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杭州5月8日電(張煜歡)5月8日,中國科學院腫瘤與基礎醫學研究所(下稱中科院醫學所)重大項目人才簽約暨打造生命健康科創高地學術研討會在浙江杭州舉行。會上,中科院醫學所新引進合成生物學和材料學領域的兩個院士團隊,與部分青年人才代表簽約,并為中科院醫學所-澳門大學聯合癌癥實驗室、杭州重離子研發中心揭牌,開啟中科院醫學所二期項目建設序幕。
匯聚海內外人才 壯大院士團隊力量
2019年,浙江省人民政府與中國科學院正式簽署醫學合作協議,以浙江省腫瘤醫院為基礎,共建中科院醫學所、中國科學院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中國科學院大學杭州臨床醫學院。
產學研醫協同發展、所院一體合作共建,是中科院醫學所的一大特色亮點。兩年時間里,中科院醫學所引進的院士團隊達到6個,招收師生200余人,獲批國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浙江省優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未來三年將繼續招收博碩生400余人。
當日現場,中科院醫學所為新引進的兩位院士頒發“首席科學家”聘書。
據了解,中國科學院院士楊煥明系著名基因組學家,其帶領團隊完成了“國際人類基因組計劃”和“國際人類單體型圖計劃”的“中國卷”,是中國基因組學研究領域的開拓者之一;中國科學院院士俞書宏長期從事無機及復合材料的仿生合成、組裝及功能化應用研究,相關領域研究取得多項國際性創新成果。接下來中科院醫學所將以合成生物學和材料學為主攻方向開展重大創新。
除了與兩個院士團隊簽約,活動現場,中科院醫學所還與多名青年人才代表簽約。
科研平臺提檔升級 迸發嶄新創新力
近年來,在人才力量充實基礎上,中科院醫學所的重大平臺建設亦得到提檔升級,目前其累計投入6000萬元建設腫瘤生物樣本庫,配置1200萬份儲存量的自動化冷庫及樣本處理系統,成立全球首個核酸適體篩選中心,并獲批核酸適體浙江省工程中心和核酸適體與臨床診治重點實驗室。
現場,中科院醫學所所長、中國科學院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院長譚蔚泓與澳門大學校長宋永華共同見證中科院醫學所-澳門大學聯合癌癥實驗室正式揭牌。此外,中科院醫學所現場與比利時魯汶大學醫療創新中心簽約,共建中歐未來醫學健康技術成果推廣轉化與育成中心;與浙江省疾控中心簽署合作協議,雙方將聯合國內知名企業開展診斷試劑、疫苗等相關研發。
“下一階段中科院醫學所將著力引進一批高水平院士團隊及高層次人才團隊,力爭二期項目在2023年全面投入使用,并以錢塘實驗室建設為載體,爭創分子醫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進一步集聚創新資源和要素。”譚蔚泓說。
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蔡曉春表示,兩年來浙江全面推進中科院醫學所建設與實現生命健康領域科技自立自強緊密銜接,如期實現了一期項目各項目標任務。未來要繼續建好用好這一高能級創新平臺,提速提效推進創新資源集聚、創新人才引育、創新成果轉化,為浙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國家衛生健康委科教司副司長顧金輝稱,希望中科院醫學所的科研攻關工作繼續以“想國家之所想、急國家之所急”為出發點,以探索生命健康領域未知前沿問題為己任,持續推動科研成果在生命健康領域的轉化和應用,在國家科技創新體系中發揮“國家隊”的引領帶動作用。(完)
本文來源:中國新聞網
為防止簡歷投遞丟失請抄送一份至:boshijob@126.com(郵件標題格式:應聘職位名稱+姓名+學歷+專業+中國博士人才網)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