經濟學家獨得。
1人
只有一名女性經濟學家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Elinor Ostrom2009年因在經濟治理研究領域的貢獻而獲獎。
51歲
Kenneth J.Arrow是最年輕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他在1972年因一般經濟均衡理論和福利理論獲獎。
90歲
Leonid Hurwicz是最高齡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他為經濟機制設計理論奠定基礎,在2007年獲獎。
67歲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的平均年齡為67歲。
9位
宏觀經濟學是諾貝爾經濟學獎最主要的獲獎領域,有9位經濟學家因相關研究而獲獎。
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