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公共廁所、PM2.5……
小數據背后的大生態
一座城市的星巴克數量有多少?開放廁所的數量如何?人均擁有綠地面積多少?交通擁堵狀況怎樣?PM2.5濃度如何?……翻開這份指數報告,你會看到很多意想不到的數據樣本。
“過去,我們僅以經濟要素作為考量城市、吸引人才的指標。但是,在健康的生態系統中,一個城市的吸引力和承載力,包括房價物價、創新要素、自然環境、文化氛圍、公共服務等,同樣是決定人才去留的重要條件。”微鏈聯合創始人柳榮軍說。以星巴克門店數量為例,上海687家,北京306家,杭州201家,深圳153家……一般來說,星巴克數量越多,說明城市中青年群體聚集度越高。
人才是美好生活的創造者,也應該是美好生活的享受者。這一次,微鏈聯合浙江大學浙商研究院、獵聘網,首次在全國提出“城市人才生態指數”概念,通過指數研究方法,對國內28個直轄市、副省級城市和省會城市進行分析和排名,系統解構城市人才發展環境。
和一般指數不同,該項指數明確將城市生活生態和自然生態作為重要指標,設置了衛生醫療機構覆蓋人數、人均綠地面積、每萬人擁有公交運營車輛、每十萬人城市軌交里程和城市清潔指數等五項二級指標,以反映一座城市的醫療資源、綠色資源、交通資源和城市開放程度。同時,設置了PM2.5濃度和空氣質量優良天數占比兩項指標,以此了解該城市自然生態對人才的“親切”程度。
根據最終綜合排名,北京、上海、深圳分列城市人才生態指數前三名,屬于城市人才生態第一梯隊;寧波則和廣州、南京、杭州、廈門、武漢、青島等城市一起位于第二梯隊,其他城市則屬于第三梯隊。
“沒有一座城市是完美的。我們也是希望通過這份報告釋放積極信號,促進城市決策層更加關注人才和城市的生態關系,讓兩者相融互促、和諧共進。”柳榮軍說。
頂尖人才、青年才俊、技能人才……
“1+X”舉措背后的人才生態“組合拳”
作為此次指數的發布地,寧波對于人才生態同樣有自己的一套辦法。
“寧波素來重視人才生態建設,無論是城市經濟、生活、消費,還是人才創新、自然環境優化方面都有自己的‘長板’,特別是在商貿氛圍、民營經濟和上市公司的聚集等方面表現突出。”市委人才辦相關負責人說。
為此,寧波連續數年推出了頗具誠意的人才生態建設系列舉措。一系列引才政策組成了一支有溫度、有底氣的“甬家軍”,進入國內外人才市場。今年上半年,寧波全市新增各類人才11萬人,多個數據創近年來最高增幅。去年年底以來,寧波全職引進5名國內外院士,“甬籍院士”全職回歸實現零的突破;引進“國千”“國萬”等領軍人才68人,均實現同比翻番增長。
為了給各類人才營造更好的成長環境,在今年的人才科技周上,寧波現場發布了“1+X”人才生態建設系列舉措——“1”指的是開放攬才產業聚智若干意見;“X”則包括引進頂尖人才、集聚青年才俊、培養技能人才、保障人才安居、優化專家服務等一攬子實施辦法。
據介紹,這一系列“組合拳”,更加突出面向海外引才,更加緊貼產業發展需求,更加聚焦人才“引育用留”全鏈條。這一系列舉措不僅關注到頂尖人才、青年人才、產業人才群體的不同需求,也同樣看到了更加靈活的人才作用機制、更加包容的人才創新創業平臺、更加貼心的人才服務對于構筑人才生態環境的積極意義,涵蓋了職稱評定、績效工資、因公出國、人才金融、人才安居、醫療保障等事關人才成長發展的“關鍵小事”。
據悉,寧波也將以此為契機,實現生態建設“升級”,進一步形成尊重人才、鼓勵創新的社會環境、工作環境和生活環境,更好地打造海內外人才競相生長的“熱帶雨林”,為寧波走在高質量發展前列匯聚更為強大的人才力量。
為防止簡歷投遞丟失請抄送一份至:boshijob@126.com(郵件標題格式:應聘職位名稱+姓名+學歷+專業+中國博士人才網)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