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沒想到能評上國內的職稱,這張證書不僅是對我專業水平的認可和鼓勵,也讓我充分感受到山東職稱制度越來越靈活開放。我對青島這座城市的歸屬感越來越強了。”于立平說。
對于立平這樣的外籍人才來說,參加國內的職稱評審曾有兩道難邁的“門檻”,首先就是外籍專業技術人才不允許在國內參加職稱評審的規定。
2017年初,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深化職稱制度改革的意見》,規定“在內地就業的港澳臺專業技術人才,以及持有外國人永久居留證或各地頒發的海外高層次人才居住證的外籍人員,可按規定參加職稱評審。”2017年8月,青島市先行一步,進一步拓寬職稱評審范圍,暢通申報渠道,打破戶籍、身份、檔案、體制內外等限制,將符合條件的港澳臺、外籍人員等全部納入評審范圍。
外籍人才要獲得國內職稱,第二道“門檻”是國內職稱和國際職稱之間沒有對應關系,從海外引進的優秀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在國內參評職稱,需要從頭開始逐級晉升,這與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的水平現狀不相適應。在省人社廳指導下,青島市人社部門大膽探索、先行先試,將外籍人才的海外工作經歷、學術和專業技術貢獻作為重要的評審依據,根據參評人的業績、能力、水平直接申報相應專業技術職務資格,不受國內任職和年限限制。
正因這一系列改革之舉,于立平憑借其在物聯網等領域的突出成績,符合直接申報高級職稱的條件,最終“一步到位”直接評上了高級職稱。“不拘一格‘評’人才,讓不同職業、身份的人才都能得到公允的評價和合理的待遇,才能為經濟社會發展構筑起堅實的專業技術人才基礎。”青島市人社局專業技術人員管理處處長李桂民說。
“黨的十八大以來,山東把改革完善職稱制度作為優化人才評價的重要舉措,打造全國職稱制度改革‘試驗田’和政策‘發源地’。”省人社廳廳長于富華表示。職稱外語和計算機不再作為職稱評審的必要條件,向高校、科研院所、地方下放職稱評審權,改革基層衛生專業技術職務資格評審制度……一系列改革舉措陸續推出,讓越來越多的人像于立平一樣享受到職稱改革紅利。
為防止簡歷投遞丟失請抄送一份至:boshijob@126.com(郵件標題格式:應聘職位名稱+姓名+學歷+專業+中國博士人才網)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