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另类激情_日本三级视频在线播放_中文字幕在线不卡_国产高清视频在线播放www色

您的位置:中國博士人才網 > 新聞資訊 > 人才工作 > 中科院與各國攜手共創“一帶一路”科技合作

關注微信

中科院與各國攜手共創“一帶一路”科技合作

時間:2018-11-06來源:中國科學報 作者:佚名

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與UNESCO簽署相關協議。 中國科學院供圖

中科院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簽署相關協議

本報訊 11月4日,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助理總干事史鳳雅在北京共同簽署了中科院與UNESCO的相關協議。

白春禮與史鳳雅在活動中先后簽署了雙方新的伙伴合作協議和UNESCO國際自然文化與遺產空間中心(HIST)第二期運行合作協議,見證了國際理論物理中心(亞太地區)協議簽署并為其揭牌。

HIST成立于2011年7月,是UNESCO在全球范圍內批準建設的第一個基于空間技術的研究機構,依托中科院空天信息研究院建設。在中科院和UNESCO的指導和支持下,HIST利用空天信息研究院的空間技術優勢,針對柬埔寨、斯里蘭卡、所羅門群島、意大利、突尼斯等國的世界遺產開展了合作,并為亞洲和非洲欠發達國家世界遺產管理人員提供了多期空間技術培訓,取得了可喜的成績。2017年10月,UNESCO執行局通過了對HIST第一期業績評估,認為HIST在過去6年中取得了杰出成績,授權總干事與中國政府代表(中科院)簽署HIST第二期運行合作協議。

國際理論物理中心(亞太地區)是由中科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和國際理論物理中心合作共建的UNESCO二類中心,是UNESCO在我國設立的第一個基礎科學領域的中心。《中國科學院大學與國際理論物理中心關于開發國際理論物理中心(亞太地區)合作備忘錄》是中心成立和建設的綱領性文件,構成中心未來運行的法律基礎。

俄羅斯科學院院長:積極爭取更多支持

本報訊 11月4日,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在北京會見了俄羅斯科學院院長謝爾蓋耶夫、副院長阿德里安諾夫等一行4人。

白春禮首先歡迎謝爾蓋耶夫一行來訪,感謝謝爾蓋耶夫同意擔任“一帶一路”國際科學組織聯盟副主席并率團出席聯盟成立大會暨第二屆“一帶一路”科技創新國際研討會。白春禮進一步強調俄羅斯科學院在聯盟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指出在聯盟框架下未來兩院合作具有廣闊的前景。

謝爾蓋耶夫提議,兩院應積極將此次聯盟成立及大會順利召開向各自政府進行通報,爭取更多的支持。謝爾蓋耶夫還提議在俄羅斯舉行下次聯盟全體大會或理事會會議。此外,結合兩院今年6月份簽署的合作協議,白春禮和謝爾蓋耶夫就合作機制和合作優先方向等問題進行了交流。雙方同意率先在共同感興趣的深海研究和大激光裝置兩個領域召開研討會,并就互建代表處問題達成初步共識。

謝爾蓋耶夫系著名物理學家,因擔任美國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臺俄羅斯團隊負責人而為外界所熟悉。2017年9月當選俄科院院長。今年6月,謝爾蓋耶夫曾到訪中科院,并與白春禮簽署雙方新的合作框架協議。

巴西科學院院長:期待加強優勢互補領域合作

本報訊 11月4日,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在北京會見巴西科學院院長大衛德維奇。

白春禮歡迎大衛德維奇來華參加“一帶一路”國際科學組織聯盟暨第二屆“一帶一路”科技創新國際研討會,并回顧了自今年簽署協議以來中巴兩院在人員交流、聯合研討會等方面的最新合作進展。

白春禮指出,2018年,中國政府提出與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建設“太平洋海上絲綢之路”,中拉科技創新合作面臨新的歷史機遇。中巴同屬發展中大國,巴西科學院是中科院在拉美的重要合作伙伴,希望巴西科學院積極發揮其作為發展中國家科學院拉美區域辦公室的作用,充分利用“一帶一路”國際科學組織聯盟的平臺,在推動中巴雙邊務實合作的基礎上,共同推進中科院與拉美地區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科技創新合作,促進該區域能力建設。

大衛德維奇對此深表贊同,他感謝中科院為推動與巴西科學院及中巴兩國科技合作所付出的長期努力。他指出,“一帶一路”國際科學組織聯盟在促進國際學術機構間人員交流、設備共享、人才聯合培養、合作研究等方面可以發揮其他國際組織所不能替代的獨特作用,期待在該平臺下進一步加強中巴兩國在空間科學、農業、生物多樣性、可再生能源等優勢互補領域的合作。

哈薩克斯坦科學院院長:加強化學、資源環境等領域合作

本報訊 11月4日,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在北京會見了哈薩克斯坦科學院院長穆拉特·茹林諾夫、哈薩克斯坦農業科學院副院長阿不都拉·薩帕洛夫一行。

白春禮對茹林諾夫一行的到訪表示歡迎,并介紹了中科院在哈薩克斯坦建設的中亞生態與環境研究中心阿拉木圖分中心的基本情況。他希望中哈雙方在“一帶一路”國際科學組織聯盟框架下,進一步在人員交流、戰略研究和咨詢建議等方面加強合作,共同謀求可持續發展。最后,他希望將中亞生態與環境研究中心建設成中哈科研和教育合作最重要的平臺,進一步推動中哈兩國的科技合作。

茹林諾夫對白春禮的接待表示感謝。他簡要介紹了哈薩克斯坦科學院的發展歷程,并十分贊同白春禮的提議,他表示,將會在聯盟框架下同中方加強化學、資源環境等各領域的合作,最后他邀請白春禮訪問哈薩克斯坦科學院。

當日,白春禮當選哈薩克斯坦科學院院士,茹林諾夫為白春禮頒發外籍院士證書并佩戴徽章。

白春禮是國際知名的化學家和納米科技專家,2012年起擔任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長,2006年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2014年當選英國皇家學會外籍院士,目前還是美國藝術與科學院、俄羅斯科學院、丹麥皇家文理學院、澳大利亞科學院、德國工程院、愛丁堡皇家學會等20余個國家科學院或工程院院士。哈薩克斯坦科學院成立于1946年,是哈薩克斯坦智庫,下設6個學部,7個分院或代表處,現有院士100余名。

保加利亞科學院院長:在“一帶一路”框架下加強同中科院合作

本報訊 11月4日,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在京會見保加利亞科學院院長Julian Revalski及其夫人。

白春禮首先歡迎Revalski的來訪,感謝Revalski同意作為“一帶一路”國際科學組織聯盟的創始成員,并出席聯盟成立大會暨第二屆“一帶一路”科技創新國際研討會。白春禮進一步強調保加利亞科學院在聯盟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指出在聯盟框架下未來兩院合作具有廣闊的前景。Revalski指出,保加利亞科學院愿意在“一帶一路”框架下加強同中科院的合作。

此外,結合兩院今年6月份續簽的雙邊合作協議,白春禮和Revalski就“一帶一路”倡議下加強雙邊科技合作等問題進行了討論,并就在共同感興趣的領域召開研討會和聯合支持合作項目等達成共識。

Revalski畢業于索非亞大學圣克萊分校數學與力學系,2015年成為保加利亞科學院院士,并于2016年當選保加利亞科學院院長,任期至2020年。今年6月,Revalski曾到訪中科院,并與白春禮續簽了雙邊合作協議。

波蘭科學院院長:解決人類社會面臨的科學難題

本報訊 11月4日,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在北京會見了波蘭科學院院長Jerzy Duszynski。

白春禮首先對Duszynski的來訪表示熱烈歡迎,感謝Duszynski同意作為“一帶一路”國際科學組織聯盟的創始成員,并出席聯盟成立大會暨第二屆“一帶一路”科技創新國際研討會。白春禮指出,中波兩院業已存在傳統友誼和互利合作關系,在新形勢下,兩院合作將進一步繁榮發展。Duszynski表示,波蘭科學院愿同中科院共同努力,在“一帶一路”國際科學組織聯盟成員框架下解決人類社會面臨的氣候變化和塑料降解等科學難題。

此外,結合兩院的雙邊協議,雙方還討論了“一帶一路”國際科學組織聯盟下進一步交流與合作的領域、形式和資源。Duszynski代表波蘭科學院邀請中科院科學家參與編寫氣候變暖的科普讀物;希望通過“一帶一路”國際科學組織聯盟吸引更多的海外學生來波蘭科學院所轄大學學習等。

波蘭科學院與中科院有著30多年的合作歷程,是中科院在東歐地區的重要合作單位之一。

Duszynski是生物學家,2007年當選為波蘭科學院院士,2012年當選歐洲科學院院士,2016年當選捷克科學院院士,2017年當選中科院外籍院士。

智利大學校長:期待推進中智雙方科技創新合作

本報訊 11月4日,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在北京會見智利大學校長維瓦爾迪。

白春禮歡迎維瓦爾迪來華參加“一帶一路”國際科學組織聯盟暨第二屆“一帶一路”科技創新國際研討會,并感謝智利大學對中科院南美天文中心有關工作的長期支持,尤其在推動其申請成為國際組織過程中給予的幫助。

白春禮向維瓦爾迪介紹了中科院集科研、高等教育、戰略咨詢、轉移轉化為一體的機構使命,以及中科院在推動國際合作及國際化方面的舉措,特別是中科院的國際人才計劃及人才聯合培養模式。他指出,近年來中拉關系熱度不斷提升,雙方應抓住新的歷史機遇,在天文學、海洋極地、太陽能等優先領域,進一步加強科研合作,促進聯合人才培養。

維瓦爾迪對“一帶一路”國際科學組織聯盟的成立表示熱烈祝賀,期待在該平臺下推進中智雙方科技創新合作。他贊賞中科院在海外建設科教基地的舉措,并表示智利大學作為中科院南美天文中心在智依托單位,將一如既往支持兩國天文界的長期深入合作,并為推動兩國科技交流合作作出貢獻。維瓦爾迪還特別介紹了智利大學科技創新園區的發展規劃,雙方還就利用該平臺推動科技創新合作交換了意見。

中科院與聯合國環境署簽署合作協議

本報訊 11月3日,中國科學院A類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地球大數據科學工程”(“地球大數據”專項)和“泛第三極環境變化與綠色絲綢之路建設”(“絲路環境”專項)與聯合國環境署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中科院副院長張亞平、聯合國環境署首席科學家兼科學司司長劉健等出席簽約儀式并講話。

張亞平對兩個先導專項與聯合國環境署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表示祝賀。他指出,聯合國環境署在促進環境領域的國際合作、設定全球環境議程以及實施環境可持續發展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他表示,中科院作為推動中國科技發展的中堅力量,歷來十分重視與重要國際組織開展合作,致力于充分發揮科學技術在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中的作用。

張亞平指出,在環境領域,中科院與聯合國環境署有著良好的合作基礎及共同的未來愿景,此次兩個戰略合作協議的簽署,將為中科院與聯合國環境署的深入合作奠定良好的基礎。他希望科學家們能夠更好地面向科學前沿、面向全球可持續發展的需求,共同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為推動全球環境可持續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劉健分別與“地球大數據”專項首席科學家郭華東和“絲路環境”專項首席科學家姚檀棟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

塔吉克斯坦科學院院長:為雙邊合作提供一切必要保證和支持

本報訊 11月4日,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張亞平在北京會見了塔吉克斯坦科學院院長拉西米·法爾霍特一行。

張亞平代表中科院院長白春禮歡迎塔吉克斯坦代表團來華出席第二屆“一帶一路”科技創新國際研討會,并簡要回顧了中塔兩院間的科技合作情況。他指出,2014年在習近平主席和塔吉克斯坦拉赫蒙總統的共同見證下,白春禮與法爾霍特簽署了兩院科學合作協議,標志著雙方科技合作步入新的發展階段。“中科院中亞生態與環境研究中心”杜尚別分中心成立后,在生態環境、水文水資源、生物多樣性、減災防災等多個領域取得了顯著成效。他特別感謝塔科院以及法爾霍特長期以來對杜尚別分中心的關心和支持,希望塔方能夠繼續支持該中心的工作,協調塔國各方面的關系,最大程度發揮該中心的作用。

法爾霍特介紹了中塔兩院在冰川聯合調查、水文與水資源利用、生物多樣性與生態系統變化、災害預警與無人機應用等領域的合作情況。他強調,塔科院將為雙邊合作的實施提供一切必要保證和支持。他還就兩院在“一帶一路”國際科學組織聯盟體系中的重點合作領域提出了建議。

吉爾吉斯斯坦科學院院長:兩國科技合作堪稱典范

本報訊 11月4日,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張亞平在京會見了吉爾吉斯斯坦科學院院長穆拉特·朱馬塔耶夫一行。

張亞平代表中科院院長白春禮歡迎吉爾吉斯斯坦代表團來華出席第二屆“一帶一路”科技創新國際研討會,并回顧了中吉兩國科學院間的科技合作情況。他指出,在2014年簽署雙邊科技合作協議后,兩院在開展科學研究、舉辦學術會議、人才培養等領域開展具體務實的合作,并建立聯合研究單元。“中科院中亞生態與環境研究中心”比什凱克分中心建立后,雙方在中亞生物多樣性及高海拔環境適應性、吉爾吉斯斯坦飲用水安全保障與技術示范等項目中開展了研究。

朱馬塔耶夫強調,吉中兩國的科技合作堪稱典范,兩院的合作成果對兩國的關系產生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其中飲用水安全保障等項目還直接為當地社會經濟發展服務,取得了非常好的社會經濟效益。他希望繼續加強與中科院的合作,拓展合作領域,并在“一帶一路”國際科學組織聯盟的平臺上開展更深層次的合作。

蒙古科學院院長:繼續與中科院緊密合作

本報訊 11月4日,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張亞平在北京會見了蒙古科學院院長瑞格戴爾一行。

張亞平代表中科院院長白春禮歡迎蒙古科學院代表團來華出席第二屆“一帶一路”科技創新國際研討會。他指出,在白春禮和瑞格戴爾于2017年實現成功互訪,特別是兩院續簽雙邊合作諒解備忘錄之后,雙方的合作進入了快車道,在沙漠化防治和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等方面取得了進展。中科院還利用國際人才計劃支持了多位蒙古學生來華學習。張亞平強調,在“一帶一路”國際科學組織聯盟體系中,中蒙兩院可開展務實合作,利用多邊舞臺對共同面對的區域性問題開展研究,從而為兩國乃至地區的人民造福,實現區域經濟與社會可持續發展。

瑞格戴爾感謝中科院的邀請,并介紹了蒙古科學院的最新發展情況。他表示,密切的地緣關系為蒙中合作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兩國政府和人民的大力支持更為蒙中關系發展注入了動力,蒙古科學院將繼續與中科院緊密合作,為雙方在“一帶一路”倡議下的科技合作作出貢獻。

歐洲科學與藝術院院長:愿意開展各種形式的科教合作

本報訊 11月4日下午,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張亞平在京會見了歐洲科學與藝術院院長昂格一行。

張亞平代表中科院院長白春禮歡迎昂格來華出席第二屆“一帶一路”科技創新國際研討會,并簡要介紹了中科院在科研、教育和國際合作等方面的情況。他對中科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代表團出席由歐洲科學與藝術院主辦的多瑙河科學院大會,并推動多瑙河地區與“一帶一路”倡議對接,關注多瑙河地區的發展規劃,展開長期性的戰略合作感到高興,還對中國科學院大學與歐洲科學與藝術院資助的“歐洲母校”大學開展合作表示歡迎,認為雙方可以開展聯合培養研究生以及夏令營等活動。

昂格介紹了歐洲科學與藝術院的相關情況,并表示非常愿意與中科院在“一帶一路”倡議下開展各種形式的科教合作。

烏茲別克斯坦科學院院長:對沿線國家科技合作起到巨大推動作用

本報訊 11月4日,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張亞平在北京會見了烏茲別克斯坦科學院院長薩迪科維奇一行。

張亞平代表中科院院長白春禮對烏茲別克斯坦代表團來華出席第二屆“一帶一路”科技創新國際研討會表示歡迎,并向客人介紹了中科院的基本構成、科研成果和國際合作戰略等方面的情況。他指出,中科院與烏科院有著長期且深入的科研合作,取得了一系列豐碩成果。張亞平特別指出,“中科院中亞藥物研發中心”烏茲別克斯坦成果轉化基地的成立標志著中烏兩國的科技合作與交流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他希望進一步深化兩國的科技合作與交流、拓寬雙方合作領域、建立互利雙贏的合作機制。

薩迪科維奇介紹了烏科院的基本情況。他表示,作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沿線國家之一,烏茲別克斯坦和中國的友誼源遠流長,在烏茲別克斯坦歷史博物館中收藏著2000多年前來自中國的物品,是兩國文化交流和商貿合作的最好見證。他對“一帶一路”國際科學組織聯盟的成立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聯盟的成立勢必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之間科技合作、民生改善以及文化交流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雙方還就拓展雙邊科技合作領域和科技人才培養等共同關心的問題進行了探討。

土耳其科技研究委員會主席:將有力促進雙邊和區域科技合作

本報訊 11月4日,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張亞平在京會見了土耳其科技研究委員會主席哈桑·曼達爾一行。

張亞平向哈桑率團出席本次會議表示歡迎。他向土方簡要介紹了中科院科研院所、學部、教育機構“三位一體”的發展架構。他對土方積極支持中科院倡議,共同發起成立“一帶一路”國際科學組織聯盟表示衷心感謝。他表示,土耳其是“一帶一路”沿線大國,有很好的科研傳統和積累。他建議雙方未來加強合作,充分發揮聯盟促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間圍繞可持續發展共性問題開展科技創新合作的平臺作用。

哈桑對中科院邀請其共同發起聯盟表示感謝,對中科院為聯盟成立所作的努力表示欽佩,相信聯盟的成立將有力促進中土雙邊和區域科技合作。他簡要介紹了土耳其科技研究委員會的概況,并表示,中土兩國是“一帶一路”沿線新興發展中國家,兩國政府歷來重視發展科技事業。借參加此次會議之機,他希望土耳其科技研究委員會與中科院建立正式合作關系,并邀請張亞平率團訪土。此后,雙方就簽署一份合作備忘錄達成了共識,并一致同意率先在共同感興趣的領域聯合召開學術研討會以進一步探討實質性的研發合作。

印尼科學院副院長:為沿線國家科技事業發展注入新動力

本報訊 11月4日,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張亞平在京會見了來訪的印度尼西亞科學院副院長載納·阿里芬一行。

張亞平對阿里芬以觀察員身份率團參加“一帶一路”國際科學組織聯盟第一次全體會議表示歡迎。他指出,圍繞“一帶一路”國家面臨的共同挑戰,中科院聯合37家機構共同發起成立了“一帶一路”國際科學組織聯盟,共同開展科技創新、能力建設、技術推廣和向沿線國家提供咨詢建議等。張亞平強調,“一帶一路”國際科學組織聯盟是非政府、非營利性國際科學組織。印尼在“一帶一路”倡議實施中扮演重要角色,他期待印尼科學院將來成為聯盟的正式會員,為共同推動“一帶一路”區域多邊科技合作作出貢獻。

阿里芬對張亞平的接待表示感謝。阿里芬表示,多年來,印尼科學院與中科院在聯合研究和人才培養方面開展了緊密合作,目前印尼科學院有多名青年學者在中科院攻讀學位或進行博士后研究,雙方也正就在印尼建設“海洋生態牧場”項目進行溝通。今天,“一帶一路”國際科學組織聯盟的成立無疑將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科技事業發展加入新的動力

為防止簡歷投遞丟失請抄送一份至:boshijob@126.com(郵件標題格式:應聘職位名稱+姓名+學歷+專業+中國博士人才網)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