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另类激情_日本三级视频在线播放_中文字幕在线不卡_国产高清视频在线播放www色

您的位置:中國博士人才網 > 新聞資訊 > 人才工作 > “致富菌”是怎樣長成的

關注微信

“致富菌”是怎樣長成的

時間:2020-09-14來源:中國組織人事報 作者:佚名

海拔4200米的黨杠梁子,常年白雪皚皚、云迷霧罩,只有在盛夏時節,才偶爾露出旖旎的高原風光。

四川木里縣博窩鄉就坐落在梁子背面的山坳里。全鄉下轄3個村都是極度貧困村,老百姓收入主要靠高山畜牧和采摘野生菌類。在高寒山區討生活,全靠老天爺賞臉。博窩鄉老百姓說:“這個地方要脫貧?好比餓著肚爬黨杠梁子,比登天還難!”

有人偏不信這個邪。這個人就是周大順,他是博窩鄉坑古村的駐村第一書記。他認為高寒山區要脫貧,走尋常路確實不行,但并不意味著沒有其他路子可走。周大順在基層工作了21年。2016年,44歲的周大順回縣里任縣維穩辦主任。為響應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號召,有著豐富農村工作經驗的周大順,再次放棄安穩生活,提出到偏遠貧困村去做幫扶工作。身邊的朋友不能理解,說他是自討苦吃。

周大順卻勁頭很足,他一步一個腳印,走遍了博窩鄉的山山水水。經過一番調查,他發現這里的海拔氣候和豐富的森林生態資源,非常適宜羊肚菌等高山菌類的生長。可人工菌種成本太高,群眾普遍承受不起,更別提規模種植生產了。

為了給村民找到脫貧路子,周大順不服輸。不懂就學,他從細胞是什么開始,惡補培養基制作、菌絲觀察,一點一點地啃“硬骨頭”,常常夜不能寐。沒有實驗室,就自己動手搭。他把廚房改造成實驗室,牛圈改成了菌種培養室,連群眾丟棄的鍋爐也拼裝成“滅菌裝置”。一堆奇形怪狀的設備引來村民圍觀。“周書記,你要發射火箭嗎?”有村民調侃周大順。

寒來暑往,在簡陋的實驗室里,周大順獨立完成了羊肚菌菌絲提取培養、菌種研制、種植管理等各個環節的技術攻關。隨后,由他摸索試驗的仿野生羊肚菌種在黨杠梁子也首次試種成功,村民們都說:“這真是破了天荒!”大家驚喜地發現,使用周大順研發的菌種和營養袋,每畝地栽種羊肚菌只需2600元,足足節約了一半的成本。2018年,由周大順命名的“博念香1號”正式進入試種、提煉和馴化階段。群眾致富增收的希望一步步變成現實。

在一般人眼里,海拔4000米的高寒山區躲還來不及。但在周大順看來,只要掌握了高山菌類生長規律,皚皚雪山也是群眾致富奔康的金山銀山。把科研成果轉化為村民穩定收入,必須走規模化生產的道路。2019年3月,在各方努力下,四川省第一個由駐村工作隊牽頭、集“實驗基地、生產基地、育人基地”一體化運行的脫貧攻堅產業園區——博窩鄉脫貧攻堅產業發展園區正式投入使用。

試種期,群眾不敢參與,周大順就手把手帶著貧困群眾干,他還設立了2萬元創業基金,鼓勵致富帶頭人種植羊肚菌。

園區很快實現仿野生羊肚菌種的規模化生產,當年試種的夏季反季節羊肚菌30畝和林下仿野生反季節羊肚菌70畝,實現經濟效益15萬元。園區的種植面積很快擴大到200畝,研制生產的菌種和營養袋不僅自給自足,還能向縣內各個高山鄉鎮銷售供應,高高的黨杠梁子擋不住紛至沓來的菌子收購商的腳步。

“他喊我種羊肚菌,我心頭沒底。現在1畝羊肚菌賣了19000塊錢!”坑古村建檔立卡貧困戶金昂次爾說起周大順,樹起了大拇指。在周大順的推動下,園區達成公司提供菌種、農民種植采收、駐村工作隊提供技術指導,公司和群眾四六分成的協作方式,組建起種菌專業生產隊。

為了留下一支“永久牌”的技術隊伍,周大順帶頭在村民中培養徒弟,沒日沒夜傾囊相授、毫無保留。先后帶出4個技術主力,3個生產骨干和12個菌種接種人員,這些人成了村里的核心創業團隊,個個掌握了羊肚菌、猴頭菇、香菇菌種配方實驗和園區管理技術。大徒弟、村民蘇朗偏初不僅完全掌握羊肚菌菌種生產和種植技術,還成了坑古村黨員示范帶頭人。

3年的幫扶工作,周大順消瘦了很多,可他樂在其中。他把最美的才華傾注在雪線之上的脫貧事業,也贏得了群眾的真心贊許。

為防止簡歷投遞丟失請抄送一份至:boshijob@126.com(郵件標題格式:應聘職位名稱+姓名+學歷+專業+中國博士人才網)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