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太原1月2日電(記者王菲菲)為深化高等教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高校專業與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相適應,山西提出將用3年時間將全省高校現有本科專業數量削減15%—20%,總數削減200個以上,并增設100個以上急需新興專業。
山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日前出臺的《關于高等教育本科專業優化調整的指導意見》指出,這個省將主要限制淘汰過剩低質錯位專業,對全省布點較多、規模較大、近3年社會就業率較低、社會需求飽和的本科專業,原則上限制新增或調整撤銷;對本科教學水平評估不合格、生師比不達標、質量保障體系不完備、人才培養質量不高的本科專業,原則上限制新增或調整撤銷;對與學校辦學目標定位不匹配、結構不合理、與經濟社會發展需求脫節、招生質量不高的本科專業,原則上間招、減招、合并或調整撤銷。
在裁減“腫、繁、虛、雜、舊、僵”專業的基礎上,山西還將增設布局急需新興專業,著重發展面向未來高科技的大數據、人工智能、機器人、3D打印等對應的新型專業或交叉專業。
山西省教育廳廳長吳俊清介紹,專業調整要與招生計劃、財政補助、專業評估、教師隊伍等進行聯動,并將專業優化調整工作作為考核高校領導班子的重要指標,對專業優化調整工作不力的在考核中一票否決,對黨政主要負責人進行問責。
為防止簡歷投遞丟失請抄送一份至:boshijob@126.com(郵件標題格式:應聘職位名稱+姓名+學歷+專業+中國博士人才網)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